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栋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2010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5 年居全球第一,电动化跻身世界前列。2020 年11 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并提出到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 kW·h/100 km,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1]。
然而,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越发突出,行业的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检修等前后市场技术人员。2014年至2019 年期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职教二十条) 等多个文件,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
为服务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中职学校积极申报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截至目前,已有29 个学校开设此专业,其他有条件的学校也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专业为新兴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且产业技术更新迭代较快,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落实“职教二十条”和《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汽车维修资深专家朱军老师曾撰文指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是电池取代燃料、电机取代热机(汽柴油机);工程技术的变化:燃料+热机=传统能源汽车,电池+电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燃料+内燃机+电池+电机=混合动力节能汽车,燃料+电池+电机=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用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发展战略来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即以三纵(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 建立整车实验实训中心,完成3 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原理和运行性能的实验教学课程,以及整车维修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三横(电机、电池、电控) 建立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的结构原理实训教学课程体系[3]。
因此,可以用“三纵三横”发展战略来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即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应为传统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新能源汽车“三纵”课程和新能源汽车“三横”课程的有机融合。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综合考虑学校实际、专业发展定位、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时,对于“三纵”主要定位为培养纯电动汽车生产和后市场维护的综合技术员,兼顾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只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中作简要介绍,新能源汽车“三横”中的“电控”只是在相关课程进行部分章节的授课,待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再进行深入学习。
首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以校企合作企业为支撑,深入进行产教融合尝试,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及学校教学管理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开发等进行顶层设计及审核指导。
其次,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参考专业教学标准,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目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没有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标准,可参考《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 年版),初步总结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此外,国家尚未发布中等职业学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标准,可以参考借鉴已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进一步完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初步构建起课程体系框架,这样也利于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设计。
再次,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教二十条”的“三对接”。广泛调研新能源汽车生产、维修企业,了解企业对员工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优质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同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任务分析,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产教衔接、三段(职业认知阶段、职业训练阶段、职业熟练阶段) 递进,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最后,以“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书证融通、课证融合。根据行业和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一年至少更新一次,使学生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
图1 为整个课程体系开发路径;表1 为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可作为参考[4]。
图1 课程体系开发路径图
表1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表(专业课程部分)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先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入手,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由专业带头人牵头带领骨干教师队伍到优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维修企业、兄弟院校进行考察、学习,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职教专家进行座谈,邀请适合的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培养定位分析和岗位任务分析,从而确定工作领域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组成职业行动领域,进而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至此,课程体系构建完成,见图1。在构建好课程体系之后,即可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见表1。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将成为现实,做强做大新能源汽车专业是每一所开设有汽车专业学校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必须紧跟国家政策变化和行业发展,努力完善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产教融合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其他学校有所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