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南部新城翔安西路(畅通路)设计要点分析

2021-03-22 08:47林秋亮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廊新城海绵

林秋亮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0 引言

城市新城区开发建设,需要有先行道路设计施工,为避免反复施工浪费,新城建设中的先行道路设计,需超前规划,合理布设,合理设计,结合当下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设计,本文以城市主干路(厦门翔安西路)为例,阐述新城主干路设计理念及设计特点,希望能为后续新城开发建设提供参考案例。

1 工程案例

随着厦门市建设海湾型城市步伐的加快,处于厦门市岛外的翔安区、海沧区、同安区等迅速成为开发的热点。为进一步加快翔安南部新城的建设,结合翔安隧道通车的良好契机,翔安即将启动翔安新城核心区的建设。翔安西路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部新城核心区,西起翔安南路,往东与新城中路、洪钟大道、双浦路、后浦路等主干路交叉,终点位于与翔安东路交叉口,为城市主干路(畅通路),红线宽度为60m,双向10车道布设,设计时速为60km/h,道路总长7175.899m。断面布置形式60m=2.0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7m(辅道)+4.5m(侧分带)+11.5m(机动车道)+2m(中分带)+11.5m(机动车道)+4.5m(侧分带)+7m(辅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2.0m(人行道)。

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三座下穿通道,分别长471、440、425m;一座跨港汊水系桥,全长1155m;一条综合管廊,长2500m,双仓断面5.1m×2.8m,一条电力隧道,长1150m,断面1.7m×2.7m;两条缆线沟,长1276m,北侧断面2m×1.2m,南侧断面1.8m×1.2m;

其他:四座人行地道;

交通工程、管线综合、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2 设计特点

翔安西路位于厦门市重点开发新区翔安南部新城的中心,是一条兼具交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城市主干道,同时也是重要的市政管线载体。该项目设计采取了“畅通路”交通组织方式,解决快速交通和片区服务双重交通功能;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遵循生态自然的工程设计;布置综合管廊,提高重要管线安全性,减少道路反复开挖,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并应用了预制拼装工艺。可以说,该项目是一条综合运用创新理念,技术工艺(设计建设时)的典型的城市干道[1]。

主要设计特点有:

2.1 “畅通路”交通组织

通过对规划路网与交通预测模型分析,翔安西路交通需求具有中长距离出行为主,到发与转换需求大且分散,远期公交、步行、自行车需求大,总体交通量偏大等特征。因此本项目采取了“畅通路”的交通组织方式。

“畅通路”是指主干道方向不受信号灯控制,但达不到快速路标准的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运行速度低于但接近快速路,片区服务、占地、造价上则更接近于主干路。

具体方案布置上,道路断面布置主车道、辅路(满足远期公交专用道布置),独立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主线与被交路分离,满足主车流快速通行,提高通行能力需求,辅道与被交路平交,实现交通转换、慢行过街等需求;主辅出入口布置满足周边地块快速进出需求。本项目与主干路衔接处均采用主线下穿、辅道交通信号灯控制形式的交通组织方式。其中翔安西路主线双向6 车道采用框架涵下穿新城中路、洪钟大道和双浦路,再采用跨线桥上跨海头路、后浦路。其中与洪钟大道交叉采用洪钟大道上跨,翔安西路主线下穿及地面层平交三层立交方案以确保翔安西路及洪钟大道主车流的畅通[2]。

2.2 综合管廊试点项目

2015年厦门市入选住建部首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该项目为试点项目之一。

该项目位于新城核心位置,同时是重要交通干道,避免管线敷设时序不一和维修更换造成道路反复开挖对城市品质和交通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该项目还是翔安新机场片区重要的自来水、高压电力等管线的主要通道,从确保重要管线安全的角度,建设综合管廊也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立足规划、着眼长远、统筹建设、经济合理”的原则,统一综合管廊选型和建设标准,推进综合管廊规划与市政建设规划相协调,加强综合管廊建设全过程质量管控,进一步提高管廊建设质量和运维管理水平。

该设计过程首先与规划充分对接,从建设和造价角度反馈管廊的布置和规模,确定实施方案等。本着因地制宜,适当预留的原则,本项目管廊布置:

2.2.1 洪钟大道至双浦路段设单舱2.8×2.6 的管廊,纳入给水、再生水、通信、10kV 电力管线,后因浦园变电站出线走向调整,增加1.7×2.7 的高压电力隧道;电力隧道由洪钟大道往东先行布置在翔安西路南侧,过了洪钟大道下穿通道U 型槽的抗浮桩后横穿至翔安西路北侧,与北侧综合管廊市政仓并行至双浦路东侧。

2.2.2 双浦路至翔安东路段设双舱5.1×2.8 的管廊:双浦路口单舱综合管廊及高压电力隧道在双浦路东侧合并成双舱综合管廊,双舱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北侧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终点处和翔安东路已设计综合管廊衔接。双浦路至翔安东路段,综合管廊断面尺寸为5.1m×2.8m,采用双舱形式,其中,布置在综合管廊市政舱内的管线有给水管管径DN600、再生水管(DN300)、信息管(12 孔,含电信管、交通电缆及有线电视电缆)、12 孔10kV 电力等。布置在高压电力舱内的管线有3+1 回110kV 高压电缆及管廊自用电力管线[3]。

管廊设计积极响应国家推广装配式建筑政策,倡议并根据工期投资要求,采用了标准段预制拼装、节点现浇的施工方法。预制段采用柔性接口管节拼装工艺,断面为带管座的圆拱形,工厂化、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钢筋加工、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在工厂基本以自动化完成(类似管道),现场施工工序少,基本由机械完成,大大减少了粉尘噪音对环境影响,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施工方便快速、质量有保证。预制管节之间采用承插式双胶圈止水密封接口,可在拼装后进行接头渗漏检测,日后一旦出现渗漏可在双胶圈内灌注密封材料。该预制拼装工艺在项目中实施效果良好。

2.3 “海绵城市”试点项目

2015年厦门入选住建部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该项目为试点项目之一。

该项目在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进行设计,项目组开展了大量的学习、调查、研究工作,为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该项目运用低影响开发建设理念,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4]。

该道路海绵方案围绕厦门翔安新城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综合运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路缘石开口等措施来对翔安西路进行改造,使其在雨水径流量控制和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得到有效提高,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具体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其中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将侧分带设计成下凹绿地,通过路缘石开口,将机动车道雨水径流引至下凹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带采用下凹绿地,跨线桥高架下设置雨水储罐及生物滞留带,道路退线外绿地采用植草沟或雨水花园。人行道及辅道雨水先排至下凹绿地后再溢流排至雨水主管;高架桥面雨水汇水先排入雨水储罐经调蓄、过滤、净化后回用于市政用水,多余雨水溢流排至雨水主管;远期道路退线外绿地设置植草沟或雨水花园,收集周边雨水汇水,并溢流排至雨水主管,通过“蓄、滞、净、排、用”综合作用,起到海绵城市效应。建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了75%的目标要求,实现了“小雨不湿鞋、中雨无积水、大雨无内涝”的预期效果。

景观方面树池设置为生态树池;将侧分带进行下凹式处理;桥下大片绿地设计成为植生滞留带,退线边侧设计下凹式植草沟,退线内每隔200m 设置雨水花园。综合考虑最长水淹时间及干旱时间,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选择既耐水淹同时能耐干旱的植物品种。在充分保证植物能够应对各种生存条件的同时兼顾植物搭配所产生的美化功能。

该项目的成功实践和一些具体做法,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具体运用积累了经验。根据包括该项目在内的试点项目的实践经验,厦门海绵试点编制了《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导则》《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等指导性文件,为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运用发挥了作用。

3 结语

由本文可知,厦门翔安西路设计采用了“畅通路”的交通组织形式,布设了综合管廊,运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一条综合运用创新理念、技术工艺(设计建设时)的典型的城市干道,是一条新城建设中先行主干路,希望为后续其他新城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管廊新城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综合管廊热力舱的设计要点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玉树新城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珠江新城夜璀璨
探讨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