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苗苗 摄影 / 周西娟
相伴几十年,崔鹤亭、马树尧既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更是在艺术上携手前行的搭档。即便已经退休,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艺术创作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山水画还是雕塑,他们的作品享誉全国乃至世界,人们称他们为“艺术伉俪”。
这对艺术伉俪有清楚的分工、虚心的请教,也有不断的交流、切磋甚至争执,自始至终,他们都求同存异,尊重对方内心中不同于自己的思考。在时间的历练中,他们坚守着共同的艺术人生与精神追求,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默契。
夫妻二人每一次的切磋,既是作品灵感的火花碰撞,也是心与心之间的升华共融。就这样,崔鹤亭与马树尧携手一生,书写了艺术领域中的“伉俪情深”。
相伴数十年,崔鹤亭与马树尧是生活与艺术的双重伴侣。
天寒桂水长
柳暗花明
生于1951 年的崔鹤亭,与夫人马树尧都是河北师范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副教授。多年来,两人培养出了多位高徒,也共同完成了《彩色图案临本》等著作,更是创作了众多的艺术佳作。《春花》《燕赵雄风》等雕塑作品,立于北京、石家庄等地的街区、广场和公共空间。而退休后的二人,又各自专注于在山水画等领域,同样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几十年,崔鹤亭和马树尧不仅桃李满天下,在绘画、雕塑方面亦是荣誉等身——崔鹤亭曾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国内奖项,并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 周年全国美展、全国工艺美展等艺术盛宴。
马树尧作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协会员、河北省女画家学会副会长,雕塑作品曾入选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 周年全国美展、全国第五届体育美展、北京国际妇女艺术展,并获得石家庄“燕赵风情”雕塑大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夫妻二人在共同的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雕塑,很多人以为是他们共同完成。但细说起来,却并非如此。
“我认为艺术是个性化的东西,体现着个人的风格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我们两人是分工合作。”崔鹤亭说,“她负责前期创意、构思,手稿、捏制,后期的制作都由我来亲自指导,因为这里面包含了许多工程、安装方面的问题。”
从河北师范大学退休后,崔鹤亭不但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逐,反而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熟识他的人知道,崔鹤亭在山水画方面,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
“在山水画中,我感觉更自由。”崔鹤亭说道。
崔鹤亭认为,每一幅画中都包含着自己不同的心境,想要表达的言语。而山水画作为我国古代绘画的组成部分,也包含了“佛教”“道教”等淡薄、豁达的中国传统思想。所以,如何将传统与创新、将自我与世界达到和谐统一,是崔鹤亭近些年一直在找寻的平衡。
这种态度,不止体现在创作上,还有生活中。
清泉石上流
崔鹤亭的朋友回忆第一次见他的场景:面目清瘦,衣着朴素,脚上穿着一双凉鞋,上面有水和泥的痕迹。外表其貌不扬,谈起艺术却能博通经史,对绘画有着独特、深入的见解,涉及画展的画,言简意赅,观点一针见血,令其朋友的钦佩之情立刻涌上心头。
退休之后,艺术创作与研究仍是崔鹤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夫妻二人每一次的切磋,既是作品灵感的火花碰撞,也是心与心之间的升华共融。就这样,崔鹤亭与马树尧携手一生,书写了艺术领域中的“伉俪情深”。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崔鹤亭的心境愈发淡泊,如高山流水般,阅尽世间万物而归本真。柔和的外在下,隐藏着坚韧的品性与不屈不挠的意志,还有对艺术的坚定与热爱,而这些,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众人欣赏崔鹤亭的画作,都品出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意味,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内涵,这也正是艺术家审美趣味融入艺术的综合体现。
在艺术道路上,马树尧收获了累累硕果。
崔鹤亭和马树尧夫妻二人,一生荣获了诸多奖项,所创作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刊登在多家书报与期刊中。此外,夫妻二人分别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在艺术领域中无不被人尊敬称赞。
然而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身外之物。对艺术的理解与认知,对作品的创作与追求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在这对“艺术伉俪”的影响之下,他们的女儿也走上了艺术之路。从初三开始学美术的她,在父母的悉心指导下,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环境艺术。本科毕业后在东京大学学习建筑设计,目前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成为了艺术领域中的“新鲜血液”。
崔鹤亭和马树尧,用一生阐释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奉献,而他们为何如此真挚和执着,就如同马树尧在随笔写的那样——
我曾经自卑,没能像科学家去改造世界,没能像医生去治病救人……然而艺术就像微风、雨露,谁都得其滋养却忽视她的存在,随着岁月的蔓延,我深知,能成为制造微风和雨露的人不应愧疚,我应尽其心、尽其情、尽其力化作微风和细雨,洗涤人们心中的尘埃。
马树尧创作的雕塑作品《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