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璞
(固原市公路勘测设计院,宁夏固原756000)
由于农村村落较为分散,导致其普通公路的分散性较强,在线长和面广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农村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其整体的设计和关键技术方面都有着较强的难度和挑战性,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农村公路其功能、特点及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重点评估农村地区居民分散情况、现有交通状况及居民出行特点等。
普通农村公路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环境当中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讲,不同的地质结构、地势地貌、水文条件乃至气候条件,都会给公路施工带来影响。所以,在普通农村公路改扩建过程当中,必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满足改扩建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施工对农村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的改扩建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土地资源使用率的最大化控制,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章制度有序开展,既要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及降低施工的成本,以合理的成本投入来创造出最大的农村经济价值,以此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工程建设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做到平衡与兼顾,以此来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的支持和保障[1]。
在对农村公路进行改扩建设计之初,必须要制定合理经济可行的规划方案、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需要将农村公路主架结构作为基本依托,结合国家关于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和技术等级要求来进行科学化设计。设计人员可以将规划方案分为近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并通过分段设计来进行近期规划方案,逐步完成长期规划方案,进而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制定严格的改扩建设计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的主要原因在于使农村公路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使改扩建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资源浪费及破坏,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行质量,从而保证通行安全[2]。
农村普通公路改扩建设计当中,还必须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尤其要注意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并结合国家节能降耗及降本增效的发展要求,基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做好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农村公路改扩建设计时,针对农村公路改扩建项目所处地点实际环境、地理条件、地质条件、生态水平进行仔细的勘查和考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以最小的土地资源实现公路功能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普通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有序进行,同时还要在施工过程当中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施工,保证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做到节约土地资源。
任何地区的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都应当坚持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将目光放长远,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扩建、改建计划。需要结合当地政府对农村建设基本要求,从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地方政府将经济引导规模化、细致化发展,充分体现出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这样可以具体体现农村公路改扩建意义,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经济。
2.1.1 改扩建路面设计时,一般能够根据原有路面状况的调查和评估结果,进行路面损坏分析,分段拟定路面处治方案。但针对旧路病害的处治由于缺乏准确的判别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造成施工现场难以正确判断路面处治方案。
2.1.2 早期,较多城镇原路面基层下有较厚的砂石材料,单纯地路面处治后进行加铺设计,导致路面标高抬高,不利于两侧居民的出行。
2.1.3 旧路面各结构层再生处置方法设计不合理,尤其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充分分析集中再生利用与就地再生利用的适用条件,提高路面处治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2.2.1 一般旧路经过多年使用后,路面病害较为复杂,可能不同路段路面结构强度相差较大,若均采用同一种加铺结构设计,则加铺路段改建后的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相差较大,可能造成部分路段强度富余较多,而部分路段结构偏危险。这种路面结构设计保守,且未能充分针对旧路状况进行加铺设计,针对性不强,使得公路使用寿命不长,增加后期公路养护和大修的费用。
2.2.2 “白加黑”是目前旧路改造常见的处治方式,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路面基层,极易产生反射裂缝,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后期养护及处治难度加大。
2.2.3 加铺结构基层设计通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类半刚性基层材料,结合实际工程调研结果,这种加铺结构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尤其针对特重交通等级路段。
在进行普通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线选线过程当中,根据地形要尽量选择平直的路段,并针对各种指标进行有效的合理调节,在满足安全、舒适的驾驶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和规划公路走向及线型。由于农村公路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存在大量的弯道,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科学理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加上实验论证,确保弯道曲线及组合形式符合专业要求。其中,要最大程度地控制平曲线之间的长度,并采用同向平曲线及反向平曲线来进行线形设计,同时要灵活地结合不同线形。根据路段的实际要求来进行线形的布设,在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基础上,实现对旧有路线的改进,针对旧有路段的实际地形线条要予以科学的调整,如果无法进行合理的调整,就需要进行改线处理。在对路线进行定线处理时,则要重视对农村公路的旧路路基进行充分的分析,如果旧路工程现状能够满足基本公路建设要求和区域交通规划需求,则应当尽量在旧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建,减少不必要的填挖、植被破坏、耕地占用等问题。
在涉及路基加宽改建的工程内容方面,需要考虑新旧路基之间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重点防治裂缝病害。为此,在工程设计及论证环节,应对原有公路拼宽的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避免新旧路基之间产生沉降、裂缝、塌陷等病害,从而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因此在布线时应以“宁挖勿填”为原则,往靠山、靠坡的方向加宽,针对靠崖、沟的部分进行加固,而不是填埋加宽,从而出现高填方,对路基稳定造成影响;其次,为保证旧路施工质量,要先基于现场勘察报告,对加宽部位的路基进行处理,按照科学的工艺方法挖掘台阶、做好软土处理、铺设土工格栅等,再分层回填,使用压路机及人工碾压的方式进行压实,且保证每一层压实度都达到要求。
在针对路基的排水设计方面,要结合现场的地势地貌、地表水和地下水文特征、气候特征等,结合引流、截水、降水等方式,形成多元一体的排水系统。同时遵循少占地、环境保护原则。以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为例,首先要考虑湿陷性黄土地质的强度问题,湿陷性黄土承载力低,且含水量较大,容易发生路基部分产生裂缝和塌陷。其次要注意路基部分的承载强度设计,根据原有路基部分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固处理和设计选择。对于原有较为稳固的路基可以按照正常标准予以设计施工,而湿陷性较大的部分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用夯实法、换填法、灌注法等进行处理,提高路基部分的强度。再次是采用加固措施,如采用固土法,设置防水土流失加固设施进行路基部分的加固处理。
在进行普通农村公路扩建工程的设计当中,应当重视对旧路工程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通过全面分析和科学处理,减少工程垃圾的产出、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态资源浪费和节省工程造价。因此,在设计旧路面改建方案时要针对旧路路面不同材料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利用,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为例,农村普通公路旧有混凝土面板强度较高,通常在该基底上直接摊铺沥青混料,可以达到施工要求。但是需要注意沥青摊铺后的反射裂缝风险,这就需要能够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旧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尤其要做好旧混凝土路面的处置,要设计中间应力吸收层,达到优化沥青层性能的目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沥青层厚度进行科学控制,一方面要收集旧有路面修建和养护相关的数据资料,对旧有路面进行损坏程度的评估和调查评定,结合评定结果,对损坏程度进行分类,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完成后混凝土板板脚弯沉应不大于0.14mm,相邻板块之间的弯沉应不大于0.06mm。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针对处理完成的旧混凝土路面,应当结合现代工艺加设橡胶应力吸收层,厚度通常为1cm 左右。同时在路面接缝处设置聚酯玻纤布,也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的抗应力能力。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普通农村公路的改扩建工程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包括农村的环境、经济建设水平、人口分布和交通便利性等多个因素进行仔细的考量,尤其要能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在对农村普通公路进行改扩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改扩建的重视,为了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