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赵 浩,赖晓燕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18 年9 月10 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鼓励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根据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出融入鲜明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必由之路。
随着“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大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现代大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前进[2]。地方高校应该是面向区域服务的知识中心和技术创新工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2018 年教育部发布的2 号文明确提出,要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高校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2)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高校发展要与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目标和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3]。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条件。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三本院校还在使用传统教育模式和定位于研究职能,导致课程理论性太强、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学方式单一,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4]。
4) 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教师缺乏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1”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管理机制改革5 个方面构成。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整体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破。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和岗位能力评价,并将其培养纳入课程设置中。通过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社会服务实践、生产车间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创业就业竞争力[5]。结合产学联盟,建立学用合一课程。逐年分析及定义产业所需人才,建立课程、师资、专题、实习到就业一体的整合课程。
校企深度对接,创新并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和行业需求,将专业教学作为企业生产的某一个环节融入企业的生产链,同时将企业的项目纳入专业教学过程,实现校企合作的“交替”,即“学校(理论) —工厂(实训实习) —学校(理论) —工厂(毕业实习)”。
按照“1.5(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1.5(综合性实践课程、专业素质训练课程) +1.0(校外顶岗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见表1。
表1 “3+1”人才培养模式
“3+1”注重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中,“3”又分为“1.5+1.5”,前1.5 年实施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数字化思维、现代工程意识、批判性思维、综合和系统思维等;后1.5 年实施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开发能力等。“3+1”中的“1”指大学最后1 年根据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创建开放式人才培养环境,拓展校内和校外合作,做好工程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实施多方协同育人。这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工程领导力等。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内容不仅要符合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和课程规律,又要体现区别于同类型、同水平高校的差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6]。
2.2.1 创新性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调研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和研究毕业生成长规律,遵循认知规律,构建基于应用型职业能力目标的“平台+模块”创新性课程体系,达到“共享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共建人才培养和就业平台”的目标。
2.2.2 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课程体系应面向地方性行业,依托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充分融合信息化教学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公共基础课程、科类基础课组成的“平台”课程,保证专业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系统性、重素质”的原则;另一部分是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组成的“模块”课程,主要是实现专业内不同方向和不同岗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体现个性化发展需要,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使毕业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岗位的个性化发展。
2.2.3 加强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纳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建设优势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工艺流程等的实习实训特色教材。采用问题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实现真实工作生产环境下的“教、学、做”一体化[7]。
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有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常抓不懈,采取培养加引进的模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锻造队伍,主要表现为以下3 个方面。
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一批实战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由于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师基本都是高校到高校的模式,缺少企业实际软件开发经验,致使实践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式解决:引进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进入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定期、不定期地邀请企业软件开发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或经验交流;出台相应的政策,每年从学校中选拔一些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只有当教师具有企业软件开发的实践经验后,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制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的选拔、培养、考核、奖励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提高。组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促进教师间、院系间、校际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鼓励有发展潜能的教师进修等。
三是注重立德树人,把师德培养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强化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教育和教师教学风气的建设。
遵循实践教学建设对接产业,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构建科学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设备设施投入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融合度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应用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实践教学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5 个方面。
2.4.1 建设开放式实验室
在实践教学中,依托优质实验室平台,建成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创业训练实验室等,开发或引进多个仿真学习软件,高效推进“学做合一”教学方案的实施。实验室除了开展正常实验实践教学外,还可提供给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开展实验,这样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共享率和利用率,大大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设一批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实验教学教师,使教师既有宽广的理论知识面、较高的科研能力,又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工程技术教育。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师,保障实验室有序化和高效率运行。
2.4.2 加强校内实训硬件环境建设
根据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场地等硬件建设,投入先进的设备设施,以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8]。根据新技术发展方向和岗位能力需要,通过校企深度联合开发,以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为参考,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生产环境,建成“教学、实训、竞赛、实习、生产”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2.4.3 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
推行开放式教育,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双向交流互动,努力提高校内实训的生产性,更多地融入行业生产链,为创业就业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与学生预就业一体化的校外实训基地。紧跟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与当地政府、行业或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优良的生产作业环境、先进的设备设施、优秀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具有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建立相关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如可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训基地。
2.4.4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通过反复调研,在准确需求分析的工作基础上,建立可行的阶段实习实训单元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严格、高效、务实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确保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有序实施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4.5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设备设施平台建设,吸引产业优势软硬件资源。在硬件方面,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核心技术技能培养;在软件方面,利用校园网和Internet 建设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打破孤立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职业标准,开发相应的应用型教材、课件、软件、案例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互动平台。
2.5.1 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及对专业所对应产业链分析的基础上,以服务岗位需求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由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质量的最终标准[9]。
2.5.2 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以社会、行业、企业、高校为评价主体,将行业规范和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覆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论文(设计) 等过程性环节的评价体系。
2.5.3 加强专业教学质量过程监控
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质量督导组,负责统筹安排常规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检查等工作,根据专业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细化各环节监控的内容与程序,对教学全过程各主要环节进行检查。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价等工作,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化、规范化。
2.5.4 反馈与改进
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资金的合理使用,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责任机制、管理办法及奖惩措施,形成质量管理保证和绩效考核体系,以切实保证建设质量。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反馈工作,将数据信息及时报给决策者、管理者、相关教师和责任人,并及时改进教学工作以提高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三本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构现有学科理论和知识,使课程体系符合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和课程规律,又要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摆脱传统教育惯性思维以及过去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结构,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力争做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