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攀:以一技之能摘星星的人

2021-03-18 03:31刘博文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世赛大赛青春

刘博文

2019年8月27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落下帷幕。22岁的梁攀代表中国队夺得电子技术项目冠军,为中国实现了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

从前在工地搬砖守夜、在餐厅做服务员传菜,在每一个辛苦打工却不知前路的时刻,他总会在心里问自己:“我的未来在哪儿?”如今站在电子技术项目的世界第一梯队里,梁攀的未来徐徐展开。

指尖:焊接、编程和金牌

世界技能大赛赛制严格,每个国家每个项目只能派出一名参赛选手,且年龄不能超过22岁。种子选手要经历校、市、省、国家层层筛选,从开始备赛到最终进入世界技能大赛赛场,这个过程要持续两年的时间,这需要选手不仅拥有冠绝全国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

2015年11月,18岁的梁攀第一次代表学校比赛,顺利入选重庆集训队,2016年入选国家集训队,但最终止步当届世赛征程。梁攀坦言那时在编程方面尚有短板。2018年6月,梁攀以第一名的成绩再次入选国家队,后来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赛电子技术项目的门票。

提前大约一周到达喀山,梁攀每天将床头柜当凳子,把20厘米宽的窗台当作操作台,给自己进行了一周的“赛前适应训练”。正式比赛第一天下午的全场最高分、第二天的满分、第三天的再一次全场最高分,让他在第四天的“焊接与调试模块”项目中产生了与胜利一步之遥的紧张感。好在一进入工位他又将一切情绪变化都忘了,变回了那个脑子里只装着眼前事的技能“战士”。

凭着过硬的技能和平稳的心态,梁攀为中国队摘下了金牌。

掌心:拿起什么,什么就是未来

8年前的梁攀,中考成绩很不理想。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看着独自辛苦支撑的母亲,梁攀决定像个男子汉那样,去社会上“闯一闯”。

他跟着施工队拌水泥、搬砖,去餐馆做服务员,帮地产公司发传单,在电子厂做工人,一年换了好几份工作。慢慢地,他感到焦虑与慌张。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做的,都是一些“一眼就望到头”的事情。

“我当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得自己学技术。”梁攀说。掌握一门手艺,就是掌握了一个“拿来吃饭的家伙”。而掌握一项技术,更像是拥有了一把打开全新世界的钥匙,从此也就有了进入某一扇门拼搏进阶的机会。

脉搏:做好每一个当下

回到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读书后,梁攀除上好自己的必修课,还经常在空闲时去“蹭”课,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很小的时候,梁攀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再长大一些,他想成为一名教师。最后选择精研一项技能。他现在是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带着新一代的技能精英们继续征战世赛。回头看看,在某種意义上,他的理想都已实现。而在课堂上,他常说:“所有的荣耀,终究是一场努力、汗水与成功的公平交易。”

(林一摘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1期)

【人物速写·青春】青春最美好的脉搏,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梁攀的青春充满勇敢的选择、专注的精进和拼搏的汗水,我们可能经常畅想自己几年后是什么样子,但幻想中的将来永远是模糊的,只有把握眼前的每一天,把手中的事做到最好,未来才会给我们惊喜。

猜你喜欢
世赛大赛青春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世赛进入上海时刻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