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810000)谢添慧 熊向菁 王青海 李俊娟
耳鸣是对自身或外界声源的异常感知,分为主观耳鸣和客观耳鸣[1]。据相关报告美国60岁及以上有31.34%的人有过耳鸣现象,我国耳鸣发病率约10%,其中有5%的患者选择医院就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30%[2][3]。耳鸣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耳鸣的发生是由于耳蜗损伤影响神经电活动,通过外周听觉通路影响了皮层兴奋性的抑制作用,进而导致大脑中枢听觉系统出现了神经电活动异常兴奋的现象,患者因此出现耳鸣症状[3]。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为持续耳鸣导致心理精神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对生活和工作带了极大影响[4]。本研究以老年耳鸣患者为研究人群,旨在分析老年耳鸣焦虑、抑郁的关联性。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耳鸣患者9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发病时间1个月到数年不等。对所有患者于医院进行常规听力检查、并进行影像学检查(CT、颅脑MRI)排除客观性耳鸣。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调查者经过统一培训规范采集患者病史,患者在同质化的指导下完成焦虑、抑郁量表。采集内容:患者性别,耳鸣持续时间,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对纳入研究序列的所有患者进行听力学特征检查(如耳鸣方向、耳鸣响度、耳鸣音调种类和听力损伤)。
1.3 评价指标
1.3.1 听力学特征检查指标 ①耳鸣方向:患者单侧耳鸣即为测试耳;双侧耳鸣以耳鸣严重一侧为测试耳。②耳鸣响度:单耳响度平衡法,在患者已测的耳鸣匹配频率上给听阈上5dB让患者感受是否与耳鸣声音一致,以1dB作为一档反复进行增减声音强度,直到患者感觉此声音强度与耳鸣强度相当,记录声音强度减去纯音听力阈值即为耳鸣的响度。③听力损伤测定:按照听力损失分级标准,依据纯音测听曲线,轻度:26~40dB HL、中度 41~60dB HL、重度61~80dB HL、极重度>80dB HL听力损失。
1.3.2 焦虑、抑郁评分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每项采用0~4级进行评分,标准分为20项得分相加×1.25即最后得分,≥50分为焦虑、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越严重。
1.4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将对老年耳鸣患者基本情况、听力学特征与焦虑、抑郁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老年耳鸣患者一般情况与焦虑、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附表2 老年耳鸣患者听力学特征与焦虑、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附表3 老年耳鸣患者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附表4 老年耳鸣患者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2.1 老年耳鸣患者焦虑、抑郁基本情况 90例耳鸣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单纯焦虑者21例(23.3%),单纯抑郁者19例(21.1%),合并焦虑及抑郁者18例(20.00%)。
2.2 老年耳鸣患者基本情况、听力学特征与焦虑、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对老年耳鸣患者基本情况、听力学特征与焦虑、抑郁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发病时间、耳鸣侧别、耳鸣响度、听力下降与SAS评分存在差别(P <0.05)。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耳鸣音调种类与SAS评分无相关(P>0.05)。性别、发病时间、耳鸣响度、 听力下降与SDS评分存在差别(P <0.05),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耳鸣侧别、耳鸣音调种类与SDS评分无相关(P >0.05)。见附表1、2。
2.3 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多因素分析 将与SAS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发病时间、耳鸣侧别、耳鸣响度、听力下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耳鸣响度影响焦虑评分;将与SDS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发病时间、耳鸣响度、听力下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耳鸣响度影响抑郁评分。见附表3、4。
耳鸣的发生是局部亦或是全身疾病的伴随症状,是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病症之一,国外报道耳鸣发生率约7%~20%,其中4%~5%的患者因出现严重症状才选择前往医院就诊治疗,有2%~5%的患者因耳鸣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0.5%~1%的患者因耳鸣自我怀疑致残,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达33%的人有过耳鸣情况。国内相关报道,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30%的人群患有耳鸣,老年人群成为耳鸣患者最需要关注的人群之一[5]。耳鸣的发生对老年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影响,久而久之,耳鸣持续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耳鸣引起焦虑、抑郁的原因相关研究也有证实其间存在一定的“负反馈环路”,耳鸣和焦虑、抑郁的发生存在共同神经通路,对应的神经区域会通过边缘系统调节情绪,耳鸣伴随的负性情绪在神经边缘系统的参与下增强了皮质下听觉系统对耳鸣信号的反应,进而形成“负反馈环路”的恶性循环。了解老年患者耳鸣发病的因素可从预防角度有效防止耳鸣发生,进而采取针对性治疗。
本研究中,9 0 例耳鸣患者中,单纯焦虑者21例(23.3%),单纯抑郁者19例(2 1.1%),合并焦虑及抑郁者1 8 例(20.00%),提示老年耳鸣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已较为常见。相关研究认为,伴随年龄增长个体自我情绪逐渐有效控制,抑郁情绪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6]。本研究经过多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耳鸣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高于男性患者,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这也充分说明耳鸣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刺激在不同性别的患者中表现不同。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伴随年龄增长,其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加之女性患者脑结构及认知模式的差异导致其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也更易敏感,进而对耳鸣的耐受程度也有一定差异[7]。
本研究结果中发现,耳鸣响度也是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耳鸣高响度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中低响度组患者,这也说明了除本身可能存在病理基础外,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更容易导致患者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也充分提示医务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外,应进行外因的辅助治疗降低耳鸣响度,如掩蔽治疗或药物治疗,进行提高患者对耳鸣响度耐受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8]。本研究中也发现,老年耳鸣患者发病时间与焦虑、抑郁无明显相关,可能是因为耳鸣本身发生后就伴有不良情绪,是一直伴随状态,且听力下降程度也不能反映老年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更不能反映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本研究通过分析90例老年耳鸣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发现性别、耳鸣响度作为老年耳鸣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考虑本研究样本量低,不能全面反映老年耳鸣患者发生负面情绪的相关因素,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以便作出更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