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中,财务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的效率和质量对事业单位运行服务水平产生着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监督、反映、记录各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相关工作要在单位预算的基础之上进行,并要对最新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考虑。以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加强优化和调整,十分关键。基于此,笔者针对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重要机关之一,主要工作是履行执法监督、管理和组织国家各种行政事务等。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中几乎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财政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社会职能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伴随着不断推进的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与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呈现了不适配的情况,为此,我国提出了全新的会计制度,并全面落实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中。本文将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涵、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涵
立足于经济性层面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指的是本单位所展开的全部财务活动,比如:财务的考核、分析、控制、预算、决算等。在行政事业单位展开财务活动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解决好个人、国家、单位之间的利益纠纷,有机协调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经济和发展的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单单要正常运转资金,还要做好单位财政管理工作和预算工作,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伴随着深入落实的新会计制度,使得提高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想要加快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就要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体系进行规范,从而强化管理国有资产[1]。
2 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针对于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笔者整理了三点,分别是: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本章将一一进行论述。
2.1 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方法,所以,政府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使得资金使用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约束和管理,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率。在行政事业单位展开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了使用资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财务资金出现浪费、丢失等情况。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调整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强化了会计审核,在工作期间,清楚了资金使用的方向,严格监管了资金的去向和来源。通过核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债务和资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了有效减少,包括:资金超支等,确保能够顺利运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在展开预算管理工作期间,清楚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提下各个流程应使用财政资金的具体额数,大大提高了使用资金的效率[2]。
2.2 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
新会计制度明确了各种内容,包括:管理和核算财务指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内容、财务管理新型方式等,为行政事业单位展开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环节越来越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财务资金核算工作水平和财务报表制作水平等,有效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财务管理工作下,能够显著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从而为决策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制定可行合理的发展策略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加强业务的可行性,避免由于缺乏经费而影响工作顺利开展。在开展业务期间,能够防止出现浪费资金、资金过多或过少降低业务项目展开的效率等问题。能够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健全和优化,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2.3 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
在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之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实施监管财政经费的流向,以此会引发不知资金去向的问题。实施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了规范,管理资金仅通过国库统一账户发往各个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解决和处理了财政资金不明去向的不良情况。在进一步使用资金期间,通过对新会计制度监管作用和行政事業单位使用资金预算方案的结合,能够对浪费和消耗资金问题进行有效减少,实现项目业务成本减少的效果。建立健全完善的控制财务环节,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精准性,如若存在不知资金流向的状况,能够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展开追责的便捷性,从而确保财务资金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3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针对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笔者整理了五点,分别是:及时更新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持续加强单位的预算以及资产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建设财务管理人才团队、注重落实管理财务风险,本章将一一进行说明。
3.1 及时更新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
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财务报表期间,新会计制度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标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有效数据。一般状况下,会计报表和附注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包含的主要内容。在这之中,会计报表涉及的内容有: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以及净资产变动表。在实际展开工作期间,要以单步式结构的形式表达出来收入费用表,以此对有限时间内单位业务项目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映;表达资产负债可以使用账户式结构,以此对有限时间内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反映;表达净资产变动表要以棋盘式结构为主,以此对有限时间内单位变化的净资产状况进行反映。除此之外,通过对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等的结合,能够提高财务决策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持续加强单位的预算以及资产管理
3.2.1 预算管理
在整理财务报表工作完成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收支预算报表,基于此,实施管理预算工作。在实际展开工作中,需要注重完成三方面工作,一,在还未展开编制预算工作之前,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提早完成评估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在运营期间,核算可能会引发的价值损耗,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效率进行有效提升。二,在运营预算管理期间,需要深入分析和考虑现实资金的来源,通过使用分离式的预算编制方法,更好的展开管理预算工作,从而彻底分离非财政补助资金以及财政补助资金,提高预算编制信息的整体性和准确性。三,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要确保结转结余账户信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4]。
3.2.2 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要及时摒弃传统观念,通过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展开核算资产工作,以新会计制度作为主要发展思想,将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实际展开工作期间,如若有些固定资产没有凭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就要实施评估现阶段市场的形势,在确认后,展开账目和记录工作。如若有些固定资产具有凭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就要确保资产金额登记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记录账目之中的税费。不仅如此,要对资产的实际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此选定科目,实现核算资产损耗的目的。
3.3 促进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变革模式是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在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需要不断展开推行。针对于这样的状况,要不断促进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施会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在实际展开工作期间,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需要和现实状况进行充分结合,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数据库以及平台,使得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能够完成各项工作,包括:资产管理、财务资金控制、控制预算等,在此平台内也能够一键获取相关的财务数据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的依托下能够实时性监管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生产的财务数据信息,从而及时性的实现与管理各项工作,包括:财务资金使用、预算自动调整、预算指标的推进、财务资金拨付等,推动了升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技术,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3.4 优化建设财务管理人才团队
实施新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需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针对于此,想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进行提高,需要积极优化和调整财务管理人才团队的构建。在实际展开相关工作期间,要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参与相关培训教育工作。比如,可以通过对区域内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联合,一起打造培训财务管理活动,要立足于四大方面着重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包括:排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风险、预算法专题、管理财政财务、会计法专题,从而使风险意识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可以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工作机制,细化和落实个人责任,保障财务管理人才团队的人员能够清楚自身责任和义务。还可以创建完善的赏罚机制,以此调动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将财务管理团队的作用充分發挥出来[5]。
3.5 注重落实管理财务风险
在新会计制度改革形势下,财务风险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注重完成三方面工作,包括: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认知和意识,在培训期间,要重点为人员讲解财务风险防控和分析相关知识内容,提高财务工作人员防控风险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优化财务核算制度和管理财务风险体系,在财务审查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使用和分配资金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三,创建评价体系和内部监督体系,通过展开内控工作,加强监管财务风险,减少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这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为此,可以通过及时更新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持续加强单位的预算以及资产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建设财务管理人才团队、注重落实管理财务风险等方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雨清. 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20(23):40-41.
[2] 陈肖云. 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以行政事业为例[J]. 中国商论,2020(2):194-195.
[3] 姜美珍. 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 会计师,2020(24):31-32.
[4] 王洁晶.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6):82-83.
[5] 马颖.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 投资与创业,2020,31(14):49-50.
作者简介:张新伟,(1980.1.27-);男,民族:汉,籍贯:滕州市洪绪镇,职称:中级会计师,学位:全日制大专学历(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职本科学历(中共中央党校、法律专业),研究方向: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