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鲜农产品的“破与立”

2021-03-17 04:09老猫
商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损耗率果蔬冷链

老猫

中国果蔬损耗率高于国外,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一年损耗的果蔬超过上亿吨,比很多国家一年的果蔬总产量还多。

另据了解,我国进口水果的商品果成果率高达80%到90%,上架后的损耗率也只有5%到8%;而国内水果的商品果成品率只有50%到60%,流通过程中带来的损耗高达30%。

比如,采购1 000公斤的生鲜农产品,只卖掉800公斤,剩下200公斤就是损耗。这是问题,也是机会,或许,能把损耗降到最低的企业,有机会超越对手。

那么,中国生鲜农产品的“破与立”又在哪里……

生鲜农产品损耗极高,每年超过3 000亿元

据悉,我国农产品采摘后无法在第一时间预冷、分级、包装、标准化,导致我国农产品损耗高,超越欧美等国家。

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产品总产量19.80亿吨,其中生鲜农产品产量超过11亿吨。生鲜农产品影响农民收入的弹性最大,由于存在保鲜和腐烂问题,无法及时销售的生鲜农产品损失可达20%~30%,而这一损失主要由农户承担。

而根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 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

另外,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朱明大致测算,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的损耗率高达15%~25%,也就是说,在农民手里,没卖出去就烂掉了15%~25%。再加上粮食的损耗,共计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出白白浪费掉了。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链条非常长,从种植到消费经历了四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加价百分之几十,这就造成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由于产业链条长,也导致农产品腐损率高达20%~30%,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数字还不到5%。

生鲜农产品损耗除了会影响农业整体收入之外,还会对消费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带来影响。

根据供求平衡定律,在同一根杠杆上,一边东西增加,另一边必须要增加,才能确保杠杆平衡。

以苹果为例。如果农民在出售苹果中,把损耗率也算到苹果的价格里,在消费端,消费者必将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如果能把损耗降低,获利的必将是生产端和消费端。

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生鲜农产品损耗的关键是冷库、物流的缺失,另外,由于冷库物流是投入品,且投入资金很大,也让中小农业企业望而却步。未来的突破点一定是技术和模式上突破,除国家相关政策之外,还需要有能力的企业参与进来共建。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技术与创新

其实,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开始,再到消费者手里,需要经过包装、加工、冷链、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损耗的发生存在于每一个环节里,必须要整体突破。

目前,很多专家都指出,生鲜必须要在技术上创新,其中包括包装技术、冷链技术等。那么,生鲜农产品损耗的问题具体出现在什么地方?我们认为有以下3个点:

1、包装技术传统,包装技术是生鲜农产品保鲜与成本的第一道关卡。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招商路凯研究成果《中国零售业生鲜周转筐应用调查报告》提出,国内果蔬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损耗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次性包装的大量使用。参考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以标准化果蔬周转筐作为果蔬产品的储运单元,可有效解决果蔬产品流通中的诸多问题,但是中国的周转筐保有量约为2亿个,相当于人均0.2个,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悉,在我国,生鲜产品从产地发运便以纸箱、泡沫箱等一次性包装为主,果蔬等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0%至30%,而发达国家仅为1.7%至5%。

因此,包装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必将对生鲜农产品损耗率带来改变。

2、冷链短板难解,冷链技术和设施是生鲜农产品损耗的重中之重。

冷鏈是整个生鲜农产品运输与保鲜的关键端口。

根据瓦格宁根大学数据显示,冷链的不标准是造成生鲜农产品损耗最大的原因。很多蔬菜水果原产地冷链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各个环节容易出现冷链脱节的现象,导致温度上有比较大的变化,对水果保存上的损害比没有冷链是更加大,由此造成的损耗占到25%~30%。

国内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占比很低,在国内仅有28%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采用冷链配送,但是在日本欧美这个比例占到100%。

冷链的标准建设不健全造成农产品损耗严重,包括装卸标准、作业流程、验货机制、运输、仓储、配送和销售等环节。

3、物流短板,物流不给力,一切都白费。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依然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

在农产品产后损耗中,物流短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不足,尤其是冷链系统发展滞后,造成很多农产品运不出去,也造成了农产品的损失和浪费。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初步统计,新鲜果菜冷藏保鲜比例不到10%,运输费用占收购成本的20%~50%,平均损耗率超过20%。因为运距远和冷链物流的不足,使得很多产品过早采收,产品的质量不能保证。

因此,包装技术、冷链技术、物流落后需要突破与创新,否则,生鲜农产品损耗大的问题依然难解。

创业机会在哪里?巨头已经在探路

对于创业者而言,问题,也是机会。

上文提到,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需要技术与创新。一旦有企业能做到把生鲜损耗降到最低,就能在市场取得主动性。

所以,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需要模式或经营规则创新。

农业行业观察发现,永辉超市的生鲜损耗4%,为商超行业最低。做到如此低的损耗秘诀就是高效的生鲜物流配送。

还有有媒体披露,永辉超市以零售终端作为流通供应链的主导者,通过对供应链采购管理、物流管理和销售管理三大核心环节的建设、整合与优化,实现生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从而获得低价格、低损耗、高毛利的“两低一高”竞争优势。

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全链条自营,每一个环节自营,从组织上减少生鲜农产品损耗难题。

另外,还有媒体报道,叮咚买菜的商品损耗竟然达到3%。

我们探究叮咚买菜的生鲜损耗案例来看,前置仓是叮咚买菜商品损耗低于行业的关键所在。叮咚买菜通过200个前置仓近距离接触消费者,结合App的29分钟送菜上门模式,以“方便地买菜”为核心卖点,门店库存周转快速。

这个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与损耗比速度,在最短的时间把生鲜农产品送到餐桌上。

其实,我们探究生鲜农产品而言,其根源还是在农产品本身上,或者源头。前置仓,做的还是“最后一公里”的事情,生鲜农产品损耗最严重的地方还是前端—外界号称“最先一公里”,这一点才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地方。

对于,前端的生鲜农产品损耗,阿里采用的是数字产地仓模式。阿里通过数字化把农产品转变成商品,全程涉及分选、品控、装箱、打单等诸多流程,再配合高效的冷链和物流,从而全链路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尤其是产地仓的农产品分级处理环节实现了农产品标准化,从而提高农产品溢价,确保农民利益。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侯毅表示,通过数字农业、借由数字化,能够快速缩减供应链的链路,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零售效率,进而提升提高生鲜商品的品质。换句话说,农产品损耗问题也可以因此得到缓解。

据悉,阿里以及在四川、陕西、山东、广西、云南等5个地方建设了产地仓,并在多个省会城市打造20余个销地仓。

以上是巨头们在生鲜农产品损耗上的发力,那么农业企业该如何寻找突破口?最好也要发力仓储、包装上创新,构建现代化仓储和包装体系;如果能力有限的话,建议抱团合作。

政策红利已显,但核心在农产品本身

农产品保鲜、防损耗、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与需求。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2 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2020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 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比2019上半年增速还高6个百分点。

另外,这些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纷纷出台并发布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冷链行业发展,全面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中央财政已经投入50亿元,将支持超9 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补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另外,隨着阿里、京东、拼多多、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永辉超市、美团优选、橙心优选、美菜网等互联网、产业巨头纷纷进入农业深水区,也将会引发生鲜农产品保鲜升级。

诚然,农业红利已显,但是,我们还要加强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化建设,这是一切农业的基石。因为,仓储、冷链、物流是留给农产品溢价的手段,核心还得“产品过硬”。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

猜你喜欢
损耗率果蔬冷链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果蔬大作战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