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笑艳,周欢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嘉兴 314000)
人工流产指因疾病、意外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1]。手术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人工流产方法之一[2]。有效安全的人流镇痛是保证人工流产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也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关心的问题[3]。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主要是静脉麻醉、局部或宫旁神经阻滞麻醉。静脉麻醉必须在专业的麻醉师及仪器设备符合的医疗机构进行,且患者被麻醉,子宫穿孔风险大,费用亦较高[4]。局部或宫旁神经阻滞麻醉风险相对小,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本研究采用揿针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并与单独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3月—2019年9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日间手术室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手术且不选择静脉麻醉的初次妊娠孕妇 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年龄18~31岁,平均(25±4)岁,停经时间 42~63 d,平均(49.6±4.2)d,婚姻状况中已婚34例,未婚26例;对照组中年龄 19~29岁,平均(24±4)岁,停经时间 39~66 d,平均(50.5±3.7)d,婚姻状况中已婚38例,未婚22例。两组年龄、停经时间、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①行人工流产手术且不选择行静脉麻醉的初次妊娠孕妇,妊娠时间 40~70 d;②无手术禁忌症;③患者自愿接受揿针埋针治疗。
①肢体感觉障碍、理解能力障碍、智力缺陷、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所选穴位及周边皮肤有炎症、破损或病变的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心、肾、肺功能障碍的患者。
手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患者入手术室后协助取膀胱截石位,碘伏消毒后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在宫颈4、8点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各2.5 mL,5 min后开始手术。手术采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负压400~500 mmHg。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埋针辅助镇痛。患者在手术前30 min,参照《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的定位标准取双侧合谷穴、三阴交穴,局部按摩醒穴后,用75%乙醇消毒皮肤,取无菌揿针(清铃揿针,规格0.20 mm×1.2 mm)刺入穴位,揿针固定后用拇指指腹按压揿针针体,按压时力度适中、从轻到重,以无刺痛、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压2~3 min,按压期间注意询问患者感受,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按压。随后患者入手术室按对照组的方法进行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紧张、疼痛时,予再次按压揿针针体增强其效果,手术后1 h拔除揿针。
3.1.1 出血量
手术后使用筛网去除负压吸引瓶中组织物,并用量杯测量剩余的血液量[5]。
3.1.2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6]
人工流产的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①心率下降至60次/min以下或者较基础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全身症状>3项者;②血压下降至90/60 mmHg,同时伴有3项全身症状者。
3.2.1 镇痛效果[7]
0级:患者稍感腰腹酸胀,略有不适。
1级:患者感腰腹酸胀较剧可忍受,稍有出汗。
2级:患者感明显腰酸腹痛伴呼吸急促、出汗,但仍可忍受。
3级:患者感强烈的腰酸腹痛,且不能忍受,大声喊叫或辗转不安。
0级、1级为显效,2级为有效,3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2.2 宫颈口扩张程度[8]
以宫颈扩张器通过宫颈内口作为判断标准。
显效:7号以上的宫颈扩张器也可通过宫颈口。
有效:6~6.5号的宫颈扩张器需要轻微的推力方可通过宫颈口。
无效:6号以下的宫颈扩张器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才可通过宫颈口。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宫颈口扩张程度比较
观察组宫颈口扩张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24<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宫颈口扩张程度比较 [例(%)]
3.4.3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591<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 [例(%)]
3.4.4 两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60)、3.3%(2/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0.05)。
揿针属于皮内针法,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说明留针具有调气的作用,即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偏正盛衰,达到调畅气血、疏通经络、缓急止痛、缓解痉挛等作用,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揿针较长时间埋于体内,对所选穴位产生定位、定时的刺激,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久的特点[9]。同时也可以根据病情加以按压以强化刺激,对疼痛性疾病,有针到痛减的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亦提到“微以久留,以取痛痹”,说明留针治疗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10]。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皮内针刺入皮肤后,可直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使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传导通路到达各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神经调节系统[11]。针刺特定腧穴还可诱导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蛋白酶、细胞因子、缓激肽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触发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微弱的针刺信号逐级放大,达到疏通局部气血、活络止痛的作用。
人工流产属机械性刺激,往往导致气血逆乱,经脉闭阻,不通则痛,甚至厥脱[12]。所选用的穴位为三阴交、合谷穴,三阴交穴主妇科病中的疼痛,属足太阴脾经,古代医书就有“死胎阴交不可缓”“阴交人针下胎衣”的言论,针刺三阴交穴位,对松弛宫颈管及促进宫腔内容物的排出具有重要作用。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能够调气和血以治疗妇科疾病[13]。《中国针灸歌诀》:“合谷可治妇女病,滞产难产又痛经”,故临床常用合谷配三阴交穴以达到活血化瘀[14]、疏通经络、促进代谢、增加碱性物质、解除局部软组织痉挛、行气止痛[15-17]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宫颈口扩张程度上,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揿针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手术中能有效扩张宫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术中阴道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方面无差异,表明揿针治疗不会增加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同时,揿针针体细、短、小,不会伤及大血管、神经及脏腑,是安全的针法之一,在使用的过程中,亦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并且操作方便,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即可进行操作[18-20]。
揿针在埋针治疗期间有感染的风险,应避免在红肿、疼痛、瘢痕及感染处的皮肤进行埋针;埋针前常规使用75%乙醇进行局部消毒,揿针必须一穴位一枚,避免重复使用;埋针期间告知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如出现胶布潮湿、皮肤发红、揿针脱落等现象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如患者自行按压,必须保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埋针期间也有针体脱落的风险,在埋针前必须仔细检查针体是否完整、胶布与针体连接是否紧密;按压针体时动作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同时指导患者避免剧烈的运动;取下揿针后,检查揿针是否完整、有无脱落。如发现针体脱落立即予相应的处理。本研究中的60例病例均未发生感染、针体脱落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