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霜霞
“纵观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梳理双边血脉相亲的历史文化脉络,‘山水相依似乎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代名词。” 在2020年12月举办的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说道,“在文化传播学上,山和水有不同的作用。山阻隔文化,但水可以传播文化,澜沧江-湄公河将中国—东盟勾连在了一起,使中国和东盟许多跨境民族有了共同的文化。”
田青说:“从铜鼓文化到独弦琴,到共同的节日、风俗,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长久发展的过程中,共同享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各自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在传承、保护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跨境民族共有非遗项目的保护问题上也始终需要双边相互探讨,携手并进。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中国走在正道上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和物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也正被重新审视。开始复盘在向现代化迅速奔跑的过程中,遗留下的‘传家宝。该如何抓紧口袋里的文化遗产,中国积极地加入了保护与传承的队列中。”田青说道。
2001年,中国的昆曲藝术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中国就掀起了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田青表示,翻开2003年的历史目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是公约的第一批签字国,随即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缔约中。
田青介绍,中国在21世纪短短20年的进程里建立了一个四级保护体系,从县、市、省到国家级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全国3年普查的基础上,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名录,入选的国家级名录有1300多项。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传承人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就是保护人身上的技艺。”田青说。目前,中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有3000多名。
此外,中国文旅部也设立了专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具体工作。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文化共传承
川流不息的澜沧江—湄公河成为维系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条纽带,使得中国—东盟文化同根同源。而有相同的文化就有相同的思考。“目前,中国和东盟的跨境民族有30个左右,虽然这些民族有迁徙的历史,但是他们在自己迁徙的过程中都保留着自己的根和自己的传统。”田青指出,如何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大众心中认识淡薄,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传统文化走进他们的视野步履艰难,这也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共同亟待解决的文化问题。
中国—东盟该如何去保护、传承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青说道:“就是要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共同探索保护的方案和办法,比如能不能更多地共同申报一些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联合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不是自顾自的,在申报的问题上不考虑共有这份遗产的其他国家的感情和感受。”
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不应被中断,引以为荣的文明不应被丢弃。“只有保护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未来的文化发展才有根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与魂。”田青说。
未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认识、共同的策略和方法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记住历史上共同的荣耀和感情,用‘水去冲破‘山的阻隔,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不忘记祖先、不忘记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青说,假如做到这一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明天必将是灿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