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琪在《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11期《劳动教育:一场基于身体的幸福创造》一文指出,劳动教育是一场基于身体的幸福创造。劳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其本应当成为“身体力行”的教育,身体成为劳动教育开展的基点所在。但是,由于人們对身体片面、狭隘的认识理解,使得劳动教育有时反而造成了“身体”之痛,遑论幸福。要想实现劳动教育的幸福创造,就应从“身”出发。
首先,需重新厘清劳动教育的全人目的,促成身体完整属性。劳动教育并非只是为“劳”的教育,而是一种整合性教育,是一种关乎人整体发展的教育。要想达成劳动教育的全人功能,要肯定学生的身体生物性、个体性以及社会性三种属性为一体的完整身体的存在与发展。其次,尊重身体发展阶段性,实现他者劳动教育的自我化。当前学生自我劳动的形成多是基于“他者”引导,虽然他者化教育是必然存在的,但也应尊重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阶段性,应鼓励学生实现他者劳动教育的自我化,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如激发身体的明确“意向性”、保持身体的“适应性”、开发身体的能动性。最后,让学生养成“习惯”的身体,实现劳动教育的日常化。劳动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形成“习惯”的身体,使其能够穿梭于日常的教育、生活之中,满足身体的社会属性发展需要,让劳动教育在社会日常中普及化、常态化,使其幸福的获得源于生活的体会。要以劳动教育的情境化带动生活化,最终实现日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