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波,张石,王叶
(抚顺市中医院,抚顺 113000)
胫骨平台为胫骨和股骨下端的接触面,是膝关节承重及运动的基础[1-2]。胫骨平台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常伴随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手术治疗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患者恢复期较长,约为3~6个月[3-5]。康复训练为目前常用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方法。通过手术后定期的系统性训练如抬腿、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力量训练等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6-7]。针刺疗法为我国传统中医疗法,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功效,可一定程度解决患者手术后早期活动受限、膝关节疼痛的状况[8-9]。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恢复效果,为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 146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所有患者均在抚顺市中医院实施胫骨平台骨折术,其中男82例,女6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42±5)岁;Schatzker分型Ⅰ型19例,Ⅱ型16例,Ⅲ型18例,Ⅳ型14例,Ⅴ型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4±5)岁;Schatzker分型Ⅰ型20例,Ⅱ型15例,Ⅲ型16例,Ⅳ型17例,Ⅴ型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Schatzker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经抚顺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认可。
①符合胫骨平台骨折诊断标准[10];②新鲜骨折并于抚顺市中医院进行胫骨平台术;③年龄 18~60岁;④为单纯闭合性骨折;⑤所有患者均同意本研究方案,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患者;②开放性骨折患者;③肝、肾等脏器功能受损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依从性差,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并配合相应抗炎消肿药物治疗,手术后采用康复训练恢复膝关节功能。持续6~8周。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针刺患者手术对侧肘缝穴,同时主动屈膝下蹲,辅以悬钟、大杼、膈俞穴,采用0.30 mm×13 mm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取针消毒穴位皮肤后刺入约 1寸,留针约30 min,每日1次,持续6~8周。
3.1.1 Lysholm膝关节评分
于手术后1 d与治疗结束后1 d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膝关节功能越好,其中 95分以上为优秀,94~85分为良好,84~65分为合格,小于65分为差。
3.1.2 膝关节活动度评价
采用等速测力系统测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检测指标包括伸膝最大角度与屈膝最大角度。
3.1.3 疼痛应激指标评价
两组患者于术前和治疗 7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赛默飞离心机 3000 r/min离心 10 min,提取上层血清,﹣80℃保存,采用日立公司 7200型全自动生化反应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测定两组患者疼痛应激指标 P物质(SP)、前列腺素 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
3.1.4 骨折愈合时间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统计两组患者2个月内愈合、2~3个月愈合及大于3个月愈合的人数,计算3个月内愈合率。
痊愈: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正常,无畸形,能自如行走。
显效: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的屈伸度为 90°~100°,畸形幅度小于 5°,行走正常,但长时间有疼痛感。
有效:经X线摄片检查骨折愈合,但关节面不平整,膝关节的屈伸度为 60°~90°,畸形幅度超过 10°,需借助支持物行走。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的患者。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 Lysholm膝关节评分,包括疼痛、肿胀、行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 t P 肿胀 t P手术后 治疗后 手术后 治疗后观察组 73 19.47±2.41 24.01±2.32 11.596 0.000 7.62±1.21 9.86±1.61 9.503 0.000对照组 73 19.03±2.37 20.83±2.47 4.493 0.000 7.86±1.46 8.58±1.64 2.802 0.006 t - 1.112 8.018 - - 1.081 4.759 - -P - 0.268 0.000 - - 0.281 0.000 - -组别 例数 行走能力 t P 屈曲能力 t P手术后 治疗后 手术后 治疗后观察组 73 22.04±7.75 28.84±6.99 5.567 0.000 11.42±4.27 16.31±2.17 8.723 0.000对照组 73 21.84±6.04 24.68±6.22 2.708 0.008 10.85±4.51 13.88±3.35 10.159 0.000 t - 0.174 3.692 - - 0.543 5.202 - -P - 0.862 0.000 - - 0.588 0.000 - -组别 例数 上下楼能力 t P 综合 t P手术后 治疗后 手术后 治疗后观察组 73 5.07±1.42 8.92±1.93 13.728 0.000 51.42±9.27 74.18±11.35 12.760 0.000对照组 73 5.56±1.91 7.36±1.31 6.640 0.000 52.16±10.30 59.31±10.17 4.220 0.000 t - 1.759 5.714 - - 0.456 8.337 - -P - 0.081 0.009 - - 0.649 0.000 - -
3.4.2 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包括伸膝最大角度与屈膝最大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s,°)
组别 例数 伸膝最大角度 屈膝最大角度观察组 73 ﹣0.63±0.20 132.41±5.20对照组 73 ﹣0.35±0.18 113.35±4.34 t - 8.891 24.043 P - 0.000 0.000
3.4.3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疼痛应激指标(SP、PGE2、NP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水平比较 (±s,μ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水平比较 (±s,μg/mL)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治疗7 d后 t P观察组 73 3.41±0.20 6.77±0.42 61.712 0.000对照组 73 3.45±0.28 8.85±0.55 74.757 0.000 t - 0.993 25.680 - -P - 0.322 0.000 -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E2水平比较 (±s,pg/m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E2水平比较 (±s,pg/mL)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治疗7 d后 t P观察组 73 102.62±10.14 125.18±11.61 12.505 0.000对照组 73 101.96±9.90 158.06±12.83 29.577 0.000 t - 0.398 16.236 - -P - 0.691 0.000 - -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水平比较 (±s,pg/mL)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水平比较 (±s,pg/mL)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治疗7 d后 t P观察组 73 157.52±11.15 174.33±4.31 12.015 0.000对照组 73 156.81±10.20 196.25±4.62 30.083 0.000 t - 0.401 29.607 - -P - 0.689 0.000 - -
3.4.4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2个月及2~3个月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3个月内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169,P=0.013<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例(%)]
3.4.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及显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343,P=0.004<0.05)。详见表7。
表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近年来,下肢复杂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胫骨平台为胫骨和股骨下端的接触面,是膝关节承重及运动的基础。其骨折后会影响患者膝关节的正常结构与运动功能且难以自行恢复[11]。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并配合运动恢复训练,尽管目前一些微创手术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造成的损伤,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现象,从而导致患者不愿进行腿部的恢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骨组织处血液循环减弱,甚至造成肌肉骨面粘连、关节积血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12]。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恢复期约为3~6个月,康复训练为目前常用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方法。即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通过手术后定期的系统性训练如抬腿、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力量训练等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6-7]。除此之外,针刺疗法为我国传统中医疗法,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者手术后早期活动受限、膝关节疼痛的状况[13]。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恢复效果,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包括疼痛、肿胀、行走能力、屈曲能力、上下楼能力及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包括伸膝最大角度与屈膝最大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根据中医学理论[14],胫骨平台骨折后筋骨损伤,气血阻滞,加之胫骨平台手术造成的进一步损伤,导致经络阻闭,气滞血瘀,疼痛肿胀,以针刺髓会(悬钟)、骨会(大杼)、血会(膈俞)可活血行气,通经活络,消肿除瘀,改善手术部位微循环。肘缝穴的针刺取穴法为“左病右取,上病下取”,该穴位与患膝之气相同,因此在针刺肘缝穴的同时下蹲可以活血经络,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目的。
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疼痛应激指标,其中SP为参与痛觉传递的神经肽,可促进谷氨酸等物质释放;PGE2为细胞生长与调节因子,与疼痛应激密切相关;NPY为下丘脑分泌的对疼痛的应激有指示作用的生物标记物[15-17]。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标检测中,手术前SP、PGE2、NP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会显著提高患者的疼痛应激指标,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减缓疼痛应激指标的升高,通过针刺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肿胀症状。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2个月及2~3个月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3个月内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及显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提高有效率。
综上,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应激状态,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