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晓燕
(江西省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330006)
代谢综合征(Metobolic syndrom,MS)是Reaven[1]首先提出的,是指一组代谢性疾病症候群,包括血糖、血脂、血压异常和中心性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与MS有关,而MS是成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2]。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率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预防肥胖是目前预防保健需要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血糖、血脂、血压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以了解儿童MS的发病情况,为儿童MS的防治提供依据。
1.1 临床资料 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以肥胖就诊的儿童115例,其中男69例,女46例;就诊年龄7~14岁,平均8.1±2.3岁;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BMI)分类标准[3]判别正常,超重和肥胖,且无遗传、内分泌、代谢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肥胖。
1.2 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量及体质指数BMI计算 使用SK-V7超声波体检仪测量身高体重并自动计算BMI;腰围(WC)测量时受检者直立,双臂自然下垂,腰带放松,取双侧腋中线处髂前上嵴与肋骨下缘连线中点的水平,呼气末测量,读数准确至0.1 cm,测量2次,计算平均值;受检查休息30分钟,采用台式血压计(水银柱,1 mmHg=0.133kPa)测量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
1.3 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测定 禁食12h,清晨采静脉血4ml检测空腹血糖、全套血脂;然后口服葡萄糖溶液(1.75g/kg,总量≤80g,溶于200ml水中,5 min内饮完),于60min、120min分别抽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查血糖,试剂盒由罗氏公司提供。
1.4 MS诊断标准MS的标准:⑴腹型肥胖:腰围≥同年龄同性别第90百分位值。⑵高血压: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同年龄同性别第90百分位值。⑶高三酰甘油(TG):空腹血清TG≥1.24 mmol/L。⑷高密度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HDLC≤1.03mmol/L。⑸空腹高血糖(FBG):空腹血糖≥6.1mmol/L。满足以上5项中3项及以上即可诊断为MS[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115例以肥胖就诊的儿童依BMI分类,正常28例,超重51例,肥胖36例,见表1。
2.2 MS及其组分检出率 对115例儿童的检查,发现腹型肥胖30例;在正常组A中无高血压、无腹型肥胖,TG、FBG无超标,无低HDL-C;超重组B中血压偏高1例,腹型肥胖6例、高TG1例、HDLC及FBG无异常;肥胖组C(36例)中血压偏高6例,TG偏高3例,低HDL-C 2例,血糖偏高1例,腹型肥胖27例,2例符合MS见表2。组A与组B、C血压分别为96.4±4.3,100.2±5.9mmHg,组A与组B、C差异有统计意义,组B、C的SBP高于组A,组B、C间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A、B和C腰围分别为67.8±6.8,87.7±6.7和98.4±6.1cm,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C>组B>组A;组A、B和C空腹血糖分别为4.6±0.7,4.7±0.5和4.8±0.6mmol/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A、B和C HDL-C分别为1.26±0.28,1.28±0.22,1.27±0.28mmol/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115例儿童体质指数分类
表2 MS及其组分检出率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儿童单纯性肥胖逐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蔓延,但直到90年代公共卫生和儿科专家才初步达成共识,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是“疾病的肥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肥胖也已开始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我国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4]。
肥胖与MS密切相关,王海俊等[5]对北京市肥胖儿童的研究发现MS发生率是15.1,远高于正常体重的儿童;陈冬梅等[6]对119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符合MS诊断标准的有8例。本研究在体重正常及超重组的儿童中没有发现MS,在36例肥胖患者中发现2例符合MS,发生率为5.5%,低于北京市肥胖儿童的发生率,这可能与两组儿童的肥胖程度与饮食结构不同有关。
表3 115例儿童WC、BP、FBG、TG及HDL-C
腰围(WC)是反应腹型肥胖的常用指标,也是MS的重要组成部分,BMI与WC高度相关,目前各种MS评价标准都将WC作为腹型肥胖的替代参数,马冠生等[7]的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腰围〉各自性别年龄段的P75时,心血管风险危险因素开始升高,〉P90时明显升高。本研究发现正常儿童的WC均正常,超重儿童11.8%(6/51)WC超过同性别年龄P90,而肥胖组儿童75.0%(27/36)WC超过同性别年龄P90,肥胖、超重及正常儿童WC测量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表明腰围作为腹型肥胖的替代检测指标的可行性。
美国学者早先的一项研究[8]表明肥胖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肥胖者的三倍,而其中94%的肥胖儿童SBP〉P95;Albane等[9]的研究还发现动态血压与肥胖的关系可能更紧密。本研究中正常儿童与超重、肥胖组儿童的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超重与肥胖组儿童的SBP则差异无统计意义,而且,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儿童高血压发生率依次上升,肥胖组高血压的发生率13.9%(5/36)明显高于超重组3.9%(2/51)。
肥胖同样会引超糖脂代谢异常,导致血脂紊乱和/或糖耐量异常,甚或II型糖尿病。儿童超重即可能发现血糖血脂异常,本研究51例超重儿童,有1例检出高TG,而肥胖组36例儿童则检出FBG偏高1例,TG偏高3例,2例低HDL-C,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超重组,但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儿童血糖检测值,差异常无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肥胖引起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耐量受损为主的糖代谢异常[10],但随着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的增加,儿童II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儿童超重肥胖血脂紊乱是MS各组分中最常见的代谢异常,早于FBG升高,表现为TG持续升高和HDL-C下降,而且不完全平行于肥胖程度。超重肥胖儿童血脂异常可表现一项或多项,如血脂异常,高TG,高TC,高LDL-C,低HDL-C血症等[11],本研究结果与之大致相似。
综上所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会对其构成潜在的巨大危险,早期干预是防治MS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