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根
【摘要】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人汲取知识和养分的过程,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受益终身。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被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了小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群文阅读,为小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小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实现了课外和课内阅读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投入到群文阅读教学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为深入开展群文阅读提供了依据[1]。
一、注重实际,选择群文材料
首先,在学习人教版教材的过程中,选择的关联文本难度要适当。选文不能难到让学生无法理解,或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知半解地阅读,这样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选择的相关联文本是《宇宙大爆炸》《淤能棋吕岛》,目的是确定神话的母题以及在不同国家神话的比较之中,发现神话背后的隐喻。确实,在教学神话时,肯定绕不过的一个词就是“神奇”,但是这一词背后的隐喻是不合适在小学阶段展开的[2]。
其次,融入写作背景。在教学五年级课文《学会看病》时,教师选择了作者毕淑敏的另一篇文章《剥豆》,看病和剥豆这两种行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没有经历过也都是见过的,这都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需多费口舌,可以直接进入主题。最后,选文要经典。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课文《桥》时,教师选择了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奥莱尔的《在柏林》、泰格特的《窗》和星新一的《雪夜》作为关联文本。这些大师的经典文章,可以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读到更加优秀的文本。
二、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制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发展,长此以往,在枯燥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失去阅读兴趣。所以,小语文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展示图片、动画、音频、视频资料等使抽象的、文字活起来,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课堂中进行阅读、陶冶情操,通过刺激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豐富阅读体验,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意境,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3]。
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查找与这节课有关的动画片,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学生在动画片中看到主人公想要自己的禾苗长得更快些,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想通过把禾苗一颗颗拔高的方式使禾苗快速长起来,最后导致禾苗都枯死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文章理解得更全面、更立体、更深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首先,在阅读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急于阅读,可以将整篇文章标好自然段,再通过阅读首段、尾段和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其次,教师再鼓励学生通读文章,学会提取段落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并且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地划分层次,掌握文章的写作结构。最后,再阅读一遍文章,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做到一篇文章至少读三遍,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进行《威尼斯小艇》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以上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首段和尾段进行阅读,了解本文是主要介绍威尼斯水城的文章,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每日在威尼斯河边都会有一番热闹的景象,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和作者想要传递出的信息。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读文章,从中提取关键词和关键语句,如“船舱”“船夫”“商人”“生意”“水上城市”等,培养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对生词的记忆程度。最后,深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增强语文修养。
四、实施读写结合,升华群文阅读情感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群文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开启读写结合模式,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指导小学生利用写作抒发自己的阅读情感,将群文阅读推向更高的层次。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共性,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写好一篇文章的要点,鼓励小学生充分利用群文阅读的感悟,应用这些要点写出具有相同主题和自己特色的文章,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在群文阅读文本中总会有触动小学生心灵的地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以手写心,升华自己的内心感悟。提倡小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等记录下来,这样不仅给小学生创造了发展空间,还促使小学生快速进步。留白是很多文章的写作特色,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些留白处,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的留白补充完整,对小学生开展续写、扩写训练,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群文阅读的方式和内容,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练,掌握多种多样的语文知识和技巧,扎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平黄芬.小学语文注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65-266.
[2]周凤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98):65-66.
[3]何达志.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