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言
摘 要
“女孩要富养”观念存在前提预设失误且缺乏科学依据,诉诸经验也可证伪。其体现的是消费主义、特殊主义和成功学。不论男孩还是女孩的成长,价值观教育都是关键。价值观教育依赖于亲子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心灵交往,是父母、教师通过充分地展现自身的精神本质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提升个体爱欲的层次和生命境界。这是个体对抗物化的时代氛围,是活出意义的根本保障。
关 键 词
女孩;富养;消费主义;特殊主义;成功学;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1-00-04
近年来,女孩教育上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即“女孩要富养”。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从小物质生活被充分满足的女孩,长大后不会过度地追求物质,也不因此被诱骗。其用意是以优越的物质生活来培植女孩以后人生中面对物质诱惑的能力。尽管后来有人又解释“富养”指的是精神层面,但并不是这句话的本意。“女孩要富养”更细致的说法有诸多版本,如“女孩子自小体验物质充裕的自由,长大后绝对不会宁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有人更直接地说:“经过富养的女孩,不会因为别人给她一块面包,就跟人家跑了!”言外之意,在物质上没见过世面的人就会在物质上缺乏持守,更容易被骗。这一理念颇值得一辨。
一、前提预设的不当
这一观点有个潜在的假设,即:如果养育过程中物质的供养不够优渥,女孩就会感到匮乏,这种匮乏感会延伸至成年,导致女孩成年后会陷入物质追逐中。这一假设表面看似乎有道理,但实际是经不起推敲的。物质匮乏是一个具有主观性的概念,除了极端情况(如食不果腹)外,很难用客观的标准加以界定。别人觉得很匮乏,但女孩自己可能并不觉得或者不觉得有那么严重。乡村成长起来的60后、70后,很多人都经历了物质贫困的生活,但是当时并不觉得清苦,回忆起来都是童年的快乐,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即匮乏感具有主观性。成人的匮乏感也是因人而异的。经济学里有个基础性的概念叫“稀缺”,物品的稀缺是经济活动产生的起点,但判断物品是否稀缺并不是根据它自身数量的多寡,而要放置于主客体关系中去考察,如果一种物品不被人类需要,即使数量再少,也不是稀缺品。而就一种稀缺品而言,其稀缺在内部也是不均质的,即对不同的人来说程度并不相同,因为每个人的偏好不同,对同一物品的需要程度也就不同。这对我们理解匮乏感很有启发,从一个富有主观性的概念出发做普遍性判断,是不适宜的。
“宁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座上笑”,毫无疑问,这是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趋从,做出这种选择的根本原因是个人价值观。有人欲壑难填,有人知足常乐。同样追求物质生活,取之有道是多数人的共识,但有人为此可以不择手段,这背后是个人不同的人生哲学。个体对物质利益是否疯狂趋附,排除掉那些极端生存困境,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其价值观念决定的。一个人的抗诱惑力,取决于诱惑物和这个人的偏好是否切合,淡泊名利者难以被利诱,而如能以利诱,说明“利”在个体彼时的价值排序中是靠前的。视金钱为终极价值的人,在金钱诱惑前就容易失去把持,所谓“利令智昏”。這也意味着,是价值观指导一个人热衷于追逐什么,抵抗诱惑,内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恪守才是重要的,和是否“富养”并不必然相关。
二、科学与经验的证伪
对两性差别的认知要建立在严肃的科学研究基础上,以科学研究已有的成果为据,而不能基于主观臆断。人类对自我认知所取得的系统化成果体现在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儿童哲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脑科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中,这些学科揭示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知识可以用来论证“女孩要富养”,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为“女孩要富养”提供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女孩要富养”这一观点缺乏科学支持。
不仅如此,将此观点诉诸经验也可证伪。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在物质生活上体验各种高端享受,并不说明女孩将来就有抵御诱惑的超越性。而从贫困中走出的女孩,不慕虚荣、自尊自爱、人格独立者也大有人在。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穷乡僻壤,生活十分清苦。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只能被送进穷人才去的学校读书。学校条件恶劣,终年无饱食之日。为了谋生她做过家庭教师,也试图办过学校,但未成功。在艰难时世中,勃朗特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文学创作,写下传世之作。[1]其中的《简·爱》,主题是关于人的价值、尊严和爱,礼赞女性美好的独立人格。年少的穷困生活并未使勃朗特变得趋利,相反,她清醒自觉地关注女性自身命运,热烈地追求自由、平等和纯正的爱情。
居里夫人在发现了镭后,很快就公开了提取镭方法,为了使镭尽快服务于人民,她放弃了申请专利权,认为获取经济利益违反了纯粹研究观念,也毫无顾惜地拒绝了可以由盛名得来的种种利益。[2]这足见她对财富有超乎常人的淡泊,但这不是因为她小时候见过大富的世面,更不是因为被富养。居里夫人的传记详细记载了她年少时家庭经济困难,她曾只身来到华沙西北的乡村做家庭教师,后来在巴黎求学时生活条件也是十分艰苦。[3]
爱国人士、实业家董竹君,少年时家境贫寒到难以果腹的程度,被迫以卖艺为生。但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业成功,成为一代商业翘楚。她为人乐善好施,赚钱之余,不遗余力地帮助很多人。晚年她曾这样袒露心怀:“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受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4]其高贵精神令人动容。
这些出身贫寒却能对物质保持正确态度的女性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她们伟大的生平昭示世人:女性对物欲的超越和面对物质诱惑时的定力,其实与富养并无必然联系。当下社会中趋从物质诱惑甚至走上邪路的女子并非都是出身清贫被穷养之人,从反腐落马的某些女性贪官的生平履迹中也可见这点,即便被富养长大,她们需要的指向物仍始终是金钱物质,没有升华。这些事实层面的证明提醒我们,不能独断地把富养作为女孩教育的秘笈,穷养富养不是教养的关键。
三、观念误区的实质
“女孩要富养”的误区实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这一教养观念是消费主义的,加剧物化风气。“女孩要富养”观念的流行源自人们对部分女孩趋从物质现象的警惕,毕竟现在被金主宠溺,被富豪包养的女子并非个别,裸贷、卖卵、援交等等刺目字眼也屡见报端。上述伤害女孩德性和健康的疯狂行为之背后原因,往往并不是生存极端困难,而是为了购买名牌包包、高档服装、整容和旅行等更具“高级感”的物品和服务。人们当然有理由为此忧虑,并及早地从家庭教育方面去预防。但遗憾的是,被广为提及和推崇的作为应对办法的“女孩要富养”,虽然意在培养女孩摆脱钱物诱惑的能力,但它把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锁定在物质上,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仍旧是消费主义的,只能加剧而不能预防和改变女孩上述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的问题。这一观念还暗含着一丝对贫穷家庭的女孩道德品质上的贬低,它实际上是认为,穷家长大的女孩在物质诱惑前会失去节操,出身于富家就不会了。把物质优越等同心性超脱,实在不仅简单粗暴,还很浅薄。当“女孩要富养”被视为先进的家教理念而广为接受时,只能说明,社会物化价值观对人心的浸染已到了令人忧心的程度。
第二,这一教养观念是特殊主义的,涉嫌性别歧视。所谓“特殊主义的”,即主观预设两性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差异,进而强调在教育上对男女的区别对待。两性确实存在着生理差别,也在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上有某些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两性在心智能力、精神品性、价值观念也有差别,而正是后者更为充分地体现着人之人的本质内涵。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男人”和“女人”。反对特殊主义的教养观念不是倡导给予男孩女孩完全相同的教育而使教育无关乎性别,而是主张共性和差别都能进入教育视野,既看到男女性别不同而有的“特殊”,又看到男女都同时为“人”而有的“普遍”。“女孩要富养”观念臆想了男女对待物质方面的不同,武断地把女性视为在物质的甜头面前容易上当受骗的性别,而男性则是面对物质诱惑能够恰当应对的性别,这无异于预设女性对待物质的心性庸俗与心智无能,是一种隐性的性别歧视。
特殊主义的教养观念植根于中国漫长的等级社会历史,深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传统观念把后天人为制造的男女“差异”视为先在的天经地义,如欣赏男性德才兼备,而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再如对男女迥异的贞操要求,贞操一说独针对女性,但绝不针对男性。这些道学教条成为教化的准则用来规训女性,从人际交往、婚姻、性、教育、乃至职业等方面全方位地禁锢女性,让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物存在于家庭方寸天地,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生命发展与人生幸福。所幸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新中国男权平权政策的推进,从整体看上,女性已成功地突破狭隘的角色认同,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追求自我生命意义的实现,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革命性变革。但作为一种千年来流行的性别观念,上述对女性的认知和要求并没有在意识领域完全绝迹,它往往改头换面继续存在并有大量拥趸。如认为男孩逻辑思维强,语言能力差,女孩逻辑思维差,语言能力强。男孩爱争斗,女人擅维和。这些说法既不能从理论分析上得到论证,也不能从实证研究上得到检验,根本无法得出普遍性的原理。对这些“差异”的强调最后自然会导向针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教养目标,这些目标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共同之处是隐晦地把女性视为较男性心智低一等级的性别,忽略女性才华与智慧的发展,对女性的上进予以低评价甚至否定,将女性的优势定位于性情和品德。虽然也会忸怩地主张女孩也要适当参加男孩的活动,男孩要适当参与女孩的活动,但“男性宜进取,女性宜修德”才是重点和结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男人的建议。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对女人的建议。”[5]更有人面对某些中学生开放式性行为主张:“给女孩以底线教育,给男孩以阳光教育。”[6]难道男孩就不该有行为的底线?这与陈腐的贞节观念何其相似!这种观点如此割裂个体身上美好完整的心性追求,以男女差异之名,行女性歧视之实,是男权文化的隐蔽或无意识的表达,是男尊女卑文化的借性别教育的还魂。本文所甄辨的“女孩要富养”理念,实际上也是这一性别特殊主义本质上的封建主义的必然产物。看似尊重了男女性别差异性,但实际上是性别不平等。
第三,这一教养观念是成功学套路的,制造教育焦虑。所谓成功学套路,即抹去性别教育复杂的精神内涵,将其降低为某种招数。“女孩要富养”是一例,“给女孩以底线教育,给男孩以阳光教育”也是一例。且先不管其所主张的内容本身是否正确,这种将性别教育化约为某种做法、某种单一模式的简化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此过程中,个体深层的精神化育极易被忽略,心智成长的复杂机理被无视,割裂了身心灵的整全、协同成长,低估了教育的复杂和难度。表面上看是对青少年的理解和保护,实际上缺失对人的关怀,是对性别教育的曲解和窄化。教育若遵从成功学套路必然缺乏对价值问题的辨识,如果深入地审思,它实际上利用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焦虑,仿佛在男孩女孩成长问题上,有些招法十拿九稳,一抓就灵。当下,教育上成功学的思维十分泛滥,热衷于推销“教子经”的不计其数,这些教子经被包装成“妙招”“宝典”“攻略”甚至“大全”,缺失教育学底蕴,鼓噪意味十足。它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不是引领和启发,而是迎合人们头脑里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表面致力于家庭教育,实则传递的是混淆视听的偏见。它不是帮助家长在教育功利主义大潮中舒缓自身的教育焦虑,而是进一步加剧这一焦虑。
四、结论与建议
因此,笔者的结论是,“女孩要富养”这一观念没有科学性可言。该观念所依持的理由,其实有着某种庸俗的市侩气息,并且具有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的意味。教育若以此为指南,则贻害大矣。
一个人成长,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是否受到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才是要害。价值观教育需要教育者理解人的二重性,即人既是物质的存在又是精神的存在,既要谋求现实功利以满足生存和感官需求,又要超越于物质生存层面有精神追求。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提升个体爱欲的层次和生命境界,教会个体以符合道德的方式谋取利益,同时注重激发内蕴于人性深处的灵性因子,把个体从沉溺于物质生活提振至追求灵性生活,提升个体的超越意识,引导其充分地展开生活的属灵特性,全面地占有人的本质。唯有如此,儿童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从容应对诱惑,获得美好的精神面相,避免文章开头所提的那种过度趋附于物质的现象。
价值观教育,在此又是泛教育意义上的,不能通过说教来进行。阅读、交谈、成年人的身教以及智慧的分享、接触大自然,投身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及学会生命反思,都有助于涵蕴儿童对生命深层的体味和理解。从根本上说,这种价值观教育依赖于亲子之间乃至师生之间心灵的交往,是父母、教师通过充分地展现自身的精神本质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陶冶的过程。这种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对抗物化的时代氛圍,是活出意义的根本保障。其中,人是教育的目的。价值观教育对男孩女孩来说都必不可少,是一种性别普遍主义视野下的教育。
需要说明的是,反对女孩子要富养的说法,并非主张女孩要穷养。物质供养要达到何种程度,要看家庭的经济基础,应依具体情况而定。家庭富足,不必刻意过苦修的生活。重要是的给予孩子必要的价值观教育,关怀其心灵成长,培育其精神的丰盈。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获得健全人格的根本。教育者需要秉持对生存之真理性的敬畏,以观察思考穿透观念的迷雾,不断地抵达教育的真意。
参考文献:
[1]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传[M].邹云,等,译.北京:研究出版社,2017:28-259.
[2][3]艾夫·居里.居里夫人传 [M] .左明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中文译序,前言,68-131.
[4]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 [M] .上海:三联书店,1997.封面.
[5]刘良华.用不同的方式养育男孩和女孩[J].今日教育, 2012(2):68-69.
[6]教育之窗教育公众号.沈阳中学生情侣开房事件背后警醒:给女孩以底线教育,给男孩以阳光教育教育[EB/OL]. (2020-05-29)[2020-08-30].https://mp.weixin.qq.com/s/PwVt9EPQYI0wjdZ0fNmzZg.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