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
回顾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财政运行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多年未有。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空前,财政赤字率超3.6%、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提高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等政策有效地对冲了疫情影响,发挥了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常态,今年财政收支如何安排,向哪些领域倾斜?应对疫情的特殊举措如何退出?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国家账本”备受各界关注。
3月5日,財政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下称“预算报告”)披露了今年的财政收支安排,透露今年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重点。3月11日,预算报告已被全国人大批准。
针对2021年的财政收支形势,预算报告透露,从总体来看,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十分严峻,预算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也不容忽视。必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从财政收支“四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来看,今年“四本账”收入情况预计将出现分化。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约19.77万亿元,增长8.1%;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约9.45万亿元,增长1.1%;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约0.39万亿元,下降18.9%;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约8.92万亿元,增长23.7%。
不过,各领域财政支出增长刚性较强,全国“四本账”财政支出均继续保持增长。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1万亿元,增长1.8%(赤字35700亿元,比2020年减少19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13万亿元,增长11.2%;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26万亿元,增长4.1%;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64万亿元,增长9.6%。
数据来源:《预算报告》。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 采制中心
预算报告明确,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合理安排赤字、债务、支出规模。另一方面,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更可持续,覆盖内容很广。”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体现在今年的预算安排上,有三个特点:一是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二是与今后年份的财政政策做好衔接,留出空间;三是坚决做实化解财政风险隐患,持之以恒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防范基层“三保”支出风险,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今年的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和2019年相比,赤字总额3.57万亿元,增加了0.8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新增3.65万亿元,增加了1.5万亿元。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去年略有增加,规模超过8.3万亿元。”刘昆表示。
“2020年赤字率安排到3.6%以上,是阶段性的,今年调整安排为3.2%,也是适应和服务‘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有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这个指挥棒,权衡赤字率指标,既不需要非常时期的3.6%以上水平,又要释放积极的信号,同时为防范经济下行风险预留政策空间。今年的赤字率安排能够保证我国财政扩张是在安全线之内,而且在年度比较中,带有财政可持续的考虑。
今年财政支出如何安排?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增长1.8%,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着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资金需求,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总体安排看,2021年教育支出(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8%),文化体育与传媒、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其他支出(11.9%),农林水支出(10%)安排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中占比均达到或超过10%。
从支出政策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承担保障民生、支持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
在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财政政策今年发力明显。预算报告提出,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在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方面,预算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进出口稳定。支持健全教育、养老、医疗、育幼等政策体系,促进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提升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意愿。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增加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 “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外经贸发展资金安排117亿元,增长10.2%,促进贸易创新发展……
数据来源:《预算报告》。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 采制中心
在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预算报告提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561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在过渡期前3年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在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方面,预算报告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59亿元,增加20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等。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安排1770亿元,增长4.3%。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至4.5%,在实现省级统收统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国统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473亿元,支持地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此外,预算报告还对支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支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支持国防、外交和政法工作等作出了安排。
2020年,面对严峻形势,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公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的规模超过2.6万亿元。
预算报告明确,今年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再降低20%。
“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促进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我国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比值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占18.1%下降到2020年的占15.2%,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大对各类违规涉企收费的整治力度……刘昆表示,今年将着力完善减税降费有关政策,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各级财政部门将算大账、算长远账,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刘昆说。
预算报告明确,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也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的原则审核安排。地方财政也要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更多宝贵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根据预算报告,在实际新增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压减本级、调整结构,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83370亿元,比2020年略有增加,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
同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力求“精准滴灌”到需求终端。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我国经济恢复元气需要一个过程,财政收支的‘紧平衡状态也将持续较长时间。”张连起向《中國经济周刊》记者分析指出,2021年保持财税政策的连续性,不搞急转弯,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方面合理安排赤字、债务及支出政策,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另一方面要在促进国家战略科技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过“稳日子”、老百姓过“好日子”。
责编:姚坤 yaokun@ceweekly.cn
美编: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