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2021-03-23 00:29罗祥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罗祥明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的内生动力,。数学是一门开放性思维的课程,没有过多文字性的内容,更多地需要实际操作演算,最终取得结果。小学是兴趣培养非常重要的阶段,孩子们对外界的感知度还是特别敏感的,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这个时候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且容易的。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配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数学这样开放性思维的课程,更容易调动孩子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引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规律和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让数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对一个人来说,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数学知识[1]。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上下功夫,使课堂精彩无比,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学活动,也就喜欢上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不断提高数学成绩,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动力推动下,学生才会以愉悦轻松的状态学习知识,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研究表明,兴趣会使人更加注意力集中并有动力去探索世界,但一旦失去兴趣,注意力就被分散,学习效果更无从谈起[2]。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新时期教改政策下的新要求,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需要且必须在思想观念形成之初就得到正确的引导,这样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使其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尤为重要。当给学生心中播下一颗兴趣的种子,你会发现它的力量给你带来很多惊喜。有兴趣点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无比浓厚的求知欲,以兴趣点的讨论会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从而主动钻研,主动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有效数学课堂的兴趣培养策略

(一)打造良好教学环境,培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热情,教师应围绕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创设有益于学生投入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3]。教师应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以及组织者,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需求加以了解和分析,并且尊重、爱护、信任每一名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鼓励,自然会在学习之中显现出最好的一面。教学之中不少学生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质疑,有些质疑可能毫无价值,但是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这一想法,让学生有更新的点子,教师要与学生友好交谈、深入探究。在良好的互动中,师生都能感受到愉悦心情,有利于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利用一些积极的语言评价时,进一步催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当教师切实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师生相互配合之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来源于问题。教师在备课时,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从而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时,教师说:“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现状的三角形,然后拿起量角器,量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第三个角的度数留给老师来‘猜’,应该能‘猜’对,你们信吗?敢挑战吗?”在老师的刺激与挑战下,学生个个积极地画出三角形,量出两个角的度数,然后向老师挑战,让老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老师全都挑战成功,正确无误地“猜准了”每个三角形另一个角的度数,让学生惊叹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三)凸显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效果,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兴趣在被点燃之后,积极地思考问题,并从中体验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一种愉悦感和成功感,从而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对教材因素的挖掘,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数学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情入境,如通过利用铁丝、木条等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也能对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一定的提高。在对素材挖掘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与体验,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再经过相互的观察、比较以及判断之后,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建立起来了,而且更为深刻,由此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制作与对比之中学会利用材料来为自己数学思维的构建提供帮助。

(四)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要指导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后的快乐,从而点燃学习数学的激情。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教“相遇问题”时,教师设问:“咱们班的王强家在学校南边2公里处,而李冬林家在学校北边2公里处,如果早上7点50分,王强和李冬林在各自的家中同时出发,都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向着学校的方向走来,请同学们想一下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回答说:“他们会到学校门口碰到一起,同时进校门。”教师引导说:“这就是数学中的‘相遇问题’,很多的数学问题都来自生活,我们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解决好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任何成功和坚持背后都离不开兴趣的支撑,很多家长和老师只是知道一味地告知孩子要去学习,而且学完之后还要排名次,考不好还要被批评,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没有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反而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产生厌学心理。相反,兴趣会让学生更好地探索数学,并且从心底里愿意学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黄迪全.小学数学基于兴趣培养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61.

[2]庄燕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读写算,2020(36):193-194.

[3]张秀红.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59.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