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君
幼儿告状,是指在幼儿园内,当幼儿自身、同伴遇到麻烦或发现同伴言行不符合幼儿园规则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它的目的是借助教师权威力量的影响,去阻止或改变同伴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
告状行为在幼儿中非常普遍。幼儿身体发展迅速,口语表达能力日趋完善,道德感、规则意识增强,并开始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在遵循父母和老师如遵守规矩、做好孩子等教诲时,一旦身边产生了违背规则的事情,他就会觉得对方逾越了界限,并且由于其缺乏有效的解决技巧和方法,必然会发生告状行为。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幼儿告状的原因,了解其告状时的心理,才能通过引导逐步改善他们的处理方法。
一、构成幼儿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
1.寻求帮助和保护
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弱,控制情绪的能力也不足,当他们遇到冲突或者困难时常常不知所措,而老师是幼儿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最尊重和信赖的对象,所以他们会选择向老师告状来诉说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2.引起他人注意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希望被人注意,被人重视,要求与别人交往,而在交往中又会不断地产生摩擦和矛盾。学者姚怀莲认为,幼儿的告状行为开始从“为我”向“为他”发展,他们都特别注意表现自己,其告状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特别是老师的注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幼儿告状:“小红抢小明的东西啦!”“小强把水洒了!”……只要我们老师对于他们的告状行为表达出注意到了的意思,比如点点头或者说:“知道了”,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地走开,这种告状行为都是幼儿为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发生的。
3.报复心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社会性逐步完善,他们喜欢结交同伴,但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经常问题不断,如交友过程中被对方拒绝、争抢玩具等,导致其对别的孩子产生失望或厌恶情绪,但由于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幼儿也经常因为这些小问题对对方怀恨在心,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当幼儿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同伴做了不符合规范的错事后就会立马跑去向老师告状,试图让老师对此幼儿进行批评或者惩罚,从而满足自己“报复”的快感。
4.大人的负面行为引起模仿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时不时会看到成人指责、批评、否定孩子,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模仿这种行为,对其他孩子做评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人的言传身教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5.满足虚荣心
从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看,到了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所以,幼儿不仅会注意自己的行为,还会关心别人的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标准。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不足,主要依赖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教师对于幼儿的评价对于幼儿而言至关重要。幼儿在自己表现优异时希望老师能注意到并且对自己表示赞赏;当老师没注意到时,幼儿则会通过告其他人的状让老师注意到自己,从而证明自己明白规矩。
二、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采取的相应对策
1.尊重、理解幼儿
对于告状这件事,得认真对待!如果只是告诉幼儿不要总是告状,幼儿会认为其感受不被老师所接受。幼儿在中班阶段尤其爱告状,这从某种层面来说是他们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幼儿告状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鼓励幼儿慢慢说,说完整,并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整个事情的发展经过,不能随便敷衍,否则既是对幼儿的不礼貌、不尊重,也会让幼儿感到委屈。认真、耐心的倾听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明白整件事情的原委,也有助于随后对幼儿更好地加以引导。
2.分辨幼儿告状的动机
教师倾听完幼儿的诉求后,要仔细分析问题,弄清事实的真相和幼儿告状的原因是希望获得保护还是为了引起老师注意,是需要寻求老师帮助或者是指出其他小朋友的不足,从而想得到老师的认可以及表扬。不能够仅仅只是听信告状孩子的一面之词,还要了解被告孩子及班里其他小朋友的的说辞,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3.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区分什么情况下应该“告状”
实践证明,最适合幼儿的,还是绘本。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告状主题的绘本,比如美国作家写的《爱打小报告》,通过小主人公的一个梦告诉了孩子关于打小报告的规则,并且每一条都配有案例讲解。
韩国绘本《不要告状,要沟通》,作者是李尚熙。这个绘本是侧重讲告状与求助的不同,告诉孩子们遇事要多思考,有些事情跟小朋友沟通解决就可以了,有些事情必须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比如有的幼儿的行為影响到了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小朋友(比如某个小朋友打了另一个小朋友),你一定要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因为你自己处理不了;但如果其他幼儿的行为没有影响到你,只是和你的看法不一致,则不需要告诉老师,晚上回家可以和父母分享。
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告状”,什么是“求助”,让孩子把这段时间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况都列出来,加以区分,明白哪些事情需要告诉老师、家长,哪些事情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今后孩子就不会把一些本来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都统统向老师告状。
还有一本绘本是美国的心理学会推荐的《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作者是珍妮·弗朗兹·兰瑟姆,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故事发生在一个美国幼儿园里,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共鸣。麦克尼尔太太为班里定了新班规:通常通过交谈、倾听、和互相帮助就可以解决问题,能自己处理尽量自行解决,不要告状;但有时会发生一些大的事情,比如有人处境危险,有人伤害你,或者伤害小动物,或者破坏公共设施,这时候可以告知,因为这些属于大事。孩子们在慢慢摸索练习后,最终会变得越来越好。
4.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在幼儿的告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规则被破坏而引起的。有些小朋友,看到同伴违反规则而来告状,或许是被无视规则的孩子影响到、出现问题而来告状,由此产生的告状行为占了很大比例。试想,如果一个班级常规严谨,小朋友不随意奔跑,不随意打人,吃饭安静,洗手按序排队,每一个人都知道做任何事情的要求,不随意违反规则,这样就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意外。到了中班的年龄,大部分幼儿都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许多事情,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他们是能够理解的,而且经过一年入园的养习,本身就有一定的常规基础,若教师能够重视常规,违反必究,久而久之,常规成为习惯,告状这样的行为,会越来越少,活动的开展也会越来越顺畅。
5.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宽容气度
有时候告状是由于孩子不能共同分享同一件物品造成的,不想把自己的东西与其他人共享,一个要而一个不肯給,有时甚至出现争抢、推搡等现象,因此,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学会宽容,必定能减少孩子的告状次数。教师可以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等带到教室,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甚至可以定期举办一次图书交换活动。有的教师也会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小零食等带来,送给其他小朋友,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幼儿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也会逐渐明白分享的意义。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体验到与小伙伴相处的快乐,学会了善意的帮助别人,也会乐意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摩擦自然会减少。
6.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帮助幼儿减少告状行为,在交往中帮助幼儿形成更独立的人格。
孩子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些成人所不了解的小秘密,他们视彼此为真心好友,常常一件小事就能让两人或多人变得亲密无间,同样,在相处中遇到问题时,也不会总是来找老师帮忙。尤其到了中班,他们已经具备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旁观者,完全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协商也好,道歉也罢,总会有办法,当然,还是要时刻提醒幼儿,严重的事情,特别是遇到受伤的情况,必须要告知老师,请求教师的帮助。
教师可以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让幼儿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来启发孩子遇到事情该怎么判断、处理,加深孩子的印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总是让幼儿活在教师的庇护下,不如适时放手,教会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昨天学会了道歉,今天学会了退让,当幼儿再告状时,应当尽量鼓励其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每次都要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如果他说没效果,那就问他,有没有其他办法?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让他了解,除了强迫别人遵守秩序之外,还可以通过温和的说教、以身作则、有技巧的说服等,以此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当然,就算孩子没有更好的方法,其实过了秩序敏感期这个阶段,这种情况也会慢慢自然好转。只是,家长抓住这个时期,强化孩子的共情能力,这个就很有意义。或者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把问题抛给幼儿,要让幼儿懂得,除了发泄情绪、依赖成人之外,还要学着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有些不自信的幼儿,教师更要留心观察,鼓励其相信自己,摆脱依赖,学会独立处理问题。一旦幼儿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后就不会动不动告状了,而且这对他们将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也有帮助。
总之,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耐心引导孩子,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要试着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启发孩子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运用积极的策略时,孩子更可能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为他们渡过难关,甚至为今后解决问题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