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响应理论视角下地震科普知识传播策略研究

2021-03-19 05:32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灾害

吴 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认知与响应理论概述

1.1 认知和响应概念

灾害认知(Disastera Wareness)指“民众对产生灾害的原因、灾害具有的风险和能够减少的灾害暴露与降低灾害脆弱性的行动(个人的和集体的)等内容的了解程度”。灾害响应(Disaster Response)指“人员和组织机构通过系统运用,将现有的技术和资源调度处理灾害”。

1.2 地震认知和响应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随着民众灾害认知与响应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相关议题和文献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灾害认知方面,风险感知能力的提升势在必行,经过多位研究学者的不断探索,风险感知主要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风险文化理论”、“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和“心理测量范式”。风险感知不同流派之间经过长时间的融合与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对风险感知的认识,充分了解了风险感知对灾害认知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开始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当前我国对认知与响应理论的研究,仍然处于持续的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灾害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服务政府,帮助政府制定出合理的防灾、减灾政策,始终坚持以防灾对策制定、救灾行动需求为导向,针对基层民众和现实社会的需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以下真实案例进行探讨:

经过唐山大地震之后,国内的许多灾害研究专家,开始将研究目光放在灾后的救援与重建上,为了在短时间内恢复地震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忽视了人民群众本身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相关教育工作的展开,近年来,普通民众灾害问题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涉及到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等众多研究领域。例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学者,针对灾后的群体心理应激反应,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应激反应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和干预政策。与此同时,人类学、民族学的专家学者,针对地区性知识教育重要性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民众在应对灾害和本土化灾害治理的过程中,地方性知识能够起到的作用。公共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区域政府灾害应对能力和普通民众灾害响应能力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自然领域的专家学者,密切关注了普通群众的灾害认知与响应行为,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普通民众对灾害风险的感知能力、灾害过程中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行为、灾害谣言问题、灾害教育问题。例如:2008年苏筠详细分析了长江流域,普通民众的水灾防范意识和灾害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开展的防灾减灾行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由于普通民众对防洪工程的信任,当地的普通民众洪水风险意识严重不足,导致民众洪水灾害防范水平较低;2008年周旗和郁耀闯针对陕西山区,普通民众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灾害的防灾减灾行为调查研究,提出了虽然普通民众的灾害防范意识较强,但防灾减灾的相关政策和实际活动较为欠缺;2014年陈容对汶川地震都江堰灾区的普通民众防震减灾认知和能力展开了全面调查,最终提出了大多数普通民众都具备一定的减灾意识,但仍然存在一部分青少年群众,对地震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存在着侥幸心理;2015年张英多个地区的灾害教育情况展开了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学校灾害教育中,教师对灾害教育所具有的安全价值表示认同,但很少开展相关教学工作;2015年于博然对全年网络提出的自然灾害谣言展开了全面分析,结合谣言所对应的事件内容,从灾害发生的季节、地区,以及灾害的危害程度等方面将谣言归类,设计出了谣言模拟生成系统。

2.民众防震减灾认知状况分析

结合2019年王亚敏针对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情况调查数据,得知将近90%的学生会主动关注地震问题,并且有69.49%的学生认同地震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这一调查结果表面了学生对防震减灾的内容十分关注,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但大多数学生对防震减灾的知识只了解一些系统内容,存在着灾害认识不足的问题。结合学生防震减灾技能水平得出结论,将近45.34%的学生不具有震后自救的能力,30.5%的同学甚至不了解避震的主要规则。小学定期举行的地震逃生演习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脚步杂乱,楼梯间推搡等问题,还有一些同学不重视演习,彼此打打闹闹、找不到逃生区域。学校防震演习结果不理想,存在侥幸心理,将防震演习的流程当成儿戏。地震逃生演习活动无法引起学生重视。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 ,常常是应付上级检查,而非真正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蓝姝(2016)开展大学生地震预警认知调查,得出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地震预警概念掌握水平较高,对地震事业的认可度较高、对地震预警专业技术人员的信任程度高,但对地震预警相关事物兴趣低、关注程度低,对地震预警系统风险的可接受度及自救能力偏低。除继续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外,开展地震预警专项科普宣传、增强大学生个体应对地震的能力、改进科普宣传工作模式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民众防震减灾认知状况与学历、年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相关性较强,重形式轻实践现象较严重,对地震等灾害的破坏性认知较深刻,但自救技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对防震减灾信息关注度较低。

3.基于认知与响应理论的科普知识传播策略

3.1 挖掘不同年龄段人群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地震知识传播方式

地震科普知识传播方式要依据传播对象人群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来设计,比如针对中小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较少,用说道理的方式是很难让他们理解地震知识的,可以开发出他们喜欢看的动漫或小游戏等情景互动方式,来传递地震知识。

比如,可以尝试在芜湖市地震局官网中“地震科普”栏目下,增加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地震避险在线小游戏。《地震避险》在线小游戏,可以模拟地震来临情景,测试同学们该如何避险,通过点击躲藏地点等方式,游戏会提示这样躲藏是否正确,该如何正确避险的地震知识,形象而生动,容易让中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地震避险知识。

3.2 重视地震避险演习实操技能,将地震避险演习纳入入学军训考核

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高校都有地震避险演习教育活动,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地震避险演习效果不够理想,走过场应付检查现象较突出,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地震避险演习中参与者们嘻哈打闹现象屡见不鲜,对地震避险演习的意义认识不足。要切实提高提升地震演习效果,提升地震避险技能,才能在地震真正来临时,做到有序逃生,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一是建议地震避险演习纳入入学军训考核中,提高地震避险演习的重视程度;二是增加地震避险演习时长,要分步骤讲解好地震避险演习的操作要领,让学生们切实掌握好避险操作步骤和流程,做到不慌不乱、有序避险;三是及时检测地震避险演习的效果,比如在局部或某个班级,突然发布地震信息,检验同学们平时训练的地震避险演习效果,记录他们的避险路径,总结得失。为了避免因慌乱发生跳楼逃生和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建议在一楼教室等开阔场所进行突发性检验。

3.3 进一步完善芜湖市地震局、科技馆等地震科普设施及场地,提升地震科普部门接纳能力

目前,芜湖市地震局、科技馆等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场所还不够宽敞,现场接纳能力比较有限。地震情景模拟设施(地震体验馆)数量较少,地震科普知识传播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许多市民、尤其是学生群体难有机会体验地震真实情景,市民对地震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认知”层面,一旦地震真的来临,势必会惊慌失措,极有可能会严重偏离平时地震避险演练时的避险操作流程。

因此,建议增加地震情景模拟设施(地震体验馆)数量和场地,让更多的市民、尤其是学生群体能身临其境感受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对地震理论知识能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市民、尤其是学生群体地震避险意识和能力。

3.4 地震局联合教育局等部门成立地震避险教育联盟,地震避险教育从小抓起,建立规范的地震避险教育机制

地震知识以传播推广为主,未能形成规范的教育模式,虽然各中小学、大学每年都在实施地震避险演习,但演习效果如何,参与者是否掌握了地震避险技能,并没有进行规范的考核和测试。建议地震局联合教育局等部门制定规范的地震避险教育机制,把地震避险知识学习与日常急救常识等上升到课堂(体育)教学高度,建立学习打卡制度。比如以芜湖市为例,每位中小学生每年至少到科技馆地震情景体验馆打卡一次,每年年终期末考试时要进行地震避险知识测试,作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内容之一。

3.5 招募明星、网红等人员作为地震避险知识传播形象代言人,提高地震科普知识传播互动性和影响力

明星、网红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一些追星族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名人的动态。明星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公众平台中有较高的关注度,发起的每一个话题都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明星粉丝基数大、受关注程度高,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明星转发或撰写有关此事件的内容往往会得到众多粉丝的转发、回复、点赞等。如网红薇娅的粉丝数量超过1千万,明星杨幂粉丝数量超过1亿,中国地震台粉丝数量仅34万。而且,网红或明星发布的一次微博的阅读数和点赞量常常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而地震局发布的微博的阅读数大概是数百甚至是两位数,差距太悬殊。若能招募明星、网红作为地震避险知识传播形象代言人,哪怕一年只发布一次地震知识的微博,也能传递给上千万人观看、互动和学习。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灾害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一种新型折页式防震锤
基于语义分割和空间上下文信息的防震锤识别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灾害肆虐
多星联动紧急服务地震灾害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