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除夕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第一个除夕站岗之夜。
那是1977年2月17日,农历大年三十除夕夜,山东省鱼台县,济南军区装甲兵某基地,当时入伍不到一年的我,正在坦克二師炮兵团榴弹炮六连指挥排侦察班服役。那是我离开家乡后的第一个除夕,连队晚上的年夜饭很丰盛,我们用洗干净了的脸盆装上酸菜粉丝烧肉、土豆块炖肉、肉皮冻等十来个菜,用刷牙缸倒上啤酒。当时连队没有饭堂,我们班8个人各拿了个马扎子在排房地上围了一圈就开吃了。席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边吃边聊。河南郑州的小刘说胡辣汤忒带味;浙江的陆金荣夸嘉兴粽子是一绝;东北的小王则聊起了热炕、粘豆包,还唱起了二人转;我也将鄱阳湖银鱼炒韭菜、藜蒿炒腊肉夸赞了一番。吃完年夜饭、聊完天,战友们都休息了。
当天正好轮到我在车炮库站晚上第二班岗。晚上10点50分左右,连队值班员悄悄地走到我的床铺前,用手轻轻地触碰一下被子,我就“呼”的一下翻身起床,穿戴整齐后背起我的五六式冲锋枪,直奔距宿舍300米、坐落在一片小树林旁的连队车炮库而去。
初春的齐鲁大地,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但见一门门威武的122毫米榴弹炮、一辆辆崭新的130解放牌牵引汽车,整齐地停放在车炮库里。整个库区,除了两端各有一盏从屋梁上吊下来的昏暗的拉线灯随风摆动外,周围一片寂静。我紧裹着军大衣,将带绒毛的军帽紧紧地贴扣在耳畔,脚蹬大头棉鞋,瞪着双眼,警惕地在车炮库区内巡视着。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次远离家乡,在这寒冷的除夕夜,在这四周寂静的车炮库区,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冷、孤独、忒想家”,以前总觉得“一家不圆万家圆”是一句套话,此刻才真正感悟到这句话的精辟。透过漆黑的天空,我凝视着南方,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老家中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们。
突然,车炮库左边的小树林传来轻微的“沙沙”声,我发现一团黑影正向库区移动。一紧张我立即下意识地拉动枪栓,严厉地喊道:“站住!谁?口令!”黑影停下来答道:“龙腾!我是指导员。回令!”我连忙回答:“蛇展。”来自江苏省沭阳县的严祖友指导员很快来到我跟前。我赶紧敬礼说:“指导员好!”指导员回礼后问:“叶华英,有什么情况吗?”“报告指导员,一切正常!”我大声回答。然后,我陪着严指导员将连队的6门大炮、8辆汽车仔仔细细地巡查了一遍。最后,指导员停下来对我说:“你警惕性很高,精神状态很好,动作比较规范,着装非常整洁,以后要继续保持。但是不要过于紧张,枪栓不要拉得太早,以免发生意外。”接着,他打开我棉帽上的“小耳朵”纽扣,说:“棉帽紧扣后,这个‘小耳朵一定要打开,这样既能保暖,又不会影响听力。”我赶紧回答:“明白了,指导员!”
指导员和我聊了聊家常后又说:“你入伍快一年了,各项工作都做得不错,在全团侦察计算兵比赛中拿了第一名,给我们全营全连争了光。今后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我听后很振奋,说道:“我一定更加努力工作训练,不辜负组织的关心培养,请指导员放心。祝指导员新年快乐!”指导员回道:“祝你新年快乐!代向你家人问好!”“谢谢指导员!”望着指导员远去的身影,我深深感受到部队首长对士兵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之情,这也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不管是当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乃至团首长,我都坚持在除夕夜或带班或查岗,甚至我转业到南昌卷烟厂任职党委书记后,都还在除夕夜替老工友站过岗、值过班。不过,最令我难忘的依然是40多年前的那次除夕夜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