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青门隐壶”的创作过程

2021-03-22 09:17顾云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壶把紫砂壶紫砂

顾云峰

关于紫砂壶的发展也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一把紫砂壶不仅需要自然的外观造型,也需要更多的人文文化参与,也会有很多文人雅士加入自己的想法或书画作品,把各类传统文化都汇总好加入到紫砂文化艺术中,同时也把文化加入到紫砂设计中,创作出了这样一把别致儒雅的紫砂花器。这把“青门隐壶”从名字上看来会有一丝别样的感受,并不是这么的浅显易懂。“青门隐壶”中的“青门隐”指的是隐居,说的是秦朝的东陵侯召平在秦朝灭亡以后就隐居于长安青门外,以种瓜为业。所以后来都把“青门隐”特指隐居。唐朝王绩的《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这首诗中写道“失路青门隐,藏门白社游。”这首诗说的就是秦朝的召平。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写过一首《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的诗,里面也是又说到“青门隐”,这句诗是这么说的:“跡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所以说这把“青门隐壶”其实就是陵瓜壶,也就是南瓜,是以南瓜为创作原型创作出来的。

紫砂壶的创作题材非常丰富,设计来源当然也非常广泛,在自然界中寻求的设计灵感可以充分反映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愿望及期待的寄托。

众所周知紫砂壶的创作题材涉猎非常广泛,设计灵感亦是如此,一般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富有生活情趣和生活内涵的,都可以有一定借物抒情的作用。紫砂泥料的特殊泥性和巧妙的构思,让最后制作出来的紫砂壶造型都非常耐人寻味,非常逼真,惟妙惟肖。一把有内在独特思想的紫砂壶还拥有独具一格的外观造型才是对紫砂艺术的升华和创新。作为一名紫砂匠人每设计出一把优秀紫砂壶都是对紫砂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荣幸,传承和发扬紫砂文化始终是每一位紫砂匠人最大的心愿。

这把“青门隐壶”是一件原创作品,“青门隐壶”的整器圆润饱满,壶身精心地刻绘装饰,书法刻绘苍劲有力,飘逸凌厉,独具一派。整个壶身线条圆润流畅,壶盖是瓜炳状,叶脉藤纹逼真动人,壶身贴绘惟妙惟肖,别有一番韵味。“青门隐壶”用的是原矿青段紫砂泥制作而成的,色泽内敛温柔,质感古朴自然,赏之令人感叹称绝。作者喜欢从自然中找寻灵感,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与打磨,作者把紫砂技法、器物造型和借物抒情的这种情感进行汇总,在紫砂泥的塑造上也是将自然的魅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美轮美奂。整件作品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逍遥自在之感油然而发,趣味性十足,壶身的整体造型生动自然,完全是造化之态,壶把是南瓜藤条曲折缠绕而成,有特别强的流动之感,秋风吹过,藤叶随风摇曳,韵味十足,能够感受到田园的乐趣之感。整器观之,“青门隐壶”淡然又不失灵动,虚实的空间交错,一虚一实,形态更为逼真,饶有趣味。整壶的造型还是以南瓜为创作灵感,壶钮为瓜蒂,塑造生动形象,拿捏舒适;壶把、壶嘴都与瓜叶瓜藤紧密联系,精巧别致,非常富有创意,互相呼应。整把壶给人活灵活现的灵动感,造型别致,自然可爱,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感,给人美好的期望和愿望。壶把上的瓜藤纹理清晰可见,写意中无不透露着写实,苍老又不失精气神。壶身的刻绘书法,苍劲有力,字体浑厚有力,整器的气韵高压苍劲,让人心潮澎湃。

紫砂艺术一直都是源于自然但却又高于自然的,这句话完全适用于这把“青门隐壶”上,把南瓜用提炼取舍的手法,把最有亮点的元素融合到这把壶中,让这把壶在自然的心态中,透露出美学价值。这种田园风格和美学内涵是非常独特的,是一种贴近自然和向往自然的情感。这把壶巧妙地把实用性与美观性完美结合,甚至是形式美大于了功能美,这种对紫砂技艺的高度崇尚是紫砂艺术的精髓所在,走出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步入创新的新兴领域才是紫砂艺术以后必然的发展。

猜你喜欢
壶把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一粒珠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