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的研究

2021-03-24 18:00:50黄宝应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6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黄宝应

【摘要】广西作为我国极具代表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其本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特别是广西本土文化中的民族体育,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含义和历史价值。本文从体育视角着眼,对广西本土民族体育进行分析研究,剖析其目前传承与发展存在的困境,挖掘其独特的传承与教育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本土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中小学体育教育

引言:因众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在广西,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本土民族体育。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在历史的洗涤中更是沉淀出深厚的底蕴。其中不少优秀的体育项目,都值得传承与学习。要将本土民族体育项目传承与发扬,中小学体育教育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与担当重大的责任。因此,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无疑是未来我国中小学校园体育课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的必要性

(一)本土民族体育具有教学功能

广西的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数量多,质量优,具备融入中小学校园体育课程的先天条件与优势。例如抢花炮、踩高跷、打陀螺、舞龙、舞狮、蚂拐舞、壮族六林拳、金家拳、插秧舞等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既形式有趣,又动作简单,既能达成锻炼身体与提升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合作精神与磨练学生的毅力,具备优秀的教学功能,是非常适合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同时,本土民族体育源自本土的民族,在本土具有先天的群众基础,更易被中小学学生所接受与喜爱。

同时,将本土民族项目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丰富本地中小学体育教学项目,教给学生们更多的锻炼身体的技巧与知识,使得更多本土体育项目得到学生的认可与传承,而且也为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广西本土民族文化创造了条件与渠道。

(二)本土民族体育具有德育功能

本土民族体育传承的不仅是一种竞技技巧,更是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积淀。本土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本土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授,传承和弘扬本土民族文化,使学生们了解本土民族的辉煌奋斗史与传承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升华各民族学生团结互助的同学情与民族情,促进他们之间感情的升温,增强他们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选择凸显本土特色、教育功能显著的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体育教育,无疑是促进了本土民族文化的德育渗透。广西民族精神是来自于中华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积淀,是来自于广西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与奋斗。将本土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校园的过程,也是将本土民族文化移入校园德育教育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本土民族精神与塑造学生的优良民族品格的过程。民族体育项目中的合作精神及奋斗精神,在体育项目训练过程中,也将以本土民族文化的强大号召力,渗透到学生们的心里与精神里。

二、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存在的困境

(一)非本土体育项目带来巨大冲击

在体育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强身健体类与比赛类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占主導地位,带给本土民族体育巨大的冲击。另外,市场经济下,本土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运动理念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从而导致很多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开始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根据调查显示,一些经典的广西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很多经典的民族体育项目现在只有在特定的节庆日才会展示,并且观看人数也在直线下降,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在年轻人与新一代中小学学生中的传播度与影响力更是惨淡。

(二)本土民族体育缺乏年轻的传承人

本土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人大多数是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当代年轻人受商业化社会的影响,多数人喜欢快节奏的大城市生活方式,不愿意留在家乡过慢节奏的生活,更不愿意花精力与时间去传承本土民族体育项目,从而导致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专业传承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本土民族体育的发展与弘扬。

(三)本土民族体育缺少成熟的教学模式

目前,广西本土民族体育还未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齐全的体育用具。缺少统一的教学标准,没有系统的教学模式,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是无法在中小学校园广泛传播的。另外,本土民族体育项目种类多,需要的体育用具品类多,数量多,采购统一的体育用品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消耗庞大的人力与物力。现阶段,这些问题需要有序解决。

(四)本土民族体育传承阻碍颇多

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想要成功融入中小学校园,离不开政府、社会、学校的通力合作与有效推动。但目前广西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工作中,当地政府虽起到引导与号召的作用,但缺乏系统的落地细则,导致部分学校没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工作开展缓慢。学校方面,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有些学校资金不足,不能为学生购买齐全的体育用品,有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授课老师。

三、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的可行对策

(一)加强对其社会功能的开发与宣传

受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主流体育项目的影响,本土居民难免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是过时的体育文化,是脱离现代化的产物。针对多数民众存在的误区,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都需要注重挖掘本土民族体育文化的优势,引导群众看到其独特的健身娱乐价值与德育教育价值。本土中小学可根据当地风俗与民众喜好,将本土民族体育恰当地融入当地中小学校园中,在校园中大力宣传本土民族体育文化,开授本土民族体育项目课程,激发学生学习本土民族体育项目的兴趣,促使学生慢慢增加对本土民族体育文化的好感,爱上本土民族体育项目。

(二)重视对本土民族体育传承人的培训

传承人在本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弘扬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目前传承人人数少、年龄偏大及传承人断层等现状,亟需制定系统的传承人培养体系。第一,要保护优待目前现有的本土民族体育传承人,给予他们经济支持与精神鼓励,使得他们在从事本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工作时,能够后顾无忧。第二,通过多种渠道挖掘与培养年轻的传承人,例如通过大型体育比赛选拔一批具有体育天赋的年轻人,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培养其成长为优秀的本土民族体育传承人,改善传承人断层现状。最后,可将本土民族体育融入中小学校园,促使学生们都参与到本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中,同时还可以构建一整套培训和激励机制,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及校外人士参加到本土民族体育传承的活动中。

(三)探索成熟的本土民族体育教学模式

具有一套成熟的本土民族体育教学模式,是本土民族体育文化能够大规模传播的前提条件。教育部门要集中力量,探索出系统的教学模式,定制出统一的教学标准,配备出齐全的体育用品,满足本土民族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校园中大规模传承的物质条件。

(四)寻找破除重重阻碍的方法

政府、学校及个别民族体育项目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等,均是制约民族体育在校园大规模传播的因素。政府方面需制定更详细落地的传承方案,学校方面可通过筹集教学资金、对教师展开针对性培训等方法,解决其存在的师资困境,为本土民族体育文化融入中小学校园做好铺垫与准备。

结束语:

广西本土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珍宝,但受到目前主流体育的冲击与市场化冲击,其传承与发展遇到阻碍。在此现状下,想要促使本土民族体育文化真正融入中小学校园,获得有效传承与发展,就必须改进与创新其传播传承的方式,为其在新时代谋划新的发展方向,促使其大规模传播,从而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冀丽丽,赵艳平.浅析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J].运动,2012(03):149+92.

[2]潘云刚,陈鑫宇,侯富民.民族体育传承与体育文化的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6):103.

[3]陈磊.中小学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2(10):104-106.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27:24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青年时代(2016年31期)2017-01-20 23:48:36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00:09:37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2:02:17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4:52
大理白族霸王鞭传承与发展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戏剧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0:51:23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戏剧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0:41:22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18:09:19
浅析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戏剧之家(2016年11期)2016-06-22 12: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