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综合实践类课程建构探索
——以福清元洪高级中学为例

2021-03-22 03:12林为銮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社团校本

林为銮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为未来高考改革定了新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与途径,致力于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限性,改变“只招分,不招人”的现象,这为素质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为此,培养兴趣和特长将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校园社团和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将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普通中学都面临着新型课改的时代要求,如何适应和应对新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考量之一,尤其是对于诸如城乡接合部、农村学校等二、三类学校更是严峻的考验。在此大背景下,适时改革,大力发展综合实践类课程无疑是一个良机,也是首选之路。

一、课程实施的方案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地处福清东区城乡接合部,原是一所中等师范院校,2002 年改制为中学以来,面临着生源农村化、教师年轻化且恰逢21 世纪第一批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困难。近年来,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不断探索、思考、创新,力求在传统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学校长远发展的新模式,经过摸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模式,即兴趣小组、学校社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此模式与现阶段新课改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值得继续深入探究、思考与完善。

(一)课程设计的定位

兴趣小组活动是各学科为培养本学科专业发展人才而开设的,是由对相关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扎实学业基础的学生组成的。兴趣小组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进行拓展提高。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一方面旨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形成尊重个性、激发兴趣,重视能力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推动学生积极地展现个人兴趣与能力,在师生互动下将学生单纯的兴趣与爱好完善成为一种特长、一种能力。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主发展,在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引导下,由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通过一定形式与途径组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相对完善管理制度的学生组织,是团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以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学生社团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之余,能够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是根据高中课程方案及学校办学特色要求,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的需求,结合学校及社区各类资源、地域文化而设置的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课程,力求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开发。

(二)课程构成的内在关联

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校本课程三者各具特点但又是相互关联。三者都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所设立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都属于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和课程的设置都充分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并且与相应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关联。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辅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选用(编撰)的讲义、活动开展方式的探索等都可作为编写校本读本的材料。

为了更好地协调这三者的关系,既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又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兴趣小组、学校社团、校本课程的建设,将兴趣小组纳入学生社团,使之成为学生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校本课程建设来推动各类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在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活动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学生社团活动。

因此,这三者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构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模式,形成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活动化的一体性。

(三)课程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以校团委会、学生会管理为主体,教务处协助团委、学生会聘请教师担任社团辅导员;兴趣小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辅导员原则上兼任相应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工作。

为了推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相关机制,对课程实行评价制度,其中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社团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和考勤记录。按照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要求完成学期的相应教学任务和课程时数,对于学期课程实施的结果及时做出总结,评价课程实施结果与设立目标的实现度或者差异度,学校管理部门及时做好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工作,随时掌握课程活动的实施情况,并于课程结束后予以定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保持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一是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鼓励或者纠偏;二是对学生成果的评价。学生在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学习活动结束后要有成果的展示,成果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具体活动小组的课题特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心得、小论文、作品、竞赛、辩论等。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每个学年度学校组织开展的社团联展活动。(表1)

表1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综合实践课程评价表

(四)课程实施的保障

1.机构引领

为了保障课程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以五大中心为平台,积极探索新时期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保驾护航,出谋划策。

2.课题论证

为了确保活动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承担相应活动任务的教师对课程的设置要做充分的论证,既要确保课程的设置与课程实施的目标、学生的兴趣、教师的专长相适应,又要确保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在课程的设置和相关教材的编写上充分发挥教研组内具有学术专长教师的作用,统筹计划,分步开展,教研组长和集备组长负责具体的协调组织工作。

3.组织管理

强化各类活动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年段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宣传、管理和组织工作,及时反馈、协调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兴趣小组、学校社团和校本课程正常稳定有序地开展。

4.后勤保障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除了课程自身实施运作之外,后勤的保障也是确保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由于综合实践课自身的属性,意味着师生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必定面临着走班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教学、总务等各部门协调联动,在上课的场地、设施的配套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与保障,做到师生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保证课程实施的成效。

二、课程的开发

开展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活动,要与发挥教师特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在社团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面有较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提高课程开发能力。福清元洪高级中学以校本课程实施为主渠道,建设有特色的兴趣小组、学生社团,不断扩大师生的参与面,满足学生的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的需求,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校本课程设置原则

学校每个学科规划建设1-2 门核心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育竞赛选手,向更高层次学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调动学科组内教师的积极性,组建相对固定的优秀辅(指)导教师队伍,共同开发学科拓展提高类校本课程,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踪高(中)考及学科竞赛动向,开发(编辑)分模块(专题)的系列课程,满足一至三年级连续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力求做到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实用性的教材体系。

(二)校本学科的拓展

社团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分为学科核心校本课程和学科拓展类课程两大类,学科核心校本课程主要服务于本学科的发展,配合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具有本学科内容的鲜明特征,主要是围绕学科的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补充以及实际应用。除核心校本课程外,学校还积极引导组建受学生喜爱的社团,鼓励教师开设学生成长需求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如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创新等,可以组建(开发)关联性不强的独立的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多样化,满足各类学生需求,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校本课程科目设置

目前我校已经初步建成以下课程(如表2 部分):

参加核心课程学习的对象,采取学生自愿与教师选苗相结合为原则。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定期调整可以保证学习对象的可持续性发展,遵循起始年级宽基础、后续年级逐步优化,毕业年级精尖并具有冲刺能力的原则组建学生队伍。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虽然初成规模,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教师的课程观念有待转变

中学教师由于长期面向国家课程,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国家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并且主要针对应试教育,由此形成一种相对保守的课程观念,习惯于接受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与方案。但是校本课程等综合实践类课程是基于学校层面上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读本、教学计划与设计、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部分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的性质、含义等还不能有深刻的体会与理解,认为校本课程一定要体现专、精、尖,一定要有高深的专业理论作为积淀以及学生必须要先具备相对应的知识储备才可以开展相应的课程。这种课程观念上的误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社团、校本课程等综合实践类课程的通识培训。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综合实践课的内涵,才能够转变课程观念,也才能够真正推动综合实践课的发展。

(二)课程的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传统国家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综合实践课程除了对师生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对课程自身进行评价。目前,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刚起步阶段,虽然也设计形成一套课程评价体系,但是总体上说该评价体系还不够成熟,更多的只是对课程表面现象进行评价,缺乏课程的方案设计、内容、效果的精准评价指标,不利于课程自身的完善与延续。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个性、价值观、创新性、合作精神等具体的评价,这些不足,会造成评价真实性方面的差异。校本课程等的开发不仅要立足于学校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只有构建完善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课程长期有效的开展。

(三)国家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有待协调统一

新课改之下鼓励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并不意味着牺牲和放弃国家课程的地位与功能,相反,就目前阶段,国家课程还是学生升学的重要指导依据,因此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就是必然的,这样的现实也必定会对综合实践课程造成冲击和影响,因此,学校在设计开发校本课程等综合实践课程的时候还要更多地去关注如何将国家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更好、更进一步地协调统一起来,这也正是我们设计学科核心校本课程的初衷所在。但是,如何做得更好、更到位,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包括对国家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高考改革等全方位的把握。只有将二者更好、更科学地协调统一起来,综合实践课程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才能更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让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灵魂归属”,这是诸多学校社团共同的信念,更是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秉承的办学理念。如果你喜欢歌唱,你可以来合唱团;喜欢吉他,你可以来吉他社,寻找心灵的释放;如果你喜欢人工智能,那么欢迎来人工智能社团,感受科技的魅力;如果你喜欢摄影,你可以来摄影社,发现身边点点滴滴的美好;如果你喜欢思考,那么欢迎来奥数社,与其他学霸们一起分享解题的快乐……

总之,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性实践类课程已经成为普通中学深入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重要手段。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不仅是对学校课程结构的一种合理设计,而且有利于学校在建设特色学校的道路上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也是“未来学校”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社团校本
缤纷社团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