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全龄友好的健康社区
特邀组稿人:袁 媛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 副院长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诉求不断增多;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对后疫情时代居民健康的高度重视。我国非常重视健康目标的顶层战略布局和自上而下的层级传导,并在基层社区予以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后,上海、广州等城市先行作出响应,明确提出以健康社区为抓手,建设健康城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逐步落实国家健康目标。
健康社区内涵经历3方面发展:一是多维健康,包括居民的身心健康维度及和谐的社会环境维度;二是整体健康,从个体健康层面拓展至社区整体健康层面;三是协作治理,除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外,更加注重社区内外部行动者参与营造、协同治理。健康社区实践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如美国“健康城区”框架重视全民健康;英国的健康社区营造强调了全面社区参与,即保证所有群体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能充分表达需求;奥地利、澳大利亚的健康社区关注女性的社区需求。健康社区营造更需要关注儿童、老年人和女性等社区空间使用主体的特殊健康需求,引导其参与社区规划与治理,并为其营造健康的社区环境,真正实现健康社区以人为本、全人群友好、全民共建共享。
本期主题为“全龄友好的健康社区”,全龄友好体现包容性思想,即面向全人群健康需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社区实证,探讨健康社区营造策略,以及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健康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基于社区空间使用主体和弱势群体友好视角,探讨健康社区规划研究对于丰富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理论具有重要价值;推动全人群充分参与社区治理与运营,使所有社区居民平等地享受健康社区环境与服务,体现了社区规划与治理的人文情怀,对于国家健康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其中,3篇论文结合国内外先进案例,分别探讨了老年人、儿童和女性友好的健康社区规划和营造策略。《老年友好的健康社区营造: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参与主体、运行机制、营造策略3方面的国际实践经验,对我国老年友好的健康社区营造提出建议。《基于儿童友好的健康社区营造策略研究》从儿童健康需求出发,在政策、文化、空间、机制4个维度总结了儿童友好型健康社区的营造策略。《基于女性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研究》剖析女性健康的社区需求,从社区空间规划、社区服务与治理、社区规划机制3方面提出促进女性健康的规划策略。
3篇论文立足于全龄友好视角开展国内城市健康社区实证研究。《寒地城市儿童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研究》结合寒地城市儿童健康的需求和影响因素,以及国际实践经验,提出社区空间环境提升和人文环境治理两方面策略。《老幼友好视角下的健康社区微改造策略研究——以广州市三眼井社区为例》分析老幼群体健康、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总结老幼友好社区空间的5大特征,剖析老旧小区微改造中的老幼友好设计思路,阐释微改造及后续维护实施机制,为促进居民健康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新视角。《全龄友好社区的“场景化”设计策略研究——以中部某市老旧小区连片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场景化”设计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性,对中观以下尺度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更新类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健康不平等的社区治理应对思考——基于英国的分析》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英国健康不平等的现象及社区治理策略,提出法制先行、政策优化、多元参与、精细管理4点优化建议,为完善我国健康社区规划、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健康不平等提供借鉴。
本期主题栏目给读者带来全龄友好的健康社区规划的国内外经验和实证研究案例,在快速城市化向高质量城镇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期待同行能够积极推进国内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适合中国城市的健康社区规划理论、技术方法和治理模式,为全球健康社区研究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