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经济学:劳动者应当并可以拥有自己的经济学①

2021-03-22 03:30
劳动哲学研究 2021年0期
关键词:劳工范式经济学

劳工经济学(Labor Economics),也可以叫作劳动者经济学(Economics of la⁃borer),取其狭义,也可以叫作工人经济学(Worker Economics),与传统的劳动经济学(Labor Economics),共享同一个词组。在学科分类中,它归入广义的劳动经济学之中,可以说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一种形态,所不同的是,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劳动经济学,大都隐含或者公开从资本、资本所有者、企业家的视角出发,把劳动、劳动者设定为一个简单的生产和市场要素(劳动力),因此准确地说,这样的劳动经济学,其实应该叫作劳动力市场经济学(Labor market eco⁃nomics),而作为劳工经济学的劳动经济学,则明确地从劳工、劳动者、工人的视角出发,在价值取向、理论预设、思想资源、研究方法、逻辑构架、基本观点等方面,与主流的劳动经济学有诸多的不同。它试图建立的是一门属于劳动者(劳有)、依靠劳动者(劳治)、为了劳动者(劳享)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the labor,by the labor and for the labor)。

一、劳工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枝独秀到西方主流经济学占优势地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同时也是劳动价值论、劳动在经济学中的神圣地位被要素价值论、资本在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所取代的过程。在各门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中,资本视角、所有者经营者视角、企业家视角被大大地强化了,而劳动视角、劳动者视角、工人视角相应地被弱化或虚化了,劳动者在经济学中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劳动经济学的情况也是如此:总的来说,新古典学派劳动经济学占主导地位,而制度学派劳动经济学则鲜为人知;劳动经济学被当成一门研究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像其他经济学科一样,存在着强化企业家视角弱化劳动者视角、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劳动只是被当作客观的生产要素,当作物化的、量化的“劳动力”“生产手段”“经营成本”,而不是同时被当作劳动者和人本身,当作活生生的社会历史主体;国内数十种教材,大都是按照“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需关系—劳动时间—人力资本—工资和收入—就业和失业”这个新古典核心模型编写的,有一些也编进了工会、集体谈判、劳动关系的内容,但它们只是作为外生的经济变量、还没有作为内在的经济变量,有机地融入新古典模型中去。

我国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这种状况,并非出于偶然或学者们的主观任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符合了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要素、所有者经营者权益、企业家才能蓬勃发展以及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劳动要素、劳动者权益和劳工地位的下降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带来的好处是,经济总量迅速增长,GDP 已经雄踞世界第二;不好之处在于,劳资力量严重失衡,贫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据相关统计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95 年以来逐年下降,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降到40%以下①2010 年12 月17 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根据省际收入法GDP 构成数据,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 的比重2000 年为51.4%,2007 年为39.74%,下降了11.66 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65%~75%之间;我国基尼系数则逐年提高,1978 年为0.317,国家统计局公布基尼系数2012 年为0.474,2013 年为0.473,2014 年为0.469,2015 年为0.462,2016 年为0.465,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2010 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②西南财大再发报告:《中国基尼系数0.61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网,2012 年12 月10 日。。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为0.44,一般发达国家在0.24 到0.36 之间,美国偏高,为0.45。

可以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遭遇到的严重的瓶颈制约,已经把必须对现行人文社会科学进行结构性改造提上议程了,即把权力话语和资本话语占压倒性优势的人文社会科学改变为权力话语、资本话语、劳动话语三者之间处于结构性平衡状态的人文社会科学。这就是说,不仅要建立和发展本文所提倡的具有劳动者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劳动经济学,同时还要建立和发展具有劳动者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劳动政治学、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伦理学、劳动美学、劳动文学、劳动艺术、劳动哲学……总之,要建立和发展一个目前还相当匮乏的、能够与“权力文化”和“资本文化”相当的“劳动文化”体系,培育和发展当代中国工人的阶级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之作为精神思想文化上独立自主的社会历史主体,加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之中。

建立和发展劳工经济学,要分两步走:引进来和走出去。所谓引进来,就是把已经相当发达的各国各派经济学理论引入到劳工问题领域,运用经济学的范式、概念和方法,深入观察和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工经济生活现状,搞清楚中国工人在现行经济体制中的真实地位和状况;所谓走出去,就是要在充分吸收、消化各种经济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工人已经达到的历史高度、人力资源状况、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生存和发展需求、权利意识等,提出中国工人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劳工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针对我国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相对缺乏劳动者视角,而我国劳工研究、劳动关系研究相对缺乏经济学视角的情况,劳工经济学不仅有利于打通劳动经济学内部新古典主义流派和制度主义流派之间的隔阂,而且有利于打通整个经济学内部偏于资本视角和偏于劳动视角两类经济学之间的隔阂,还有利于打通经济学与劳动科学、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学等相邻学科之间的隔阂,从而实现经济学中企业家视角与劳动者视角、资本权益与劳动权益之间的平衡,实现范式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劳工经济学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紧迫性和时效性,那就是一般而言在整个经济学领域、特殊而言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为处于沉默和失语状态的劳动者争取话语权。人们当然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出发,维护和争取劳动者权益,但总不如从经济学尤其是劳动经济学出发来得直接和有力。如果能够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证明劳动对于整个生产经营的重大贡献而同时又缺乏剩余索取权,那就为劳资之间的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为劳动者及其工会参与国家劳动立法和劳工政策的制定等,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理据,这对于实现第一次分配的公平,在企业层面、从源头就缩小贫富两极分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目前,劳动者及其工会所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和经济学工具太少了,在与资本、政府、社会各方的博弈中显得理亏气短。如果能够以劳动者视角重构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也就意味着作为中国经济和就业第一主体的数亿劳动者,在经济学中拥有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和学术资源。

二、劳工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和基本构架

1.劳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可以界定为:

(1)对劳动价值、劳动产权、劳动管理、收入分配、工人结社与集体谈判、罢工、劳动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人力资本、团结经济与合作经济、贫困与弱势群体经济、劳动保障和福利等劳工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揭示诸种劳工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化发展趋势。

(2)分析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劳动者在各种市场主体中的弱势和优势,从劳动者权利和利益角度出发,建立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之间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关系,提出劳动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3)从劳动者视角出发,对整个经济学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提出不同于从权力、资本等其他视角出发的构想,推动人类经济生活达到自由与平等、效率与公正的更高程度的统一。

需要指出的是,劳工经济学其实与资本经济学面对的是同一个经济生活领域,只不过由于双方的价值取向与权利和利益诉求不一样,所以对这个世界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要求。劳工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否定资本视角,而是要努力与资本视角寻求交叉共识。因此,一般而言,劳工经济学也要从企业家和劳动者双重视角,从个体和集体、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劳资关系发展规律;就重点而言,劳工经济学强调劳动者视角以及集体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以平衡已经得到充分强调的企业家视角以及个体和微观层面的研究。

2.劳工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劳工经济学属于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或一种形态。凡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都属于劳动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资本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处于同一个层面,它们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支,是与理论经济学不同的应用经济学。在劳动经济学这个较大的范围内,可能出现三种不同形态的劳动经济学:一是从资本、所有者视角阐释劳动经济现象的劳动经济学,我们或者可以把它叫作劳动力经济学或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因为此种视角的经济学,把劳动和劳动者简化为劳动力;二是从劳动、劳动者视角出发阐释劳动经济现象的劳动经济学,这就是劳工经济学或劳动者经济学;三是不偏不倚的、平衡两种视角的劳动经济学,不过这几乎只存在逻辑上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但作为追求目标也许是完全必要和正当的。

在欧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传统中,并不缺乏劳动者视角及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一次劳动者视角对所有者经营者视角的颠覆,它无疑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的理论经济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广义的、理论层面上的劳动经济学和劳工经济学。至于狭义的、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的劳动经济学,既不是由古典主义也不是由新古典主义创立的,而恰好是由颇具劳动者视角的制度经济学创立的,其理论成果有《美国的劳工运动》(1886)、《劳动问题》(1905)、《行业工会和劳动问题》(1905)、《劳动立法原理》(1916)、《工业善意》(1919)、《美国劳工运动史》(四卷本,1918—1934)、《产业治理》(1924)、《劳动经济学》(1925)、《制度经济学》(1934)、《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1949)等,当时制度学派几乎独占鳌头,并且直接推动和影响了美国的劳动立法与罗斯福新政。也就是说,劳动经济学的最初形态,基本上可以界定为劳工经济学。只有到了二战以后,芝加哥学派才发起一场劳动经济学革命,逐步确立了新古典主义的主导地位。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边际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制度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西方经济学就是这样不断实现视角和范式转换,并在转换中彼此靠拢的。正如考夫曼所言,当代劳动经济学是一种“混合的实用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理论中纳入了相互依存偏好、不完全信息、企业制度及其起源等;另一方面,制度主义劳动经济学家也大量采用了新古典学派的分析技术和工具,结果,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制度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通过模型建构和经验检验,用各种方式理解经济现实,界限越来越模糊,差别越来越小了(Kauman,2006)。

对于劳动经济学中制度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两大流派的相互关系,我国一些学者也做了很好的研究。伍美云、杨河清在《劳动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变》(2015)一文中,对制度学派摩尔根的《劳动经济学》(1962)与新古典学派伊兰伯格和史密斯的《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1982)做了对比研究,指出二者在理论前提、研究方法、研究层面、研究内容上存在诸多不同。①伍美云、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 年第5 期。张金英在《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及其演进过程》(2009)一文中指出,经过几轮不同范式之间的争论,以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主流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已经进入常规、稳定、持续的发展时期,未来一段时期,将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和制度性的因素,如失业、贫困、弱势群体、人力资本、委托代理、福利制度等,这实际上是对劳动者视角和制度经济学的吸收。②张金英:《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及其演进过程》,《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 年第5 期。胡靖春在《美国劳动经济学研究两大流派述评》(2010)一文中,认为两派已经在相互促进和融合了:一是新古典理论也不得不回答制度学派提出的问题,不得不用经验的“血肉”充实其理论的“骨骼”;二是历史性研究并不与分析性研究呈对立之势,尤其是涉及经济政策问题时能够优势互补。③胡靖春:《美国劳动经济学研究两大流派述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 年第6 期。

国内外这些研究不足之处在于:

(1)没有明确指出不同经济学范式后面的视角、立场、价值观的存在,这恰好是本文首先强调的。根据康德以来主要的哲学认识论,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是带着视角、立场和价值观的。就劳动经济学而言,首先,资本、劳动,并不是纯粹的物或与人无关的客体,资本是附着于资本家、企业家的,劳动是附着于劳动者、工人的,反过来说,资本家和劳动者并不是经济范畴的被动的人格化,他们是特殊的利益主体和主动的历史创造者,所以,他们具有视角、立场、价值观迥异的经济思想,是很正常的事情;其次,劳动经济学者,或者偏向于资方,或者偏向于劳方,或者试图在劳资双方之间保持中立的(第三方如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国家公务员、社会公众代言人的)立场,这也是正常的。各种迹象表明,新古典经济学偏重于企业家视角,制度经济学偏重于劳动者视角,而这两种视角因时、因地、因事、因条件,可能是尖锐对立的,可能又是高度趋同或求同存异的。伸张和说明不同的视角和主观性,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正像哈贝马斯和罗尔斯所指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真理性,其实就是不同观点之间通过对话而形成的交叉共识,而不是由某一方独占全部的客观真理。

(2)国内外劳动经济学界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两种基本范式放在宏观的、长时段的社会历史中,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并实现两种范式的综合。虽然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开始分别吸收了对方的内容,但一则在现有的劳动经济学各部分主要内容中还没有打通、贯穿这两种范式,二则还有一些劳动经济的内容并被纳入现存的劳动经济学体系之中。劳动经济学一方面当然要把劳动力市场当作劳动与资本博弈的主要活动范围(迄今新古典主义范式占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把劳动产权、工会、劳资集体谈判、罢工、工人参与管理、劳资共决、利润分享、社会市场经济、团结合作经济、道德经济、贫困经济等内容纳入劳动经济的范畴之中(迄今制度主义范式占优势),并与劳动力市场形成相互作用。本文力图在全面比较两种范式的基础上,找到由此达彼的逻辑与现实通道。

把两种劳动经济学范式融会贯通的路径有两条:

——或者让它们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各自发挥效力和作用(比如在一级或内部劳动力市场适用效率工资、劳动力集体定价机制、利润分享,而在二级或外部劳动力市场适用供求规律、劳动力个别定价机制、边际劳动收益)。

——或者形成一系列新的、富有解释力的概念、思想、观点、判断、数学模型(比如从物质资本和简单劳动的二元对立中产生“人力资本”、从资本家和劳动者的二元对立中产生出“人力资本家”)。

当然,对新古典主义和制度学派的一种新的综合,并不等于消除了两者的所有矛盾,两者的差别和矛盾还会存在,两者都会有自己的偏重和强调,而且还会有新的差别和矛盾产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资本视角的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与劳工视角的劳动经济学(劳工经济学)还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而合作的关系之中。

3.劳工经济学的基本构架

本文的基本构架和思路是,综合研究各种劳工经济现象和形式,从劳工视角出发探索市场经济的制度、运行与发展规律,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初步建立一个劳工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图1

这个图示可以用文字说明如下:

(1)劳工经济学的理论预设或逻辑起点:社会人假设和非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范式,明显不同于新古典劳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模型。

(2)劳工经济的原初形态:原子化劳动力市场和个别化劳动关系。在此一阶段,劳动与资本处于自发、分散和随机的结合状态,劳动力价格由劳动力供求关系与劳动者和企业一对一的个别契约决定,这是劳工经济的低级形态。

(3)劳工经济的升级形态:工会化劳动力市场和集体化劳动关系。这是从19 世纪末至今的主流形态,劳资双方处于集体博弈(斗争与妥协)状态,劳动力价格主要由集体谈判确定,也就是劳动者通过争取和运用团结组织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对资本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分配权予以反制,在资本雇佣劳动范围内达成劳资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

(4)劳工经济的高级形态:劳动与资本相互雇佣以及资本劳动化和劳动资本化的各种模式(如工人参与管理、劳资共决、利润分享、劳动产权、人力资本、员工持股等)得以发展,在市场经济范畴内达到劳动与资本的双赢和融合,即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5)劳工经济的独立自主形态:团结互助合作经济、道德经济、贫困经济、弱势群体自力救济经济,作为劳动力要素配置的一种重要形态,与低级形态、升级形态、高级形态并存,至今不占主导地位,但在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6)劳工经济的宏观延展形态: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社会再分配。这是通过政府行为或第二次分配,在国家层面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和劳动者经济权益、经济安全、经济公平和生活质量的保障。

(7)劳工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市场经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趋势:通过不间断的劳工运动和劳资博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吸纳了劳工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部分要求,形成了一个新的历史合题即社会市场经济。

要完成这样一个学术工程,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难点之一是要在搞清新古典视角和范式与制度视角和范式异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取两者之长弃两者之短的视角和范式。应该说,在理论上存在这样的张力和弹性空间,但需要广泛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搜集的实证材料,确定这样一个可以综合和融通的区间和范围。比方说,关于“劳动力素质”的思想道德部分,新古典学派强调劳动者的义务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那么制度学派就可以把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劳动者之间的团结互助加进去,这样就会形成两者之间的张力并因此而重构“劳动力素质”这个概念。再如,按古典的和新古典的模型,“劳动力成本”会停留在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或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上,但是工会、集体谈判、罢工、劳工政治、劳工立法等最初属于市场外部的社会的、制度性的力量,会把效益工资、利润分享、体面劳动、生活质量、劳动安全、休闲娱乐等加入劳动力成本之中,变成市场内部要素。这是一个制度主义元素一步步市场化和新古典主义元素一步步社会化的双向过程。

难点之二是这个双向运动和综合过程不是在两种范式之间进行简单的排列或杂糅,而是要形成一种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新范式,它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在逻辑上是融会贯通而不是自相矛盾的;第二,符合经济学实证研究要求、具有现实分析和解释效力;第三,可以得到数学表达,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将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艰苦探索。

三、劳工经济学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

1.劳工经济学的视角、立场和价值观

劳工经济学的视角、立场和价值观,介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自由主义范式的劳动经济学之间。一方面,它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所存在的剥削和不公平的揭示和批判,但拒绝在当下历史条件下一举摧毁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并建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另一方面,劳工经济学也不同于传统的、西方主流的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主要是从资本和所有者视角展开其研究的。在研究方法上,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用边际决策规则来贯穿整个研究;在学术观点上,强调竞争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认为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虽然也考虑到制度性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工会、社会环境),但认为这些因素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与之不同,劳工经济学是从身处市场经济中并奋力提升其经济地位和权益的劳动者视角来展开研究的。它重视社会正义,将劳资关系的公平合理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作为重要议题,在劳动和资本斗争与合作的博弈进程中开拓劳劳合作与劳资合作的各种经济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劳动力要素的质量提升与优化配置。在劳工经济学中,劳动者是带着其全部人性、人格和社会存在投入到经济和生产过程中去的,他们的心理、伦理、政治乃至审美特性都会影响到劳动力的投入和产出。劳工经济学并不否定劳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模型,而是在这一模型中加入劳动者主体需要、人格和活动这一重要参数,甚至可以将劳动者主体需要、人格和活动作为自变量,而将其他经济要素作为因变量,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会反过来丰富和促进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2.现象学还原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所谓现象学还原,是把人们习以为常的种种区别和界分,周期性地还原到完整而变动不居的“事情本身”的存在状态,从原初的直觉出发重新审视事物各要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说,人们通常把社会生活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但如果我们进行现象学还原的话,就会意识到,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其实经济之中有政治和文化,政治之中有经济和文化,文化之中有经济和政治,因此,劳工经济问题与工人和各个社会主体之间的社会政治博弈和文化竞争息息相关,与阶级的团结、社会力量之间的对比、人们的主动抗争和积极选择息息相关,并不是由什么铁的、客观必然的外在经济规律先天地决定的。如此一来,劳工经济学就必然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不仅必须吸取上游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美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而且要吸取同一层次的劳工政治学、劳工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伦理学、劳动美学等学科的一些知识和方法。

3.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的结合

基于无数个体选择的、自发的、分散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一定是长期存在的,同时,基于工会和雇主协会的集体谈判行为,也一定会对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毋宁是相互转化的关系。由此出发,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成本收益/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抽象演绎方法,与制度主义学派的集体主义方法、历史/制度/社会综合方法和具体归纳方法,也是应该和可以结合起来的。比如,按照抽象分析方法,经济、政治、文化是三个独立的领域;按照具体综合方法,三者又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随着社会各领域的相互渗透,许多最初是外生的、“非经济”“非市场”的因素后来会变成内在的经济和市场变量。

4.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的结合

一方面,针对各种劳动经济现象进行田野调查,比如选取典型企业与典型行业了解劳资集体谈判过程中工人与雇主的利益组织化过程和策略选择,选取典型企业了解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各种模式(工人参与管理、劳资共决和利润分享、员工持股等),搞清楚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和形式的实际存在状况;另一方面,把这些劳动经济现象和形式,放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价值观、经济观之下,放在人类经济生活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趋势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指出它们的发展前途和方向。

5.定量研究和数学模型

在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提出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比如,不是把工会、集体谈判、罢工当作非经济、非市场因素放在劳动力市场外部加以论述,而是在劳动力市场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它们当成内生的劳动经济变量,求解它们在整个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作用度和比重。

猜你喜欢
劳工范式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简明经济学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