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0405) 包伯航 刘辰鑫 冯惠童 李 荣
《金匮要略》,旧称《金匮玉函要略方》(简称《金匮》),缘北宋仁宗年间翰林学士王洙于翰林院馆阁蠹简中得之。神宗熙宁年间,校正医书局高保衡等人对其进行了首次校订,自此刊行天下。然细考之,唐前诸史之中均无张仲景作《金匮玉函要略方》之记载,且以“金匮”“玉函”署名医籍之例始肇于葛洪,风靡于唐宋,及溯汉魏之间,未见有之。再训“要略”二字,乃属同义复词,意为阐述要旨之概说,故疑《金匮玉函要略方》应非仲景原作,而乃旧时医家节采仲景方论而成之辑略本。且此书得于蠹简,固非善本,脱文坏字,实难免之,虽经宋人核定广附,删节改注,亦不能尽善尽美。笔者鲁钝,斗胆对邓珍本似讹如谬之处,略陈于下。
《金匮要略·卷上·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载:“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黄芪汤方: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本条中有三处疑点尚需推敲:
其二,陶隐居云:“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1]11汉时衡制有斤、两、铢,而无钱、分,此条中“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均与汉制相悖。
其三,仲景方中若用姜枣,多并列于方药组成中,未见附于服法中者。
二书互参,则其误昭然。其一,纵览《伤寒》全书,均以证为先,以方为后,至于《金匮》亦多如此。然《金匮》此条先方后证,与仲景文例不符,《千金》先证后方,应以为然。另有侯氏黑散、风引汤、九痛丸等均先方后证,当属此列,不予赘述。其二,《千金》所载,煎法详备,属文流畅,而《金匮》之文,断而不续,其义乖张,盖为传抄之误。故较《金匮》而言,《千金》中所载防已地黄汤用药之量、制方之法更合于张仲景原文。
其余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一物瓜蒂汤、白虎加桂枝汤、乌头桂枝汤等方,亦均为剉药煮散,与汉魏制方之法不符,同仲景行文体例相悖,应非是其方原貌,于此不再赘述。
《金匮要略·卷中·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载:“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藋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金匮》王不留行散,药共九味,其中“川椒”一物,即四川花椒之简称。但四川自古称“蜀”,及至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方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并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四川之名由此得之。以“川”代“蜀”称谓,当在咸平年之后。考升麻鳖甲汤、乌头赤石脂丸、大建中汤、白术散等条均称“蜀椒”,《小品方》《千金》《外台秘要方》《医心方》等唐以前著作中咸称“蜀椒”,吴迁本此条“川椒”亦作“蜀椒”,故知此当属宋元笔墨。考《本草图经》云:“张仲景治金疮,八物王不留行散。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1]222其方治疗与《金匮》同,“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亦与《金匮》方后服法一致,因而可知苏颂所云“八物王不留行散”与《金匮》王不留行散应同为一方。但依苏颂之言,王不留行散应只有八味,这与《金匮》王不留行散药用九味的记载明显不同,故结合前文“川”“蜀”之辨,笔者推测,“川椒”一味,或为宋人新加入。
《金匮》乌头桂枝汤除辅料蜂蜜外,有乌头、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六味。然而此方在《外台秘要方》中有着不同的记载。
《外台秘要方·卷第七·寒疝腹痛方一十二首》引仲景《伤寒论》曰:“寒疝腹满,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尽痛,灸刺诸药所不能治者,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方。秋乌头(实中大者,十枚,去皮生用,一方五枚),白蜜(二斤,一方一斤),桂心(四两)。右三味,先以蜜微火煎乌头减半,去乌头,别一处。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去滓,以桂汁和前蜜合煎之,得一升许,初服二合,不知,更服至三合,又不复知,更加至五合。其知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忌猪肉、冷水、生葱等。”
王焘明言此条直引仲景《伤寒论》,条文与《金匮》乌头桂枝汤条并无二致,然其用药,却只有乌头、桂枝二味,与《金匮》方差异较大。若以《外台秘要方》为是,则《金匮》中乌头加桂枝汤方有可能是后世诸家参考柴胡桂枝汤、瓜蒌桂枝汤之作,直接将乌头与桂枝汤二者结合而成。笔者认为,汉唐之际,此两种乌头桂枝汤均有流传,至于仲景原方如何,暂无据可考,故将此条列出,以待后学考证。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依理,此方名曰酸枣汤,至于用药亦当为酸枣,但其方所用却为酸枣仁,与《伤寒论》《金匮》常例相违,令人生疑。笔者恐今版《金匮》印刷有误,故又考元邓珍版《新编金匮方论》及明洪武抄本《金匮要略方》,其文亦作如此。考陶氏《本草经集注》酸枣条云:“八月采实,阴干,四十日成。”[1]387唐·苏敬《新修本草》亦云:“《本经》惟用实,疗不得眠,不言用仁,今方用其仁。”[1]故知唐代以前医家多以酸枣全果入药,而不单用仁。张仲景为汉末魏初之人,其处方用药不当有盛唐之风。
此外,凡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核定之书(如《千金》《外台秘要方》等),多改酸枣作酸枣仁,而未经其核定者,则仍称酸枣。成书于日本永观二年(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4年)的《医心方》为丹波康赖集百家方论而成的医学巨著,其所引者均为汉唐之际流入日本之古传版本,全书未染宋臣笔墨,故其方凡涉酸枣者,但唯用实,未言用仁。如《医心方·卷第十三·治虚劳不得眠方第七》载:“《僧深方》小酸枣汤,治虚劳脏虚,喜不得眠,烦不宁方:酸枣(二升),蝭母(二两),干姜(二两),甘草(一两),茯苓(二两),芎(二两)。凡六物,切,以水一斗,煮枣减三升,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此条与《金匮》酸枣汤证治如出一辙,药物组成也基本相同,但方中所用正是酸枣,而非酸枣仁。故笔者推测,仲景原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应依惯例与方名一致,即是酸枣,而宋臣校书时则依据当时的用药习惯,直接将酸枣改作酸枣仁。检《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有云:“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可见宋校书局改药易名之事绝非个例。
《外台秘要方》此文可以给予我们两点提示:其一,王焘于方后注曰“仲景《伤寒论》云:苇叶切二升”,可知本方当出自仲景之笔,宋臣将之附于《金匮》肺痈篇后证据确凿。实际上,因《千金》或《外台秘要方》言其方出自仲景而被宋臣附于篇后者并不少见。如续命汤、三黄汤、麻黄醇酒汤等,皆属此类。其二,宋臣所附《千金》苇茎汤方用苇茎,然依王焘之语,仲景原方应用“苇叶”,而非“苇茎”。且王焘又云:“《千金》、范汪同。”虽不知其所谓“同”,是同于《古今录验》直用全苇,还是同于仲景单用苇叶,但毫无疑问的是,王焘当时所见的《备急千金要方》定然未言苇茎。由是观之,仲景此方应名“苇叶汤”,而非“苇茎汤”。
厚朴七物汤与厚朴三物汤。有学者认为,《金匮》所载“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并非厚朴七物汤证,而是厚朴三物汤证,笔者亦持此见[2]。考《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云:“病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三物汤主之。”“腹满痛,厚朴七物汤主之。”《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胀满第七》云:“厚朴三物汤,治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治腹满气胀。”《千金翼方·卷第十八·胸中热第五》云“厚朴汤,主腹满,发热数十日”(方同厚朴三物汤方)。《医心方·卷第六·治心腹胀满方第六》亦引《僧深方》云“厚朴汤,治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数,食饮如故”(方同厚朴三物汤方)。中日诸典咸以腹满发热为三物汤证,腹满而痛为七物汤证,独《金匮》为倒文,故当舍《金匮》而从众经。
《金匮》称痰饮者有四。“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脉经·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亦载此四条,唯不称“痰饮”,名曰“淡饮”。考《史记》《汉书》《尔雅》《方言》《释言》《本经》《内经》《难经》及马王堆、武威出土简帛中咸无“痰”字,及至《本草经集注》“巴豆”条下方云“留饮痰癖”,故知“痰”字晚出,汉未有之。至于“淡”字,其出甚早。《礼记》中即有“淡而不厌”的记载。《广韵》载:“淡,水貌也,或作澹。”[3]225“澹淡,水播荡貌。”[3]335《文选·宋玉》载:“淡淡,安流平满貌。”[4]与“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及“胸胁支满”之状切合,故名淡饮。仲景非南朝后人,撰书用字,当循汉法,故知《金匮》所言痰饮者,非出自张氏之笔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矾石汤,治脚气冲心。”考《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七·风毒脚气方》云:“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其脚弱一方近百余首……深师述支法存所用永平山敷、施连、范祖耀、黄素等诸脚弱方,凡八十余条,皆是精要。”《医心方·卷第八·脚气所由第一》引苏敬论云:“晋宋以前,名为缓风,古来无脚气名,后人以病从脚起,初因肿满,故名脚气耳。”可见,晋宋之前并无脚气病名,其状相类者,则称缓风,仲景生食汉禄,断不可知晋宋后事。此条先方后论,已违常例,又云脚气,实为怪异,故知绝非出自仲景之笔。
风引汤与五石汤。《针灸甲乙经·序》载:“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然检《伤寒论》《金匮》并无五石汤方,故世皆以为佚。考《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载:“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华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其方用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六石。然《外台秘要方·卷第十五·风痫及惊痫方五首》引崔氏紫石汤方,其用药、主病尽皆相同,且于方后云:“紫石汤本无紫石英,紫石英贵者可除之。”若依崔氏之言,除紫石英,其方恰为五石,且《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载此类方者众多,其名亦多谓三石汤、四石汤、五石汤,而未有称风引汤者。至于风引汤方,《千金》《外台秘要方》亦有载之,如“风引汤,疗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方。”“小风引汤,治中风,腰脚疼痛弱者方。”“疗肉极寒,肌肉变,舌痿,名曰恶风,腰脚疼弱,小风引汤方。”“疗肉极虚寒则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名曰厉风,内虚外实,腰脚疼弱,大风引汤方”等。其药多用独活、附子、当归、大豆、茯苓、防风、人参、干姜等物,与五石汤类截然不同。宋臣注曰“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者应属此类。故以余观之,《金匮》谓风引者实属传抄之误,今依群经之见,当为其正五石之名。
训诂正本,考辨清源,愚蒙不才,妄论圣典,偏颇之处,望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