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森林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全国森林旅游扶贫效果显著

2021-03-18 08:41
国土绿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十三五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森林旅游是人们以森林等自然资源及其外部环境为依托,所开展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的统称。长期以来,我国森林旅游发展保持着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森林旅游在林草事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并逐步成为林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进一步加大了对森林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推动我国森林旅游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森林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新业态新产品百花齐放,各类社会主体加速集聚,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8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森林旅游成为我国林草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极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并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森林旅游,是近年来林草部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自然生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巩固林业改革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森林旅游依托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强劲的带动功能,在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森林旅游扶贫工程”列入脱贫攻坚工程规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发展森林旅游列为林业扶贫“四精准、三巩固”总体思路中的“三巩固”之一。

高山峡谷,茂密的森林,使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小气候

“十三五”时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引导发挥森林旅游扶贫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组织开展了全国森林旅游助推精准扶贫摸底调查;二是与国务院扶贫办、原国家旅游局共同开展了森林旅游扶贫调研、联合举办了旅游扶贫培训;三是陆续推出了一批位于贫困地区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新兴森林旅游地品牌和特色森林旅游线路;四是借助中国森林旅游节平台开辟了“森林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展示推介专区,并通过全国森林旅游推介会向全社会推介了多家森林旅游扶贫典型;五是派出专家组对位于贵州、广西的4个对口扶贫县就森林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技术指导;六是通过各类媒体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森林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七是在研究确定国家森林步道线路中,把进一步利用好贫困区域的优势资源、进一步促进贫困区域百姓就业增收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八是组织开展了贫困地区森林旅游扶贫成效、潜力评估及发展策略专项研究,对森林旅游扶贫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

实践表明,森林旅游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贫困市县、乡村把发展森林旅游作为推动脱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引导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许多森林旅游地以带动周边百姓致富为己任,积极推动园区、社区良性互动,实现共赢发展。

一、发展森林旅游是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贫困地区一般都具有发展森林旅游的资源禀赋。我国60%的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布在山区林区沙区,这些地区脱贫的潜力在山,增收的希望在林。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总体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较好,以森林公园为例,我国近50%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公众体验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也为发展森林旅游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森林旅游是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途径。森林旅游具有就业门槛低、参与方式多样、基本技能容易掌握等特点,而大多乡村贫困户谋求增收的主要瓶颈是缺乏专业技能、抗风险能力弱,发展森林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贫困地区利用森林等自然资源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实现增收的通道,有利于释放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成为加速增收脱贫的助推器。

森林旅游优化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森林旅游改变了林区山区百姓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了服务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贫困人口通过自主经营、提供导游服务、受聘为景区工作人员等途径参与森林旅游发展,既促进了森林旅游发展,又分享了森林旅游发展红利,提高了生活水平,促进了对外交流,并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守护了绿水青山,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相得益彰。

盛夏林间

二、森林旅游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根据摸底调查结果,2016年,全国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5万户、110万人,年户均增收3500元。

森林旅游帮助贫困人口增收,主要通过就业、个体经营、发展种养殖以及租赁、入股经营4条途径实现。按年户均增收额大小排序,依次为就业(6162元)、个体经营(4547元)、租赁、入股经营(4072元)、种养殖(2394元)。也就是说,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是森林旅游扶贫最有力的途径,而带动种养殖发展是森林旅游扶贫辐射面最大的一条途径。

森林旅游带动扶贫的载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森林公园等各种自然保护地,一类是其他森林等自然资源区域。调查显示,依托各种自然保护地的森林旅游发展实现增收的约占受益贫困人口的47%,依托其他森林等自然资源发展旅游实现增收的约占受益贫困人口的53%。

根据测算,2018年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约5500元。

另外,森林旅游发展还推动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交通、物流、通讯、商贸、制造、文化、餐饮、住宿等相关条件的全面改善。

江西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云谷飞瀑

三、各地在推动森林旅游扶贫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十三五”时期的森林旅游扶贫有5种模式,即全域带动模式、政策带动模式、资金带动模式、能人带动模式、特色带动模式。

拥抱森林

全域带动模式是通过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全面推动区域内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内旅游经济快速提高,实现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安徽省石台县以“森林旅游”引领“全域旅游”发展,通过打造全县14个森林旅游景区,带动脱贫人数1853人,占年度脱贫人数的48%。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全面发展森林旅游,扶持当地村民发展农家饭店、农家旅馆、农家商店服务网点,直接或间接就业达3.5万人,累计净减少贫困人口2.1万人。

政策带动模式是通过制定有力政策实现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森林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出台的政策包括产业扶贫政策、土地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消费扶贫政策、资产收益扶贫政策等。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捷文村在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投入资金建成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梁野山捷文段,并通过森林步道带动森林旅游发展,全村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内蒙古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土地零租金等政策建设旅游项目,带动周边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和提供旅游服务,70%以上的贫困户依靠森林旅游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资金带动模式是通过整合政府、企业资金,加大森林旅游投入带动扶贫的模式,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修建森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开展市场宣传、搭建电商平台等。广西龙胜县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建设森林旅游景区,依托这些景区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带动当地贫困户参与森林旅游服务,推动全县30%以上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森林旅游业。河南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投入资金加大宣传,提升森林公园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森林旅游取得快速发展,园区内居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1300元增加到9600元,帮助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

能人带动模式是通过引进、吸收能人,发挥能人作用促进森林旅游发展并带动扶贫的模式,常见的能人有党员干部、回乡能人、村内能人、政府外派驻村人员和专家学者等。云南怒江州泸水市三河村驻村工作队员张朝江通过在村内建立“鸟塘”,并交由建档立卡户负责运营,贫困人口可通过接待拍鸟游客实现就业脱贫。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邀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驻村,通过实施“阿者科计划”提升全村森林旅游形象和接待能力,实现全村贫困户参与旅游分红,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然文化资源保护。

核伙沟森林公园 孙旭摄

特色带动模式是贫困地区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打造个性化的森林旅游产品带动扶贫的模式。这一模式多以乡村为载体,有的是依托特殊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如银杏秋色、梨树花景等;有的是在独特资源基础上开发特色项目,如探险、溯溪、滑雪、漂流、观鸟等。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借力昌江木棉生态品牌,修建完善沿江旅游服务设施,组织170户村民(其中61户为贫困户)参与旅游服务,在木棉花观景台设置124个摊位,引导村民经营农家乐、旅馆等,使村民实现了超百万元的森林旅游收入。云南腾冲县银杏村依托银杏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全村贫困户从2010年的726户2520人减少到2015年的7户29人,村民通过开设农家旅馆、销售银杏果、务工等实现增收,目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00元。

四、森林旅游将在新时期林草部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走进森林、体验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体验、养生、运动、文化、教育等有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要求,森林旅游已经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是也存在森林旅游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森林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提质增效,森林旅游的带动能力势必进一步增强,它不仅是林草部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的最有效途径,也必将在林草部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十三五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