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琳
摘 要:目前,内蒙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存在较大差距,在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合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淡旺季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旅游行业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590-4;G71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高职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NZJGH2019237。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企业实际需求与毕业生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内蒙古地区旅游企业对学生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稳定性差等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包鄂城市旅游圈,紧跟内蒙古旅游发展方向,掌握“互联网+”背景下行业前沿科技,能够在旅行社、景区、酒店业,从事旅行社电子商务、计调、导游、研学旅行指导师,及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管理、景区讲解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经过几年不断的尝试与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行优化,结合内蒙古地区旅游淡旺季特点,进行“一辅助,两梯次,三阶段,四维度”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模式,学生逐步了解企业真实工作情境,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全方位地适应职业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1)。
(一)“一辅助”
“一辅助”是指旅游管理专业社团,即“Help you 旅游志愿服务”社团全程辅助实训育人过程。
“Help you 旅游志愿服务”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项目成立的社团主要是结合旅游专业特色,在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休闲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展旅游资讯、导览讲解、环境卫生整治、文明旅游宣传等活动,宣传内蒙古旅游资源,展示高职院校学生良好职业风貌,同时帮助游客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1]。
项目活动不仅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也为专业实践项目的安排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师生走出校园,走近旅游企业及旅游者,师生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既定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应对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沟通、应变能力,并且老师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此外,学院与旅游行业协会在项目和社团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开发、推广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长效化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提高志愿者的职业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提升内蒙古地区的旅游形象做出贡献。
(二)“两梯次”
“两梯次”是指校企同时进行两梯次的专业引导,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梯次相辅相成,逐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2]。
根据“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岗位要求,高校应重组教学模块,搭建能力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前两年半学年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并在每学期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利用假期旺季推荐有意愿的学生进行全真实训,最后半学年主要为校外顶岗实习。在半年的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进行综合练习和提升,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沟通礼仪、应变能力等。只有真实地面对各种问题,勤于思考并解决问题,才会印象深刻,真正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逐步形成对职业的热爱。
针对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实训课程,紧跟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根据实际需要优化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突出实践性教学,使校外教学与校内教学同步、同质、同序;注重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注重项目教学和科目课程的设计,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细化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以课程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根据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根据地方旅游企业发展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高校为适应内蒙古旅游淡旺季特点,满足内蒙古旅游企业需求,实现“旺进淡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識以及校内实训后,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不同阶段的实训实习。学校根据校企合作的具体安排,配备校内外指导教师,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为真正进入职场做好准备。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模块化、系列化和相对独立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环节根据企业需求,每年度都进行不间断的调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并根据需求来安排实训教学周及综合实训环节周。2012级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顶岗实习;2013级学生分别前往北京、鄂尔多斯皇室国际大酒店、呼和浩特等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2014级学生在呼和浩特进行1个月毕业综合实训;2015级学生在鄂尔多斯实习3周;2016级学生增加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学生在三家酒店进行校外综合实训;2017级学生在内蒙古景区校外实训16周,综合训练专业知识技能。旅游管理专业根据内蒙古地区淡旺季及企业用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式,逐步总结出适合于内蒙古地区旅游专业的校外实训模式。
(三)“三阶段”
“三阶段”是指整合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构建“基础+专项+综合”逐层递进的层次分明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完成思政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四维度教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企业用人需求[3]。
基础模块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模块相关课程,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课”;专项模块是旅游管理专业针对的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主要岗位以实践技能为核心模块的课程,辅助以专业素质拓展相关技能。例如,《蒙古语会话》《调酒》《中国茶艺》等;综合课程指的是《专业综合实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课程,学生经过顶岗实习后,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基础+专项+综合”逐层递进的模块化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打下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同时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设计专项训练,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三梯次逐层推进,紧密结合,在完成大学基本学分的前提下,紧跟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进一步推行模块化教学。根据实际需要优化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突出实践性教学,使校外教学与校内教学同步、同质、同序。在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校内外教师发挥各自优势,梳理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梳理课程体系结构,提升职业教育培养水平,形成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四)“四维度”
“四维度”是指专业人才的培养围绕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社会服务、创新创业进行全程培育,四维度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全面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施“课程思政”,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重新整合专业课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国家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旅游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重视教学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与内蒙古旅游行业协会及大型旅游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实践教学设置提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同时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构建结合专业特点并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强化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实习实训以及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举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并不少于16学时。每学期设立公益劳动周,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时间,以集体劳动为主。
(一)该模式解决了内蒙古地区旅游行业用人需求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真实的工作内容及情景,让学生毕业后立即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一辅助,两梯次,三阶段,四维度”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模式,成功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高理论及实践技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克服了内蒙古地区淡旺季时间与教学周差异性的问题。灵活的教学实训周设计,虽然给教学活动安排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但是贴近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抢抓旺季机遇,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并通过再次返回学校做毕业设计,综合提升实践技能,完成了课程教学-行业实践-综合实训-行业实践(Teach-PracticeTraining-Practice,TPTP)的循环螺旋式提升,成为用人企业欢迎的人才。
(三)逐步形成了“课程教学-行业实踐-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旅游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功能,循环递进地实现了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TPTP模式也符合学生对专业认识-提升-热爱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校内专业课掌握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行业实践中,通过校内8周的《毕业综合实训》综合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能够快速提升综合能力。
[1] 张大鹏,屈小爽,钟华.基于T-P-R-T循环路径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8):122-123,129.
[2] 郑苏丹.内蒙古自治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6):117-119,225.
[3] 于倩颖,邱学林,张俊清.高职“二元三体五导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