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支撑

2021-03-22 22:21冯凯
关键词:国家治理中华文化现代化

摘要: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七部分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国家治理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国家治理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论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这种文化就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凸显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国家治理革故鼎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共识,丰富了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国家治理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国家治理;文化优势;现代化;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1)06-0007-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的哲学研究(18BKS065);2020年度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马克思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QNSK202003)

作者简介:冯凯(1994-),男,山东济宁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Cultural Suppor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FENG Kai

(School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is discussedand the internal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is clarified in the seventh part of 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several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uphold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support of culture,this culture is a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ooted in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used in 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provided a rich historical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governance and it highlight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Revolutionary culture has provided a powerful spiritual impetu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promote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has provided profound value consensu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enriched the Chinese wisdom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governance.

Key words:national governance;cultural advantage;modernization;chinese culture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文化始终作为一种内在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百年征程中,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构成了文化最深层的结构。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并取得历史性胜利的根脉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详细论述,阐明了其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41。这份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首先,阐明了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流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形态——革命文化;最后,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凸显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国家治理革故鼎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共识,丰富了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党始终坚持批判性继承,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3]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始终高度重视文化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里的指导地位,重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资源,推动形成更有生机活力的国家治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力量。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时性视角看,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中华民族产生了许多具有我国特点的国家制度和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举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道德教化”的德治观念、“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等思想、“选贤举能”的贤能政治、“亲仁善邻”的和平理念等都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涵养,不仅丰富了国家治理的经验,而且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5]。毋庸置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可以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内在力量,进而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提供支撑。我们也要看到,中华文化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需要不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融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之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来源。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是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体现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凝结着人类最深沉的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奋斗中积累起来的内在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中华儿女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的精神动力,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掘文化优势有助于激发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利用。国家治理体系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内蕴着兼收并蓄的创造性、协和万邦的包容性、与时俱进的继承性、开放融合的超越性,能够不断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促进文化优势与制度优势融合创新,共同发展。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体现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往过程中平等相待、相互借鉴,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资源。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在实践中锻造而成的基础性力量,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初,党就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育。新时代,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文化理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形成具有独特文化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充分依靠文化的凝聚作用,凸显文化的引领作用。总之,在国家治理方面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为国家治理注入文化优势,二者同向同行,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孕育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脉所系。

二、革命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443。毛泽东从列宁的思想中汲取了斗争精神、反抗精神和批判精神,结合中国现实指出:“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7]708武装起了革命文化,党带领人民拿起了这一理论武器,勇敢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有力推动了革命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会通融合、交流对话提供了现实可能。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是激励中华儿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屈抗争、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继承发展了革命文化,并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天,革命文化也必然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革命文化能够汇聚起广大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合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衷心拥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根本性变革,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完成了“三大改造”,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无不彰显出革命文化的巨大价值。人民既是文化生产和创造的主体,又是文化消费和共享的主体。面对当前国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通过弘扬革命文化为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实践提供动力。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顺利实现下一阶段“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2]28的美好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以革命文化武装人民,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继续发扬艰苦奮斗的精神。发展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但只要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另一方面,革命文化能够激发起广大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创造性、主动性。马克思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主张通过发挥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在实践中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善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创造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改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今天,网络化、信息化程度逐步加深,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人民能够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因此,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广大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其一,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建设提高文化建设覆盖率,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其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8]336,网络空间是大家共同的精神领地,属于公共文化空间,要加强监管,推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平台。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更加有序的网络空间,共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

可以看出,革命文化的时代性出场拯救了自近代以来中华文化面临的危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来源。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科学对待革命文化,从中汲取文化养分,就一定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共识

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了革命文化,在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丰富发展了其内涵。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其广阔的历史视野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起了深厚的价值共识。

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着人民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追求。历史上,我国曾创造了一系列国家治理制度,形成了独特的国家治理体系。近代以来闭关锁国造成了严重的制度危机。面对这种局面,各阶层代表人士先后探索建立各式各样的国家制度,寻求建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被搬上历史舞台,代议制、多党制开始尝试,但这些制度都因为不符合我国国情逐渐被时代抛弃。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得到继承和发扬,推动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起了全体中华儿女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提高了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主动性,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新时代,要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感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进而汇聚成共同的价值共识。当今,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筑牢全民族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土壤,汇聚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 把制度效能转化为治理能力, 紧盯目标, 接续努力,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懈奋斗。

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就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党不断结合历史条件的变化推进国家治理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始终重视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从多个方面推动国家治理不断向前发展:培养“四有”公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人才保障,为国家治理提供各方面人才;“三个面向”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方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提升了国家治理的境界。从民族层面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凝结着中华儿女的价值共识,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更好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独立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达了中国国家治理的理念,有助于在国与国的交往中铸就坚实的立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达中国国家治理的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国家治理的贡献,有助于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

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顺应历史潮流,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不断取得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朝着什么样目标迈进都是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中国、贡献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以一系列论断深刻回答了这些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的理论,以文化建设助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因此,与时俱进推动国家治理创新发展,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国家治理发展。

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最坚强的政治保障,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就能顺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凸显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国家治理革故鼎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共识,丰富了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實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我们认为,要把握文化面向时代的重要使命,深刻领悟文化优势源于党的坚强领导这一根本出发点,更好彰显文化的功能,发挥文化优势,不断开掘蕴含于其中的治理智慧、治理方法、治理思路,稳步提升治理能力。在奋力夺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胜利的征程中,坚持和发挥文化优势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彰显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21-07-02(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1(2).

[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N].人民日报,2020-09-30(1).

[6]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徐其清,范君]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中华文化现代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边疆治理现代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