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其核心理念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民为邦本”的人民至上理念、“威武不能屈”的斗争精神以及“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风险治理;传统文化基因;治国理政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2-0116-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5BKS079)。
作者简介:鄢勇俊(1981-),男,江西丰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风险治理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需要防范化解的风险、如何防范化解风险等各种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不是思想上的“飞来峰”,而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1]的重要成果。习近平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摒弃了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正是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丰厚滋养,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的重要论述才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风险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严峻,探讨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习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的重要论述“飞入寻常百姓家”,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中的核心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
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中的核心理念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民为邦本”的人民至上理念、“威武不能屈”的斗争精神以及“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我国风险治理领域的真实反映和生动写照。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中华民族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个有责任观念、有担当精神的民族,“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守土有责”等带有厚重的责任意识的成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沿用已久。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担当,秉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牺牲精神,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情怀。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责任觀念,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强调责任意识是对人的一种道德要求。孔子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认为人必须为生活其中的群体担负责任,为此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人与鸟兽等动物的区别。孟子曰“君子自任以天下为重”,也就是说君子要以济世为己任。道家提倡“无为”,不是否定责任感、主张一无所事,而是强调要通过道法自然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遵循自然的规律而不肆意妄为;在人与人关系方面,要“有余以奉天下”,将帮助天下他人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法家也强调要运用“督责之术”,以此来 “循名责实”,通过责任考核确保履行责任。当然,传统文化强调的责任观念更多的是聚焦个人的责任,缺乏针对组织、集体履行责任的论述,有一定的狭隘性。
习近平敏锐地意识到,风险治理同样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并提出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因为风险治理需要各个治理主体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成效,但转型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滑坡、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治理失职失责的情况屡见不鲜,容易形成“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的不良倾向,陷入风险治理主体空转或缺失的怪圈。习近平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2]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增强责任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工作,既不能将防范风险的责任推给上面,也不能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除了强调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外,习近平还强调了部门的责任。例如,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他强调,金融管理部门要“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3]。他认为,落实风险责任不仅要依靠责任主体的自觉性,还要强化机制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利责相当、权责明确、失责必究的责任制。他强调,在调查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演变为客观风险致害的过程中,要严肃调查和追究责任主体,“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4]。
(二)“民为邦本”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是历朝历代极为重视的政治理论,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商周时期,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就开始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化,形成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观点。到先秦时期,《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深入人心,孔子也提出了爱民、教民的观点,如《礼记·哀公问》中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要求执政者爱护百姓。孟子强调要得民心,《孟子·离娄上》中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就是指得天下就要得民心。西汉的贾谊在总结秦朝灭亡经验教训后,提出“民者,万世之本”。唐太宗李世民遵循“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理念,开创贞观之治。宋朝王安石大力推行变法,通过“青苗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传统的民本思想固然认识到了百姓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其出发点更多的是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民本思想无法真正得到实现,形成了重民爱民的理想与虐民贱民的现实矛盾的局面。
习近平汲取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传统文化中“为政利民”的理念上升为“以人民为中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和运用在风险治理的指导思想中,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统一在风险治理的方法论中。一方面,习近平认为,风险治理要依靠人民,风险治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紧紧依靠14亿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勇气,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化解各种矛盾,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起风险治理的磅礴之力。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5]。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习近平强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了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引导、鼓励、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将社区作为疫情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关键防线,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守严守牢社区防线,使城乡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战斗堡垒;广泛调动各地和军队的医务工作者持续奔赴一线救治,统筹调配全国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支援疫情严重地区;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全体人民在精神上思想上紧密团结在一起,不仅依靠先进医疗技术,而且依靠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另一方面,习近平强调,风险防范为了人民,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6],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来考虑风险防范问题,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风险防范的最高价值原则,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防范、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如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卫生健康风险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到第一位,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的为民情怀。
(三)“威武不能屈”与发扬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周易·乾卦》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深受中国人民的认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敢于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同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也同民族压迫、民族侵略作斗争,不管面对任何困难和风险考验,从来不放弃、不退缩,永不屈服,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而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的传统神话中不乏勇于抗争、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例如,愚公移山反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立志搬走大山的坚定信念;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等故事,同样反映了中国人民敢于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勇于斗争的传统文化理念在文人墨客和历史名人的诗文和行为中屡见不鲜。例如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等豪迈诗篇,以及诸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等数不胜数的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以及英雄事迹被中国人民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永续不断。当然,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更多地强调面对自然灾害、面对外来侵略所作的斗争,没有体现在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挑战上,没有体现在个人的自我革命精神上。
“歷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7]习近平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风险挑战勇于斗争的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新时代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要部分,直接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关乎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能否坚不可摧,更关乎国家的总体安全大局,时间紧迫、任务重大。为此,习近平强调要“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2]。习近平认为,要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首先必须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要有坚强意志。在面对“五个危害风险”时,习近平又进一步要求“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8],这也赋予了新时代斗争精神新的内涵。面对风险挑战,不仅要有斗争精神,还要有斗争本领。具体来说,就是克服风险、战胜风险、驾驭风险的本领。对于如何增强斗争的本领,习近平提出了“三个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即“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2]。其中,“忧患意识”为增强斗争本领打牢思想基础,“战略定力”为增强斗争本领增强信心、坚定信念,“战略判断”聚焦的是宏观方面的斗争能力,“战术决断”聚焦的是微观能力; “斗争过程”可以锤炼斗争本领,“斗争实效”可以检验斗争本领。“三个相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提升斗争本领的方法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鼓励广大年轻干部要在重大的斗争中真刀真枪干,在风险斗争中考验和磨砺广大党员干部。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9]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传承党的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自觉参加斗争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风险斗争中学习思考,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四)“天下大同”与“构建风险治理的‘命运共同体”
“天下大同”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思想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天下大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天下“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指皇帝天子实际统治的范围,还包括“世界“的范畴。例如,在《大学》中,“治国”之后就是“平天下”,这就说明传统文化中“天下”的概念比“国”要宽,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的“世界”,但“天下大同”体现了传统文化关于世界和谐、世界一体化的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 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如《春秋·公羊传》指出:“王者孰谓? ……大一统也。”第二个层面是构建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乌托邦式社会。这也是儒家政治理想的至高境界。如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是谓大同。”这为天下大同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能参加劳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得其所、各得其乐。老子也勾勒出了天下大同的美好蓝图: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理念太过于理想化,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理想大同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天下大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其一脉相承。随着科技、信息、交通的日益发达,人们的交往越来越便利和密切,世界也逐渐变成地球村,单个国家风险越来越容易演变成全球性风险。例如,一个切尔诺贝利事故,就演变成整个地球的生态风险;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有可能传导到整个世界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诚如习近平所言,世界“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10],所有人都处在同一条充满风险的大船之上。面对国际国内风险交织的形势,习近平将“天下大同”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运用到风险治理上。他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随着全球性风险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是大势所趋,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妥善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考验。习近平向全世界呼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各类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问题仍然会不断地带来新的考验。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建设美好地球家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向世界提供了人类社会携手应对风险考验的中国方案:在疫情防控中,中国积极主动地同世卫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与国际社会分享部分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接受其他各个国家的援助,也向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遏制国内疫情发展的同时,也防止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既是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也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的巨大牺牲,是为全人类作出的贡献 [11]。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深刻启示国际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命运休戚相关,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风险治理的正确方向。各国应该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打赢这场国际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强调指出党员干部要提升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以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这些科学的思维方式,习近平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进一步丰富了风险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一)“祸福相倚”的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的辩证思想。例如,《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中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指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西汉贾谊的《新书·铜布》指出:“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人,都善于将祸转为福,将败转为胜。此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都充分体现了转危为机、祸福相倚的传统辩证思维。中华民族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方式充满了丰富的哲理。例如,“驭势者独步天下”说明无论是在强盛时期还是危急关头,都要清醒务实、把握形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危机吓倒,要善于发现危机之处的希望; “穷则变、变则通”说明要顺势而为、借势而变。
习近平在风险治理中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祸福相倚”的辩证思维。一方面,他强调要做好预防工作,“福中有祸”, 切不可居安不思危,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例如,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12]。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也充分印证了习近平的深谋远虑。另一方面, “祸中有福”, 要用辩证思维看待“危”和“机”的关系,危机中经常蕴藏着机遇, 面对风险,需要冷静寻找危机中的机遇,将危机转化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13]至于化危为机的底气,習近平认为,一是中国的经济基本面,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二是有勇敢的中国人民做坚强的后盾;三是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如何化危为机,习近平也精辟地提出了“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13]的方法论原则,提出要坚持“乘势而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实现战略目标。面对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习近平辩证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也给我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以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地调整工作的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习近平化危为机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乐观精神和超高的逆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论的哲学思想。当前,面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全面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深刻领会化危为机的辩证思想,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像大江大河一样,一直奔涌向前,生生不息地运动。例如,《周易》有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孔子也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均指的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静止的状态。对于变化,传统文化认为,它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变化,而是要有创新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物不断发展进步,赋予生命更深刻的内涵。例如,《诗经·大雅·文王》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思维。千百年来,正是有了这种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中华民族不断变法革新,不断向前发展。例如,近代社会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都是对旧有制度和传统的革新,对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在肯定传统文化创新思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长期自给自足、分散封闭的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因循守旧、保守恋旧的思维,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森严等级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这些严重影响创新精神开拓的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并在实践中切实摒弃。
习近平发展了传统文化创新思维,他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14]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风险治理上,习近平同样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提出要创新治理体系来实现风险治理。习近平认为,当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在这三期叠加的关口,各种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多,风险的联动性也不断增强,各种风险形成了连锁联动的效应,仅仅依靠单个领域或者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满足当前结构性联动性风险的治理需要,必须创新治理体系,全面系统地推进改革,使各领域的改革形成联动、集成效应,不断提升风险治理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2019年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强调,要治理不同领域的重大风险,必须建立各种“体系”,如“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2]。此外,他还强调要坚持利用科学创新来提升风险治理效能。在“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15]指示精神指导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包括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三)“奉法则强”的法治思维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法治思维的典型代表,此后秦国也倡导法治思想,并迅速崛起、一统天下。传统文化法治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提出“法不阿贵”;《史记·太史公自序》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管子《管子·法法》认为“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也就是说,即使是君主,也不可以随便修改法令。二是法律必须公之于众,使人人知晓,形成约束。例如《韩非子·难三》提出的“ 法者, 编著之图籍, 设之于官府, 而布之于百姓也”。三是要尊崇法律,依法治国。中国古代政治强调“阳儒阴法”,把法治作为实现富国强兵、国家兴盛的主要途径。《贞观政要·公平》有云:“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当然,“法治”思维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维,在封建剥削阶级的统治下,在皇权的威慑下,尽管法家主张法治,但实质却是人治,受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官本位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坚持法治思维,并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在风险治理过程中,习近平同样有着鲜明的法治思维和强烈的法治精神,指出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的威力来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把制度建设作为新时代风险治理的根本方法,把坚持、巩固和完善制度作为战胜风险的根本出路,要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例如,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风险,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以此来解决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项,要“以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以及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为重点”[15]。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风险,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向顽瘴痼疾宣战,不断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为风险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民族,“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贯穿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防患于未然”最早见于《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充分体现了风险防范的思想。传统文化认为,能否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不单单是对于风险的认知问题,还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例如《周易》中提到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指的是君子整天立德立学,晚上还要惕惧反省,就不会碰到灾难。孟子将忧患意识精辟地概括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有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最好例证。对于如何解“忧”,古人提出了以乐忧、以酒解忧、隐世避忧等暂时逃避“忧”的方法,当然这些并不可取,除此以外,古人还提出了一些更加科学的解“忧”方法,子思云:“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也就是说,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消除隐患,把事情办成。荀子云:“何患不知?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意思是要把握隐患产生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习近平传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忧国忧民忧党,他曾经谈到: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后我见中外记者时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同时,我讲这个话时也是有深深的忧患意识的。”[12]他反复强调,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在传承忧患意识的同时,又将其上升到了底线思维:习近平在论述底线思维时,也包含了一些传统文化“防患于未然”的因子,如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等,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习近平认为,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6]。也就是说,要在思想上对事物作出最坏可能性的预判,而在行动上要做出最大努力,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面转化。在政治领域,习近平提出政治底线就是必须坚决反对危害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权以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在经济领域,习近平强调要守住金融风险底线,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社会领域,他强调要把做好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作为底线。在防控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论述中,习近平强调“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17],“将预防关口前移”[18],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底线思维在风险治理中的运用。由此可见,底线思维不仅是忧患意识,而且是预防意识、前瞻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的结合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扎实的哲学功底。
需要强调的是,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中体现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很难区分其中的界限。底线思维无疑也是一种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中的加强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中的创新治理体系也体现了法治思维,但这种交叉融合,并不影响我们论述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认为,传统文化的上述四种思维方式,已经“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的方方面面,并被习近平融会贯通、创新发展运用。
三、结语
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的重要论述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他引用了包括儒家、法家、道家等在内的中国古代各个著名理论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中国化”了我们对于风险治理的既有认知,加深了我们理解与应对风险挑战的中华优秀统文化的语境和脉络,彰显了我们思考风险治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和思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风险治理阐述,不仅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更容易被中国人民理解和接受。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风险治理實践的集体智慧结晶,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随着我们对于风险治理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而进一步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9-01-22(01).
[3]努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N].人民日报,2019-09-11(16).
[4]织牢“临事而惧”的安全防护网[N].人民日报,2016-12-19(05).
[5]习近平.在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9-02-04(0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01.
[7]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0-01-01(01).
[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0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
[10]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 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N].人民日报,2012-12-06(01).
[11]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N].人民日报,2020-02-18(03).
[1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01).
[13]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N].人民日报,2020-04-02(04).
[14]新思想,改变中国的伟力[N].人民日报,2017-10-20(04).
[15]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01).
[16]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5.
[17]习近平.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02-11(01).
[18]习近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20-02-15(01).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