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临床疗效

2021-03-19 09:20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北京102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射频脉冲腰椎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 (北京 102300)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射频热凝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下肢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以下肢痛为主的FBS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射频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功能障碍程度(OD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联合对以下肢痛为主的FBSS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主要包括腰痛以及下肢痛等,多由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等原因所引起[1]。往常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这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若患者的疼痛、障碍程度较严重,保守治疗仅能作为辅助治疗[2]。近几年,我国的医疗技术不断在进步,射频治疗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以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最为常见。射频疗法属于微创治疗法,同时还具有便宜、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射频热凝联合脉冲射频治疗FBSS下肢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2例以下肢痛为主的FBSS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32~72岁,平均(51.22±3.65)岁,病程1~14个月,平均(7.14±0.25)个月;观察组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2~70岁,平均(51.14±3.62)岁,病程1~15个月,平均(7.21±0.22)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①近期接受腰椎手术的患者;②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③保守治疗无效者。排除标准:①脊柱存在畸形的患者;②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R-2000B温控射频热凝仪对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治疗,确认患者的疼痛区域后,为患者注射1mg/kg左右的丙泊酚,将其作为负荷剂量,并在CT引导下穿刺射频针。将仪器调节为连续射频模式,依次从80°C、85°C热凝对患者进行二个周期的治疗、从90°C对患者行四个周期治疗。拔出穿刺针后还需采用敷料敷贴。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脉冲射频治疗。将R-2000B温控射频热凝仪调节为脉冲射频模式,询问患者的受累神经下肢支配区是否感受到麻木,若患者自诉感受到麻木,则采用42°C、3mA电流、2Hz频率、20ms脉宽对患者实施四个周期的脉冲射频,时间约为5min。拔针后采取敷料敷贴的方式。

一个疗程为10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并在治疗后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改良的Macnab评估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疼痛感完全消失,肢体功能、运功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疼痛基本消失,日常可进行较轻松的工作;无效:疼痛感未消失,无法工作。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量表(ODI)对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分,其中VAS量表分值为0~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其中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ODI量表的测评维度主要包括疼痛、日常活动能力、站立以及行走等9项,量表总分值为45分,分数与功能障碍程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s),χ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s,分)

表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OD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6.14±1.24 3.47±0.54 33.14±2.54 25.32±2.46观察组 31 6.31±1.21 1.21±0.16 33.26±2.16 12.36±2.14 t 0.23 7.13 0.08 8.78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近几年,以下肢痛为主的FBSS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瘢痕组织硬化、突发复发等因素相关,病变期间患者的下肢多会出现持续性疼痛的状况,治疗不及时极易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

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是临床中常见的微创治疗方法,均具有损伤小、副作用小等特点,是目前临床治疗FBSS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对下肢痛的FBSS患者进行治疗,前者主要通过射频治疗仪所产生的高频率无线电波在患者的疼痛部位直接发挥作用,使其内部的水分子能够通过共振的方式产生热能,从而起到促进突出物收缩和气化的作用,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局部的血运,最终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的目的[4]。后者主要通过刺激下肢神经支配区的方式,使其麻木,以此来达到改善疼痛的目的。利用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联合对下肢痛的FBSS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协同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射频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加快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速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5]。本文观察组在采用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该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于下肢痛的FBSS患者而言,利用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对其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其疼痛程度,还能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治疗效果较为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射频热凝与脉冲射频对以下肢痛为主的FBSS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加快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速度,治疗效果较为良好。

猜你喜欢
射频脉冲腰椎
脉冲离散Ginzburg-Landau方程组的统计解及其极限行为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上下解反向的脉冲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