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江,曹灵红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自贡 643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可导致多器官损伤,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达50%,患者预后极差,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2],多项研究显示,有效的早期治疗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如早期液体复苏可减少其病死率和并发症[3,4]。但常规的容量评估在大量补液过程中难以准确评估补液体积,易导致急性肺水肿和腹腔内压力升高,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监测(pluse indicator cong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能适时精准地监测血流动力学、胸腔血容量及血管外肺水变化,近年来在SAP等危重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报道逐渐增多,取得较好疗效[5,6]。研究显示SAP患者常表现为肠黏膜屏障受损,而早期肠内营养可刺激小肠黏膜生长,逐渐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肠道粘膜屏障的稳定性,阻止肠道菌群易位,保障肠道中固有菌群正常繁殖,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恢复[7~9]。但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联合肠内营养用于治疗SAP的研究未见报道,我院开展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联合肠内营养应用于SAP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救治的SAP患者120 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 SAP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②自身免疫疾病;③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恶性肿瘤者。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43.65±6.09)岁。根据是否行肠内营养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资料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导泻、灌肠、吸氧、呼吸支持、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质子泵抑制剂以及生长抑素。
1.2.1对照组 进行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具体操作步骤为:收治后马上进行 PiCCO 监测,于颈内或锁骨下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同时将动脉导管置入股动脉,连接 PiCCO 监测仪,准确记录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指数(C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等监测参数,每6 h进行一次数据采集,依据上述参数选择合理的补液方案和相关治疗[10]。复苏目标值:① CI>3.0 L/(min·m2),ITBI>850 ml/m2或GEDI>700 ml/m2,且EVLWI<10 ml/kg;②平均动脉压≥65 mmHg;③尿量≥0.5 ml/(kg·h)。两组均治疗持续1周。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肠内营养,具体方法为:于入院后 24 h 用肠内营养乳剂(TPF-D)(商品名:瑞代,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131215)进行肠内营养,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首先空肠营养管滴注37 ℃ 生理盐水500 ml,使肠道逐渐适应,然后给予瑞代20~30 ml/h 匀速滴注,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调节速度至50~80 ml/h,持续输注1周。
1.3 观察指标①症状缓解:记录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同时通过急性生理性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估预后情况:6分及以下表示预后较好,7~12 分表示预后一般,13分及以上分表示预后较差。② 营养状况:检测患者营养前和营养结束时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淀粉酶情况。③记录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④炎症反应:检测患者营养前和营养结束时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上述指标采用718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⑤预后:随访三个月,记录患者胰周感染、假性囊肿、二重感染和死亡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分析所得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均明显短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d)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干预后两组ALB、TP均明显增加,血清淀粉酶、WBC、CRP、IL-10和TNF-α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假性囊肿、胰周感染、二重感染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n(%)]
SAP患者病情严重且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SAP患者发病初期机体内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迅速丢失大量有效循环血容量,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未及时扩容纠正其低血容量,则会进一步导致多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需要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11],尤其是在液体复苏早期救治阶段及时准确的监测尤为重要[12]。液体复苏过程中容量过负荷会稀释血液,干扰机体酸碱平衡,诱发酸中毒,造成凝血功能紊乱,减弱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组织间液体集聚,终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若液体输入不足,则会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急性肾损伤,微循环障碍,加剧全身炎症反应,加速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从而增加SAP患者的病死率及胰腺坏死率[13]。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既能发现在液体复苏过程中的容量不足,又能避免液体复苏过度。PiCCO作为新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能实时准确地监测机体的血管外肺水、血容量、心肌收缩力、血管通透性等指标,且不易受体位、机械通气等因素的影响[14,15]。魏旭升等[16]研究发现 PiCCO 监测下的液体复苏有助于提高SAP患者疗效,能及时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PiCCO 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虽然能有效控制SAP病情,但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作用有限。SAP在多种炎性介导及细胞因子的应激作用下大幅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机体氧耗增加,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广泛用于治疗SAP[17]。本研究证实 PiCCO 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联合肠内营养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和营养状态,协调患者肠道中菌群失衡现象,改善肠道黏膜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分泌炎性因子,防止细菌易位,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此外,SAP患者胰周感染、假性囊肿、二重感染及死亡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观察组可以更好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改善预后的临床价值。但本研究治疗时间较短,且为单中心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因此在今后临床中尚需进行多中心,时间跨度更长的临床研究,用于指导临床。
综上所述,PiCCO 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联合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反应和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