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岩
(兰西县自然资源局,黑龙江 绥化 152000)
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为农村宅基地的分配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随着城乡地籍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地籍调查所涉及到的各种图件、文件、数据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农村地籍调查管理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而经济的发展,土地开发与利用都需要地籍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地籍管理数据。因此,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下,结合现阶段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地籍调查数据库就显得十分必要。GIS技术作为3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管理、处理、分析地理数据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地籍调查的效率,促进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实现农村地籍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等一系列功能,有效地提高现阶段地籍调查管理的效率。
农村地籍调查主要用于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面积、界址、位置、权属的调查。通过农村地籍调查,可以为农村地籍的权属规划,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一般来讲,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主要涉及到农村宅基地调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查,以及农村房屋调查三个方面,通过以上地籍数据的调查,建立起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分析、调用农村地籍数据的数据库。
在农村地籍调查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制度和原则,从而确保农村地籍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地籍调查的过程中,要根据宅基地相关的管理制度来选择地籍调查的方法,避免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同时也能够为农村土地交易和土地权益维护,提供基础数据保障。除此以外,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也要根据地籍调查的现实情况,科学地选择符合调查区域的调查方法,与多种地籍调查方法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地籍调查工作。对于一些可能会影响到地籍所属权人个人利益的数据调查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属划分的正确性,可以采用解析法的方法来准确的测量面积,从而为权益人个人权利提供保障。对于一些较为分散、独立的建设用地或宅基地而言,由于其调查的精度并不会真正的影响到权益人个人的权利,因此可以采用一些人力物力投资较少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调查。总而言之,农村地籍调查要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精确度为基础,确定宗地的界址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从而为土地利用调查相关工作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农村地籍调查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土地利用用途管理和土地利用产权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而言,由于调查的对象和成果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利用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现状。然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在调查的内容上存在有一定的重叠、包含部分,与此同时,由于两者所生成的数据成果相互独立,不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统一。因此,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调查内容重复或缺失的现象。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原有的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土地统一管理工作的需求,在进行土地利用和农村地籍数据管理时,缺乏一定的空间分析功能,无法为农村地籍的管理和划分提供决策支撑。而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地籍管理可以依托于3S技术,准确地获取、统计、存储、管理、应用土地利用和地籍管理数据,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地籍调查数据库,从而推动基于GIS空间分析地籍调查系统的发展,提高我国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规范地籍管理工作的内容,进一步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撑。
在基于GIS地籍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数据的入库,第二个部分是图形数据的整理,第三个部分是生成地籍调查表。在地区数据库建设之前,首先需要将农村地籍调查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通过GIS软件来建立一个地籍数据管理库。然后对格式转换后的地籍数据进行拓扑检查,在拓扑检查正确之后,要将相对应的权属信息、面积、界址点等属性信息进行挂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包括有城乡每一个宗地相应属性的信息数据库。
在地籍数据入库之前,首先要检查地籍数据的正确性,然后通过CASS软件来进行格式转换,要将不同种类的点、线、面数据转换成shp格式进行存储。为了提高数据转换效率,可以采用批量处理的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CASS软件进行shp格式转换
在数据转换完成之后,将地籍数据导入到GIS系统软件中,然后对于图形数据的属性进行检查。对于一些属性不全或缺失的图形数据而言,要通过拓扑检查(如图2所示),对于错误数据进行修正。从而确保地籍入库的数据正确性,形成图幅索引和地籍图。在对地籍数据进行拓扑检查的过程中,要通过设置相应的规则来确保图形数据的层次性,从而避免常见拓扑错误的出现。
图2 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图形拓扑检查
地籍调查表是地籍调查的重要成果和核心的部分,在生成地籍调查表的过程中,其录入和输出的操作均可以通过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内业生产软件进行(如图3所示)。当调查表中缺失相对应的图形时,可以通过调查表中收集的宗地界址信息生成相对应的图形数据,然后将图形数据纳入到图形调查表中。对于正在调查的区域而言,在进行调查表的生成时,要将原宗地号录入调查表的预编地籍号中,而更新的宗地号信息按照新编号规则录入到新的宗地号中,从而确保原数据和更新数据的链接。
图3 利用软件生成地籍调查表
在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GIS软件来实现其中的重要设计过程。对于技术流程设计而言,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的制定人员的准备软件,硬件的准备数据源的准许以及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制度,建库准备是建立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基础和前提,准备的充足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下一步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效果。第二阶段是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土地权属类型的采集,土地利用类型的采集,栅格数据的转换四个过程,其中前三个过程是数据的采集,后一过程是对于采集数据的栅格化处理,主要用于图形数据的制备和入库。第三阶段是数据的入库,首先需要将入库的数据进行分类,分为矢量数据属性,栅格数据和其他数据,在数据入库之前,要对每一种入库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可以通过CASS软件进行批量格式转换。最后阶段是成果的汇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成果,分别是生成的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和表格成果,每种成果的类型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成果汇交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GIS在地籍数据资料的预处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资料预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入库前所收集的地籍数据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对数据格式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检查,修正错误的数据。对一些遗漏或者丢失的数据,可以采取补测或者重测的方式来确保入库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地籍数据的预处理而言,需要从预处理的内容和相应原则方面来进行规范。其中在预处理的内容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检查乡邻街坊之间有没有重合的情况。其次,要检查地籍调查表填写的相关内容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地籍数据入库的相关要求。最后,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宗地或者地块而言,要将其列为争议事项,避免入库的数据出现争议或重复遗漏的问题。
从地籍资料的预处理的原则上来看,首先要遵照依据充分的原则,也就是说所收集的资料在进行预处理之前,必须要有可靠的依据来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其次,要遵循严格记录的原则,在数据预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处理的过程、结果相关的负责人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从而为地籍资料的预处理的检查和查阅提供更好的保障。最后,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地籍数据资料收集和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含糊不清,直接略过,要对有争议的地块和宗地进行备案,要对缺失、重复的地块进行实地测量,从而确保地籍数据预处理的正确性,为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以上预处理的内容,均需要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来实现,因此在资料预处理的过程中GIS的应用十分重要。
GIS在数据采集与处理中的应用,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内业的转绘,属性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补充完善,以及数据内容的检查。对于内业转绘而言,首先,需要利用CASS软件来绘制街坊线,从而生成行政区。其次,要对于调查手簿上记录的内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要对于生成的行政区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对于属性数据的采集,一般需要数据的图斑号、权属、坐落和地类编码等属性,要对于地籍数据相应的属性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挂接。对于属性数据的补充和完善而言,主要是利用GIS技术的编辑和查询功能。对于数据检查而言,主要是对生成的街坊行政区线,进行相应的拓扑检查,确保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然后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格式,导入到地籍调查数据库中。
农村地籍调查是划分农村地籍权属,更新地籍数据信息,避免地籍权属纠纷问题发生的重要工作内容。在GIS技术不断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农村地籍调查实现了数据信息化采集和管理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效率及地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为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应用支撑。本文首先对于农村地籍调查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于GIS的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过程,最后分析了GIS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从技术流程的设计、资料的预处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能够为GIS在地籍调查数据库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