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摘要:习总书记2018年5月23日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高校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社会责任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承载者、落实者。高校内部审计应当发挥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的“推进器”作用,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是其重要抓手。本文将围绕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如何开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薄的论述。
关键词: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现状;问题
1引言
2018年1月,审计署发布第11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中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2020年3月教育部令第47号《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和审计署发布《“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的主要目标明确“确保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相对于政府审计而言,对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如何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业务,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层面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现状
中国教育审计学会课题组对部分高等院校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76份有效问卷,其中包括5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8所地方所属高校、2所其他高校。主要调查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认知情况,二是目前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在实践层面的开展情况,三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目前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开展效果的总体评价。
2.1高校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认知情况
通过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认知情况调查,在76所高校中,59.21%的高校认为应当由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完成,53.95%认为应当由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共同完成,11.84%认为应当由其他单位完成。这说明部分高校对于重大跟踪审计业务认识还不够明晰,在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中,审计与党委督查、纪检、巡察等部门的职责如何划分尚不明确。此外,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審计业务,应属于合规性审计还是绩效审计,目前各高校看法不一。
对于如何确定审计对象和审计的政策类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76所高校中,5.79%的高校认为审计对象为学校整体层面,25%的高校认为审计对象为二级单位,59.21%的高校认为两者皆可,这说明不同高校对于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审计对象意见不统一。部分高校表示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时,如何衔接党中央制定颁布的重大政策、国家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与学校安排的重要事项定位不清、把握不准。
对于审计业务开展方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8.68%的高校认为应当作为独立项目实施审计,77.63%的高校选择与其他审计项目相结合。若与其他审计类型相结合:选择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89.47%,选择与预算审计相结合56.58%,选择与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相结合42.11%,选择与其他审计类型相结合30.26%。
2.2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在实践层面的开展情况
通过对目前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在实践层面的开展情况调查,调查对象中一半的高校尝试开展过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有40所高校近三年开展过此项业务,占比52.63%,其中23所近三年共开展1-2项,占比57.5%。从组织行式看,48.68%的高校认为应当作为独立项目实施审计,77.63%的高校选择与其他审计项目相结合,其中选择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占89.47%,选择与预算审计相结合的占56.58%,选择与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相结合的占42.11%,选择与其他审计类型相结合的占30.26%。
对于未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上级指导意见,不知如何开展”的占75%,“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定位不清晰”的占75%,“专业人员等资源缺乏”的占44.4%,“对重大政策认识不够”的占33.33%。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校主要聚焦政府审计关注的高校领域适用的重点项目和学校领导层关注的重点内容来确定审计项目。具体而言:从政策类型来看:科研创新政策的占55%,依法治校政策的占45%,立德树人政策的占27.5%,教育评价改革政策的占17.5%。从具体政策内容来看,占比排名前三位的是“三重一大”决策政策、科研“放管服”政策和“双一流”建设政策。
2.3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开展效果的总体评价
通过对目前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开展效果的总体评价调查,85%的高校认为,实施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有效推动了重大政策的落实。62.5%的高校认为推动了相关机制的改革,35%的高校认为揭示了重大政策落实不力的原因。
对于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实施效果,有39.25%的高校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实施效果非常满意,有58.72%的人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仅占2.03%,综合看来,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实施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3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实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缺少指导性的指南或制度
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相关的指导意见或制度法规,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缺少指导性的政策跟踪审计指南或制度,导致审计工作难以从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方面系统开展,进而导致审计成果的实际运用存在困难。
3.2高校内审人员专业性不够与政策跟踪审计的高要求存在差距
当前,高校内审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政策跟踪审计的要求,复合型人才匮乏。重大政策跟踪审计覆盖面广,涉及业务领域多,内审人员专业性不够,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政策内容的难度很大,存在对政策研究不系统、揭示的问题不深透,审计理念思路陈旧等问题。
3.3大数据的应用不高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审计能力的关键。从国家审计来看,不断推进以大数据运用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全面推广数字化审计方式。从高校内部管理来看,各单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信息系统日趋复杂,数据量急剧增长。当前,高校内审领域大数据应用还存在审计业务流程理念相对落后,数据分析状态尚未达到数据完善、数据链完整、数据库充分等诸多问题。重大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高校内审人员应用大数据审计运作模式还存在信息化水平不够,网络构建不完全,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化运作效率低,传递较慢问题。
4高校如何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以防疫资金、精准脱贫、建国70周年重大活动等重要任务落实情况审计为契机,以“放管服”改革、“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政策实施情况为试点,开展落实审计工作,全面提升审计业务开展效能,以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与政府部门比较,高校审计工作业务单一,层次简单、自由空间有限。要做好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准确把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定位
高校通过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监督重大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揭示潜在的政策执行风险,促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保障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同时,助力高校防范监管风险,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正确理解教育领域重大政策跟踪审计
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是对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政策执行情况及结果的督查,是以高校重大政策责任履行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使用为着力点,以政策效果评价为落脚点的综合性审计。
4.3合理确定重大政策内容
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首先要梳理哪些重大政策措施与高校有关,哪些政策落实需要审计监督落实到位。高校应基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环境等因素,依据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政策、法律制度确定审计的重大政策内容:
(1)关注依法治校政策落实情况,推动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健全决策机制。
(2)关注过紧日子政策落实情况,清理盘活财政资金,推进预算资金绩效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关注立德树人政策,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政策依据:
(4)关注思政工作政策落实情况,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政策依据:
(5)关注改革发展政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校企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政策依据:
(6)关注科研创新政策落实情况,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政策依据:
4.4选择适当的业务组织形式
高校在实施重大政策审计时,可以选择持续跟踪方式,也可以选择不跟踪的单一项目方式,但应寻找恰当的审计介入时间。教育部门可以项目统筹、资源统筹、内容统筹、成果共享组织高校开展专项重大政策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采取“1+N”模式,“1”是探索开展重大政策独立型审计,以政策为抓手确立审计项目。“N”是全面推进结合型重大政策内容审计。
4.5准确确定重大政策的審计重点
高校重大政策审计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做了哪些事情”,包括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等。具体审查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执行情况、与政策执行相配套资金、资源等情况和制度或指南等规则的完善情况。二是“投入多少资源”包括人财物。三是“取得什么效果”主要指政策目标是否达到。具体审查政策执行体制机制设计情况、政策执行具体开展落实情况和政策执行效率效果情况。
4.6审慎做出审计评价
在高校政策跟踪审计实务中,目前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无论是审计单位还是被审计单位,都将评价指标体系视为制约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有效性的一大因素。高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需要以政策中具体规定为评价标准,评价政策产生的效果和政策受众群体对政策效果的满意度,促进政策不断优化。对于评价指标,根据调查结果,96.05%的高校认为应当对标国家重大政策要求,75%的高校认为应当对标相关的审计法规制度,48.68%的高校认为应当对标公认的社会或行业标准。对于评价重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重大政策措施的完成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政策措施执行的效果性。
4.7合理规避审计的风险
高校在实施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时应当准确把握审计的经济监督属性,聚焦主业,注意区分审计与党委督查、纪检、巡察等其他监督部门在审查政策执行情况方面职能职责的不同之处,避免越权越位。处理好发现问题与促进发展、揭示问题与督促整改、违法违规与体制机制的关系。
5结论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社会责任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承载者、落实者,有义务对重大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从而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向真.基于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问卷调查[J].财会月刊,2018(17):147-148.
[2]张耀宏.“四华四审多维”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机制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20(06):31-32.
[3]杜桂清.政策跟踪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9(24):76-78
[4]苗云青.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21(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