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性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研究*

2021-03-19 09:52仲绍明CHENZheZHONGShaomingYUANYuanLITao
上海城市规划 2021年1期
关键词:设施空间社区

陈 哲 仲绍明 袁 媛 李 涛 CHEN Zhe, ZHONG Shaoming, YUAN Yuan, LI Tao

0 引言

社区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及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在引导个体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居民获得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强调要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目前健康社区规划主要研究儿童[2]、老人[3]等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而女性作为社区生活的核心主体之一,其特殊的健康需要以及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社区规划促进女性健康等议题尚未得到关注。女性在家庭中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往往大于男性,社区环境对女性的影响也更大。这就要求城市居住区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共空间规划、生活出行等方面要考虑性别差异。因此,有必要引入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健康社区规划,在分析女性特殊健康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健康社区的营造经验,提出基于女性友好的健康社区规划对策,以期为健康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1 女性与健康社区规划

1.1 女性主义视角的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和建设长期主要由男性控制,忽视女性差异化需求,给女性带来许多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及负面影响[4]。女性主义空间研究指出,空间平等是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平等,城市建设必须与性别差异相联系[5]81。在此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城市空间设计由追求空间的一致性向建立以差异性为基础的空间转变,从女性特殊性需求出发进行规划设计。西方规划学界在女性住房[6]、女性行为空间特征[7]、女性环境感知和表达[8]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国内规划领域对女性权益的关注研究呈现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既有研究包括性别空间、女性行为和规划理论革新等部分。性别空间方面,以台湾“性别与空间”研究室为代表,在女性生活空间[9]、女性居住空间[10]50等方面展开探索;女性行为研究包括女性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研究[11]、出行行为[12]及休闲行为[13];规划理论研究通过分析乡村城市规划理念与建设方法中的问题,阐明女性主义的重要价值,呼吁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多关注女性和女性主义[5]82。

1.2 女性健康与社区规划

女性健康问题一直是健康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涵盖基于性别差异的健康公平性问题、女性健康的城乡和地区差异、预期寿命、死亡率和某种疾病的性别差异等方向[14]。在社区层面,既有研究揭示了社区质量有差别地影响男女健康水平,社区家庭环境和便利设施对女性健康更为重要[15];女性更易受到社区软性服务质量的影响,对邻里支持和人际交往网络的依赖性更高[16]。

“全龄友好社区”指尽可能为每位居民提供住房、公共服务设施、户外环境等共享空间,使居民可以获得健康、福祉和公众参与机会的社区[17],其体现包容性的设计原则,是面向社区所有群体的规划[18]28。相关研究多从老年人及儿童适宜的社区空间[19]出发,聚焦社区规划的政策目标[20]、适老化和适幼化的环境设计[21]、公共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18]29等。相比较而言,对女性群体的研究不足。女性作为社区生活核心主体之一,其健康水平深刻影响着家庭的健康水平。因此,从性别差异视角研究健康问题,促进女性居民健康生活,是城市规划领域需面对的挑战,构建以女性友好为导向的健康社区是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的关键切入点之一。

2 促进女性健康的社区需求分析

女性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同时拥有积极的社会参与,结合女性社区生活实际情况,从社区物质空间和社区服务系统两方面分析女性健康发展需求及其作用机制。

2.1 社区物质空间

(1)满足女性休闲需求的公共空间

社区公共空间是女性开展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男性与女性具有不同的行为偏好,女性更加偏爱休闲安静的行为方式,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空间,更加亲近自然[22]。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女性通常承担较多的家庭琐事,休闲时间比男性少,也比较零碎和低质量[23]。因此,女性更加关注居住地周边、可达性高的绿地,以及社区内促进交往、提供休闲的公共空间。

(2)面向女性运动的健体设施

缺乏康体活动是21世纪最大的健康问题[24]。社区内健身空间为居民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但其设施配备主要面向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的需求,对女性健体需求缺乏针对性考虑。女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较喜欢运动量小、具有节奏感的运动项目[25]。因此建议社区增设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满足女性运动需要,建设女性体育健身中心为瑜伽、跳绳、健美操等活动提供空间,满足女性多样化的健体需求。

(3)提供人身安全保障的安保设施

空间的安全感知对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于男性[26],受先天生理因素限制,女性在体力上弱于男性,更容易遭受抢劫、骚扰等暴力行为,在城市空间中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威胁。旧城建筑密度大、设施陈旧、缺乏物业管理等问题造成社会治安相对较差,对在此居住的女性形成安全隐患[27],进而影响女性出行意愿和居住体验。

(4)便捷的道路系统

便捷的交通为女性提供了产前保健、上班和接送子女上下学的条件[28]。在社区生活圈中,女性普遍希望能方便快捷地完成接送儿童、购买生活物资、人际交往等多种活动,同时出行方式多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29]54。这要求社区道路人行道和车行道分离,并保障道路平坦,同时需要充足的照明保障夜间视线与出行安全。

2.2 社区服务系统

(1)疏解女性负担的家庭服务业

大部分女性在职场工作之余仍需兼顾幼儿看护、学龄儿童上下学、老人看护等事项,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社区中完善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幼儿看护服务、病患看护服务等家庭服务业为减轻女性家庭生活负担提供了选择。

(2)面向女性的社区医疗服务

针对女性健康问题设立的医疗场所在城市和住区内十分缺乏,社区医疗设施仅限于提供常见病治疗或儿童疫苗接种等服务[10]49,因此社区医疗需增设女性健康咨询和保健等体现女性关爱的服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原居养老(aging in place)成为主要养老模式,社区养老需求增加,老年女性身体、心理和护理需求均高于男性[30],为保障老年女性身体健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亟需提高。

(3)增强社区归属感的社区活动

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也是城市居民进行人际交往、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载体,因此健康社区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举办女性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可以满足女性健康知识需求,增强健康意识;积极的社会参与和充足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提高女性的精神健康水平;及时的心理健康干预、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可以促进女性参与社会交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3 女性健康需求的作用机制

图1 女性健康需求及作用机制Fig.1 Women's health need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图2 “女性工作城市”社区建筑的灵活平面布局示意图Fig.2 Flexible layout of community buildings in Women-Work-City

社区物质空间上,环境优美、可达性高的社区公共空间可以促进女性出行与休闲活动的开展;设施配备完整、可利用性高的健体设施为女性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条件;坚实、可信赖的安保设施和安保服务可提高女性居住安全感和幸福感;道路网络的合理组织和无障碍设计可增强女性外出积极性,便利女性生活。

社区服务系统中,幼儿看护、老人照护、家庭保洁等家庭服务可以解决生活中大小杂事,减轻职场女性负担,依托社区商业和医疗服务建设母婴交流社群平台可为女性产后保健和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引导;面向女性健康的医疗服务将降低女性外出就医成本,通过设置专业化医疗科室和定期检查、回访等方式拓宽老年女性社区就医渠道,为其提供健康关怀;举办女性健康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女性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对失业、贫困女性的帮扶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其生活状况,体现特殊群体关爱,同时以女性为主体举办社区文娱活动,能够促进邻里交往,增强归属感(见图1)。

3 女性健康导向的社区建设案例

3.1 维也纳“女性工作城”——“性别化”住宅内外空间

1990年起,维也纳开始推行“性别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理念,目标是让不同性别群体都能平等地获取城市资源。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维也纳城市规划开展了60余个试点项目,将女性的日常生活需求与利益纳入规划主流思想。性别平等观念已经成为一种重塑城市的新力量。

(1)建设满足女性多样需求的居住空间

“女性工作城”是一个完全由女性规划的社区,内含357个单元,集中反映了女性对居住建筑的需求。建筑师通过设置宽阔的楼梯间、可灵活变换的建筑平面来为女性提供更多元的社交活动空间,并鼓励邻里间跨年龄的互动(见图2);此外,为了方便母亲们看护自己的孩子,大部分建筑的高度被限制在3层及以下,且每个楼层都设有婴儿车存放处,以期为女性提供最大的便利[31]。

(2)构建女童友好的社区公园

为鼓励女孩更广泛、更舒适地使用社区公园,规划师对“女性工作城市”片区内的两个公园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幅增加社区公园内的排球场和羽毛球场,以此来削弱男孩通过占据篮球场而形成的主导地位,促进女孩的体育锻炼;同时,在体育场地的周边增设了可供女孩休息、观察和聊天的专门区域,并通过改善照明、拓宽行人道等手段提高安全感,从而鼓励她们进行更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见图3)。

(3)鼓励居民参与公共空间规划

在“性别主流化”规划的每个试点项目开始前,有关人员都会收集详细的调查数据以制定不同人群使用公共空间的模式。通常而言,女性填写问卷的时间远大于男性。由于女性在活动时考虑的因素更多,如安全性、照顾老幼的便捷性、设施的便利性等,她们更易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产生焦虑感。基于2002年至2006年的调查,“女性工作城”针对引起焦虑感的26种因素做出了相应的环境改造对策,包括改善街道照明促进女性出行安全、拓宽人行道以更好地满足婴儿车和轮椅的出行需求、新增休憩设施缓解女性出行疲劳等,总体收效良好。

图3 将更多休憩设施引入公园可以增加女孩对公共空间的参与Fig.3 Increasing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in parks can improve girl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spaces

3.2 阿伯费尔迪公园女性板球运动场——设计女性友好环境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一项关于妇女和儿童进行体育运动和娱乐的调查显示,女性在体育设施和娱乐设施的利用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维多利亚州体育协会指出有必要公平地为女性提供高质量的体育及娱乐设施,为妇女和儿童提供更多运动和娱乐机会[32]。在此背景下,穆利谷市(Moonee Valley City)于2016年建成的阿伯费尔迪公园女性板球运动场设计充分考虑了女性友好的设计要点。

(1)女性友好的空间营造

秉持一致性及公平性原则,公共空间的设施规划要求增加女性友好设计元素并采取多用途设计,促进多类型人群共享设施和灵活使用。在设施配备上,增加男女通用的淋浴和洗手间设施,配备婴儿室和儿童游乐场所。在建筑设计上,配备电梯和内外楼梯,便捷出行;采用可持续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和人体损害;使用木材和再生材料,融入周边自然景区。在通用便利设施中,混合使用棕色、黄色和绿色主体,使空间保持中性色彩,激发人们的幸福感与活力。

(2)完善的女性参与机制

为确保女性友好空间营造真正贴合女性使用者的健康需求,维多利亚州体育协会在规划工作中增加项目团队成员的女性比例,联合设计公司共同成立项目控制组,主导整个咨询流程。一方面,注重识别运动场的女性参与者和试用者等多元主体,并选出一定数量的女性代表参与项目研讨;另一方面,将设计顾问团队纳入咨询流程中,以提供专业支持。项目控制组通过组织开展多次研讨会充分咨询女性使用者的需求,最终形成的概念规划需由女性代表签字后才能进入详细规划阶段(见图4),由此构建全流程的女性参与机制。

3.3 巴塞罗那“性别平等计划”与超级街区改造——满足女性出行需求

女性倾向选择“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其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频率均高于男性[29]53。但是当城市意图通过规划设计推广公共交通时,相关决策者却经常忽略女性需求。为全面提升女性的出行体验,巴塞罗那政府推出“性别平等计划”,将性别观点融入规划实践。

(1)引入性别指标,针对性改善公共交通

“性别平等计划”从制度层面反映性别观点,编写尊重性别差异的城市引导手册,主动为政府技术人员和执行人员组织性别视角的技能培训,并就多个改造项目起草了性别标准。巴塞罗那市规划部门和交通部门自2016年起开始按照性别分类收集市民的交通数据,以更好地了解女性的出行行为和需求[33](见图5)。结果显示,女性出行更多是出于家庭和照护相关原因,通常采取短途多次的方式,时间上集中在11: 00—14: 00和16: 00—20: 00。基于此,巴塞罗那市政府适当调整了城市公交网络的时间和频次,同时在每个公交车站增加照明,为夜间出行的女性提供安全保障。

(2)超级街区改造,释放公共空间

超速驾驶的汽车、狭窄的人行道及对出行安全的担忧给女性带来负面的出行体验。巴塞罗那将9个普通街区整合成一个大型的“超级街区”单元,内部可通行的车道数变更为一条,只允许车辆以10 km/h的速度低速通过,不仅提升了街道的安全性,还将城市公共空间从机动车使用中释放出来,为女性及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步行、休闲、运动、购物等活动提供优质环境(见图6)。同时,对于女性呼声最高的长椅,“超级街区”规划设计方案采取了多元化的布局方式,使其成为女性在社区中新的社交空间。

3.4 南通市北濠东村社区—— 提供多元健康服务

北濠东村社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共有超过3 200名妇女和1 000名儿童。为调动广大女性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北濠东村社区自2010年起为社区的妇女儿童开展了多项“亲情”服务,从实际需求出发,为女性提供多维度的健康支持[34]。

(1)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妇女居家养老提供保障

北濠东村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为社区内70岁以上老年妇女和残疾妇女建立了健康档案,不仅可以及时提供健康生活指导,也便于社区医生定期回访,为她们进行体检和康复训练。社区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站,给老年妇女发放“便民卡”,通过拨打便民卡上的热线电话,她们可以得到购物、水电维修、订餐等服务。

(2)依托社团组织为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图4 女性参与咨询流程图Fig.4 Women's participation consultation flowchart

图5 巴塞罗那性别化交通出行数据Fig.5 Excerpt from Barcelona's gender- disaggregated transport data

在多维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北濠东村社区十分重视妇女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等第三方组织进驻,定期为妇女儿童提供各类心理咨询服务。同时,社区还积极为女性参与社区活动搭建平台,组建合唱团、舞蹈队、花鼓队、民乐队等10多个社区组织,挖掘有特长的女性成为社团领头人,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东村之夏文艺演出”“青少年才艺展”和“妇女儿童趣味运动会”等多元活动。

(3)逐步完善困难女性帮扶机制

北濠东村社区近年来与街道劳动保障所紧密合作,逐步完善了社区劳动保障站,为失业妇女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岗位招聘信息。为帮助社区内的贫困妇女群体,北濠东村社区还设立了慈善超市,定期向困难家庭发放帮扶物资,使女性群体的扶贫工作得到更长效的保障。

以女性健康为导向的社区规划核心是从女性需求出发,通过政府部门、规划师、社区组织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方合作,从空间和服务两方面入手,解决女性社区生活中面临的身体和心理两个维度的健康问题,并引导女性参与健康社区建设。空间上,重点关注女性经常使用的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社区公共空间和道路空间;其中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灵活使用增加居住便利性;社区公共空间贯彻公平性原则增设面向女性的体育锻炼设施,道路空间注重安全性设计并丰富使用功能。服务上,社区组织的健康帮扶对女性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进驻为女性提供专业服务,很大程度上减轻女性负担;丰富的社区活动促进女性参与,增强女性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女性心理健康。此外,全面提高女性在规划过程中的参与和话语权,规划决策面向女性需求,促进女性由社区规划的对象向社区规划的参与者转变。

4 女性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

健康社区具有社会公正特征,社区规划决策需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35],但社区规划建设往往缺乏对女性的人文关怀。结合上述女性健康的社区规划经验,发现面向女性的社区规划应从性别差异化需求出发,考虑女性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及社会交往需求,通过对社区物质空间的营造和提供多元健康服务,满足女性健康生活需求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基于此,以下从社区空间规划、社区服务与治理以及女性健康社区运行机制3方面分析女性健康导向的健康社区营造策略。

4.1 社区空间规划

(1)便利健全的公共空间

面向女性健康的公共空间应具备安全性、便利性特点。首先,完善社区公共空间的安全设施并提供充足的夜间照明,利用景观小品、栏杆、半透明围墙等具有隔离功能的景观要素增强休憩空间的安全感。其次,增设哺乳空间等女性友好服务设施以满足哺乳期女性的特殊需求;利用边缘空间营造休息场所及一定数量的半开放空间;通过绿化和道路分隔社区广场,避免不同人群开展活动的冲突。此外,女性常常承担陪同照顾老人及儿童的责任,还应注意保障不同人群活动场所间充分的视线交互。

(2)组织合理的社区道路

道路网络采用格网式设计,减少环绕和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女性进行不同活动所需横向宽度存在差异,维也纳性别敏感性城市规划(gender-sensitive urban planning)中的一项研究显示,携带两个购物袋的女性所需横向宽度约90 cm,携带一名儿童和一辆婴儿车的女性所需宽度约140 cm,并排行走的两人所需宽度约为200 cm。因此社区人行道需结合女性日常出行路线进行规划改造。道路铺设宜使用摩擦力大的材料,同时避免过多的凹凸卡住女性鞋跟。此外,考虑到使用购物车、婴儿车、轮椅等设施,人行道需进行无障碍设计。

公共交通是女性外出的首选,可以适度增加公交路网密度,将部分公交线路延伸至小区内部,设置合适的公交站点,使女性出行更便利。

(3)严格配置的安全防卫设施

女性需要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首先,完善社区安全设施,安排相关人员定期检修社区电路,防止线路老化导致的安全事故;社区照明设施和电子监控设施需配备到位,全方位保障社区内部安全。其次,加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安保教育和安保队伍素质培训,条件较好的社区可采用住区智能安全系统设计,提高社区安全服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最后,社区规划设计时,规划师应以长远的眼光合理规划社区布局,满足社区不断发展的安全需要。

(4)健康的居住空间

面向女性健康的居住空间需要将住宅功能和居住体验相结合,在住宅内外环境、交往空间等方面体现女性关怀。住宅地面、楼梯、电梯采用防滑设计,定期检查防火设施以满足女性安全诉求;设计良好的照明和开阔的视野以迎合女性对通透环境的追求;采取分区明晰、动线简洁的功能空间布局以提高女性居住舒适度;扩大楼梯出入口,形成共享空间,存放儿童玩具车和老人轮椅,增加女性居住便捷性。住宅内部增设交往空间以满足女性日常情感交流需要,如在特定楼层利用楼梯平台设置休憩空间,促进居民沟通。

4.2 社区服务与治理

(1)家庭服务业

家庭服务业是解决女性家庭生活后顾之忧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家政服务、幼儿托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家庭服务业可以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疏解女性繁重的生活负担。目前家庭服务业仍存在较大缺口,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人员良莠不齐,因此需要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场所,引入大型家庭服务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在社区内设立家庭服务站点,同时在政策层面鼓励家庭服务机构与社区组织加强合作,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

(2)社区卫生服务

相较于城市大型综合医院,老年女性更愿意在社区接受医疗服务[36]。社区医疗设施应增开面向小区内部的出入口,避免增加就医距离和安全隐患。社区医疗服务以疾病预防和常见疾病治疗等基础性服务为主,需增设面向女性的服务,如妇科、保健科等专业科室。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女性进行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医疗跟踪服务,满足女性多方面的健康需求。

(3)社区妇女自治组织

图6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改造示意图Fig.6 Superblock reform in Barcelona

图7 女性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协作机制Fig.7 The collaborative planning mechanism of women's healthoriented community

女性不仅是社区服务的对象、社区空间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社区的建设者。建设女性友好的健康社区,需要社区女性成员的积极参与。女性对长期居住的社区具有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宣传、科普和线下活动等形式提高女性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增加业主委员会中女性成员数量,强化女性对物业公司的监督权;鼓励女性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形成女性掌握核心话语权的社区自治组织;积极举办健康社区活动,实现女性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治理。

4.3 多元主体协作的运行机制

女性健康社区规划参与主体分为核心参与主体和外部支持主体两个层面。核心参与主体包括社区组织、规划师、服务机构及女性居民。社区组织是社区女性健康服务的基础平台,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在社区弱势群体帮扶、健康理念宣传、健康知识科普及社区女性维权等事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组织以女性成员为主,促进女性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其社区归属感。规划师作为智囊团,通过扎实的调查和增加团队中女性成员数量等方式,切身体会女性社区生活中所面临的健康束缚。社区提供场所吸引服务机构入驻,为女性提供专业和高质量的服务,并与社区组织和规划师沟通互助,策划以健康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女性居民是健康社区建设的核心主体,首先需要增强自身的健康生活意识,提高身体及心理健康素质,其次需要提高主人翁意识,积极表达自身诉求、反馈意见。

外部支持主体包括政府和市场。政府在健康社区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形成面向女性健康的规划总体思路和框架,通过政策扶持和直接提供资金援助等方式提供支持。市场为女性健康社区建设注入资本,提供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并从中获取收益;市场还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部分资金援助,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见图7)。

5 结语

女性作为社区生活核心主体之一,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构建以女性友好为导向的健康社区是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综述女性主义城市规划研究,分析女性独特的健康需求,引入国内外相关案例,提取其中女性导向的健康社区建设经验,从社区空间规划、社区服务与治理,以及女性健康导向社区规划运行机制3个维度提出策略。社区空间规划应从公共设施、社区道路、安全防卫设施及居住空间4个环节创建健康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服务和治理层面应从家庭服务业和社区卫生两方面着手,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并通过鼓励女性自治,营造积极和谐的社区氛围;女性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应围绕女性健康需求,形成政府牵头,市场、规划师、基层社区组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格局。

女性构成群体复杂,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存在差异。未来可进一步细分女性群体,通过实证研究调查,更富针对性地探究基于女性健康的社区规划,总结形成完善的女性健康社区营造机制。

猜你喜欢
设施空间社区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