青海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

2021-03-24 07:41丁柏峰
关键词:西路军青海红军

丁柏峰

(青海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留存下来的宝贵历史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史、波澜壮阔的奋斗史、砥砺奋进的改革史,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彰显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不可再生的“活化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在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应该认真梳理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分析其珍贵历史价值,深入发掘其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教育功能。

一、青海的代表性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2],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党的不同历史阶段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遗存及其所承载的光辉历史、英雄事迹和精神内涵。青海虽然偏处西北,但其历史与祖国历史同步,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均缔造了一批内涵丰富又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涵而言,都在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班玛红军沟、西路军纪念馆、赞布呼清真寺、昂拉千户府、格尔木将军楼、原子城纪念馆等均是不同历史时期青海红色资源的典型代表。

革命战争时期,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青海处于马家军阀的统治之下。1936年7月,红军长征途经青海是红色革命的火种第一次在青海传播。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过程中,“红四方面军左纵队先遣军及随左纵队跟进之红二方面军各部先后途经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3]。其大致行军路线是:“从甘孜出发北上,经色达进入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知钦乡之唐揺沟,然后渡多柯河出班玛县境至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县之西倾寺、鱼托寺,继而沿鱼托沟北上翻越楼赛山复入青海班玛县境,路经今班玛县之灯塔、班前、亚尔堂、江日堂各乡至作木沟,然后沿克柯河南岸向四川阿坝前进。途经青海之红军人数,依据有关史料,总计约2万余人。”[4]红军在以上各地驻扎修整,留下了多处革命遗迹。红军曾在班前寺的子和山、扎洛村后的扎洛山上修建了哨所,虽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其遗迹至今尚存。红军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南侧石崖上书写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巨幅标语,至今字迹仍清晰可辨,成为青海省现存的重要革命遗址。目前,当地政府专门在书写标语的山崖处修建了一座“红军亭”,将标语保护了起来,子木达沟也因此被称为“红军沟”。目前,“班玛县的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红军沟、红军亭、红军桥、红军泉、红军路、红军哨所、红军宿营地、红军墓、烈士陵园、红色旅游展览馆等”[5]。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同年年底,为了打通与苏联的联系,中共中央决定以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全军2万余人西进河西创立革命根据地。马步芳集团唯恐西路军控制河西以后会威胁其在青海的统治,派重兵疯狂围堵西路军。西路军先后在一条山、古浪、凉州四十里铺、永昌、山丹等地与马家军展开激战,虽然重创了马家军,但自身也伤亡重大,逐渐陷入困境之中。1937年1月以后,西路军经历了高台围攻战、临泽围攻战、倪家营子围攻战等艰苦卓绝的战斗,部队损失惨重。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等人壮烈牺牲,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后在西宁英勇就义。西路军余部转战于祁连山中,最终仅有400余人到达新疆星星峡,被党中央接应营救。

为弘扬西路军的历史,纪念为中国革命英勇牺牲的西路军英烈,1988年8月中共西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在西宁市烈士陵园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李先念、徐向前等先后为纪念馆题词。被押送至青海境内的西路军被俘人员,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以各种手段坚持斗争,体现出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的赞布呼清真寺就集中体现了这些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与斗争智慧。1937年至1948年间,马步芳将400余名被俘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指战员押往循化县赞布呼等地从事各种苦役,修建了赞布呼清真寺(现又称红光清真寺)。这些西路军战士在建寺时,采取各种方式避开敌人的严密监视,在花砖上镂空雕刻出五角星、斧头、镰刀、工字、领章等象征革命的图像,表达了自己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赞布呼清真寺是全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其蕴含的革命传统教育内涵独树一帜。

青海解放以后,为了争取尖扎地区的和平解放,在时任中共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直接领导下,先后17次派人与昂拉末代千户项谦东智进行谈判。尖扎地区和平解放成为我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昂拉千户府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是20世纪40年代项谦东智所建的宅院,是青海省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为这座庄园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使其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红色教育功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54年12月与川藏公路同时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是青海交通史的一座里程碑,它是沟通西藏与祖国内地的一道桥梁,对于加强国防、巩固边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条公路全长1937公里,沿途要“翻越日月山、察汗斯山、托土山、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等十几座大山,其中唐古拉山海拔高达5231米;还要跨越察汗乌苏河、香日德河、格尔木河以及长江上游的楚玛尔河、沱沱河的河流”[6]。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施工条件极其艰苦,公路建设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在青藏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被誉为“筑路将军”的慕生忠是开拓这条公路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筑路大军的典型代表。慕生忠在格尔木住过的“将军楼”也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20世纪50年代末,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果断地做出自主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并最终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在了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草原。1958年底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始动工,对外称国营“221厂”。到“1964年6月,核武器研制基地的18个厂区、4个生活区、近39千米的铁路专用线、75千米的沥青公路全面建成”[7]。从20个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汇集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朱光亚等一大批中国顶尖的科学家。他们和上万名干部、职工、解放军官兵一起,默默攻坚,无私奉献,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87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作出了撤销国营221厂的决定。开始在全国范围对原221厂职工进行撤厂安置,对基地的核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1995年,中国政府宣布221厂全面退役,其设施移交给驻地海北州政府。青海省政府在退役后的基地旧址兴建了原子城纪念馆,集中反映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建与发展历程以及原子城历史和辉煌成就。2001年,原211基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后,青海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极大地丰富了青海红色文化资源。

青海重要红色文化资源列表

二、青海省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历史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演进,文化也都具有特定的地域性,青海的红色文化资源植根于青海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土壤。诞生于青海广袤大地上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打上了青海地区的烙印。总体而言,青海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一)青海省红色文化资源总数不多且时空分布不均

相对于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言,青海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总数并不算多,这是青海特殊的地理区位与人文环境所决定的。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偏处西北内陆地区,整体人文环境封闭落后,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冲击较弱。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但对当时的青海而言仍然是死水微澜,波及不深。中国共产党成立很长一段时间里,青海境内并没有中共地下组织活动,始终处于马家军阀的严密控制之下。1949年,西北解放过程中,青海也没有成为主战场。当年8月的兰州战役,青马军主力27000余人被歼灭,马步芳彻底失去了赖以和解放军抗衡的军事基础。其后,解放军迅速挺进青海,于当年9月5日解放西宁。其后开始在青海全境剿灭马步芳残匪并建立基层政权。由于以上原因,青海境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数不多。

解放以后,青海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历史时期,也是青海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一个时期。在青藏公路的修建、柴达木盆地的开发以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等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实施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也创造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青海的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分布较多。改革开放以后,青海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同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在创造丰硕物质财富的同时,各地区也产生了值得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一时期的青海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相对均衡。

(二)青海省红色文化资源类型齐全,内涵丰富

青海的红色文化资源虽然总数不多,但类型齐全,涵盖了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8]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在中国大地矗立起一座红色文化的巍峨丰碑。正如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 “(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9]英雄的红军转战十余省,纵横二万五千里,一路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红军长征路过青海,也把共产主义传播到了青海,使青海人民第一次接触了红军,了解了红军。果洛班玛红军沟遗址承载了那一段厚重的历史,见证了红军的艰苦跋涉,也彰显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红色文化宝库,果洛是红军在青海唯一驻足的地方,班玛红军沟遗址也因这一内涵显得弥足珍贵。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和赞布呼清真寺承载的则是西路军的气壮山河历史和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西路军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既是长征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长征精神在西征中的具体实践和进一步升华。”[10]二万多名西路军将士浴血河西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悲壮的篇章。西路军“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11]。

昂拉千户府承载的则是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青海的一次伟大实践。处理好民族问题,直接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并通过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摸索出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方法。青海解放过程中,习仲勋同志亲自领导了对昂拉末代千户项谦的统战工作,前后进行了十七次争取与谈判,最终项谦充分了解了党的政策,深切感受到了党的诚意,心甘情愿地投入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怀抱。这一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展示了党处理民族问题的高超智慧,也使昂拉千户府具有了典型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红色文化内涵。

青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也都具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特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所体现的柴达木精神、“两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不朽的精神财富最具代表性。

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素有“聚宝盆”之称,因其巨大的矿藏资源蕴藏量,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以石油勘探为先声的大规模综合开发。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云集到这片荒凉而富庶的戈壁,谱写了共和国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1956年,石油人在这里打出了第一口油井,1958年冷湖五号油田中四井的钻探成功,使这里跻身于大油田的行列,与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并称为当时的中国四大油田。从那时起,在这近乎生命禁区的绝地里,发现、勘探、开采油气的工作始终未停。在柴达木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开发历史过程中,建设者们“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形成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特征的柴达木精神。

青藏公路与川藏公路都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两条公路修筑过程中形成的“两路”精神也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青藏、川藏建成通车6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示:“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12]

“两弹一星”的研制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曲荡气回肠的壮丽华章,展示了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和能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汇集了我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党和政府的充分信任和大胆使用,使他们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处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3]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的过程中形成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尕布龙精神等充分体现了这一时代的风貌,呈现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与时俱进的新内涵。

(三)青海红色文化资源体现了青海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由多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创建的。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青海红色文化资源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红军长征路过果洛班玛的时候,当地社会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的发展阶段,广大藏族劳动人民深受反动头人的盘剥与压榨。红军来到这里以后,严格遵守党的群众纪律和民族宗教政策,在部队补给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以自己秋毫无犯的严明军纪给当地百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当地流传一首思念红军的歌谣,充分说明了红军与当地藏族同胞建立起的鱼水之情:“红军走了,帐篷空了,帐篷空了心不焦,心焦的是红军走了。”[14]红军在班玛的短暂时间,加强了汉藏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了这片热土。红西路军兵败河西以后,西路军被俘人员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信念,坚持与敌人做顽强斗争。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也深受感染,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积极保护他们、帮助他们。如前文所述,赞布呼清真寺是被俘的400余名西路军战士修建起来的,在修建过程中,这些西路军战士“与当地的撒拉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们互为亲人,互帮互助。 撒拉族群众暗中帮助和保护西路军战士,西路军战士也帮助撒拉族群众制作劳动工具,改进生产技艺,建设村庄”[15]。

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过程中,世代逐牧于金银滩草原的当地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以国家利益为重,无条件坚决服从党和国家的决策,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当地政府决定将“1279户6700名蒙古、藏、汉、回族牧民及各类牲畜155473头(只)迁往托勒牧场”[16]。这些牧民仅用了10天就无条件迁离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纵贯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纽带,也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在修筑这条公路的过程中,汉、藏、蒙古、回、撒拉等各民族2200余名筑路员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路程长、工程量大、工期短、花钱少等特点,在世界公路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7]。尤其以吃苦耐劳著称的撒拉族民工给很多建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龙羊峡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库区移民安置直接关乎水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龙羊峡库区面积达383平方公里,“居住在库区的有8种民族(不含农场),人数以汉族、藏族为最多,其次为回族、蒙古族、还有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有的住户历史长达数百年,有的住户解放后才迁入。库区共有2955户,26644人”[18]。青海省先后在本省海南州、海西州兴建了8个移民点,库区的各族群众服从大局,克服各种困难,在异乡重建了自己的家园。

由以上例证可见,青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离不开青海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创造的过程,也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是青海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三、青海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史学习教育的促进作用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19]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在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以及这些革命精神构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应该深入挖掘,充分利用。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20]。青海的红色文化资源涵盖了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在党的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对党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有更为充分的了解。

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史明理”,明的是历史昭示的规律,明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明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然之理。以果洛班玛红军沟、红西路军纪念馆、青藏公路以及原子城纪念馆为代表的青海红色文化资源以其独特的内涵形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虽历经坎坷仍不忘初心,虽磨难重重终不负使命,从弱小到强大的伟大历程。虽然道路曲折,但历史趋势不能更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为我们带来思想的升华、灵魂的洗礼,从历史事实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21]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遵循,才能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学史增信”,增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的是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心,增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红军长征路过班玛之时仅仅是一支数万人的疲惫之师,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十几年后就赢得了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西路军兵败河西,“是中国工农红军作战史上一次惨重的失败,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22]。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正是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应对各种生死考验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胜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垄断,党和政府果断作出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23]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荒原成功爆炸,“东方巨响”震惊了整个世界,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争得了应有的话语权。其后,氢弹与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又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2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们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根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泉。青海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见证,在党史教育中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学史增信的有效途径。

“学史崇德”,崇的是精神与意志,“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2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锤炼而成的精神谱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青海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离不开这些伟大精神的激励,青海诸多红色文化资源也展示了这些伟大精神的内涵与实质。班玛红军沟展示的是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26]。西路军纪念馆以及赞布呼清真寺体现的是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西路军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金银滩草原的原子城是“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在中国自主研制核武器的伟大事业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其他建设者们共同铸造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7]为内涵的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8]这些精神是每一名优秀党员“德”的凝聚,集中体现了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深挖承载这些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对推动“学史崇德”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学史力行”,就是要将明理、增信、崇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基因的载体,这些宝贵的资源,可以让人对党的历史有鲜活和直观的感受,可以让人感受灵魂的洗礼与思想的升华。这种洗礼与升华可以让平凡的人拥有崇高之心,可以让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猜你喜欢
西路军青海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大美青海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十送红军
青海行七首(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