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探索*

2021-03-17 03:52华东师范大学朱晓映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价值观思政

华东师范大学 余 睿 朱晓映

提 要: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高校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之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本文基于作者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探索实现语言能力、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外语教学的可行方案,构建新形势下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

一、 引言

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他们沟通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校英语、中文等专业中固然少不了外国文学课,在目前各高校大类招生、强调通识教育的语境下,外国文学类通识选修课也普遍受到欢迎。外国文学蕴涵丰富,外国文学教学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研讨的过程中汲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并融入对于我国文化与文明的思考,在批判中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提升审美。具体而言,外国文学课通过阅读原著让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和批评方法,提高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的同时提升审美意识和能力。王守仁论及英语文学课时说,这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个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王守仁,2002)。

本文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英语女作家作品选读》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的教学原则、教学实践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探索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方案。

二、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总体原则与思路

长期以来,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虞建华在2013年撰文指出“文学课演变为以文学文本为教材的语言技能课”(2013)。这种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培养模式不仅忽视该课程学以致知的特点,无法在“学生通适性的培养、文化事业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帮助他们获得跨文化视野和能力,因而“难与国家战略接轨”(2013)。关于外国文学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和高尚健康人格的塑形作用,金衡山在近几年多次主持学术论坛并撰文呼吁英语文学教学应当回归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思辨能力的提升(2016,2019)。林斌也在其论文中专门探讨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渗透到英语文学教学中,以此寻求英美文学教学的突破点(2019)。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是对上述学者所提倡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理念的延伸和创新,明确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时代使命,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为此,外国文学课在教学设计的总体原则上应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以文本细读和论文写作为途径的文学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文学知识素养、语言能力三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外国文学课首先通过文本细读阐释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特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文学研究包括文学的内部和外部研究,前者主要涉及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文学的本质特征,后者指文学研究的外延部分,包括作家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思想史研究以及各门艺术的比较研究。其中,文学文本的这些内部结构特征需要读者“结构化行为”的参与,其意义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读者需要有意关注文本的这些形式内容,并内化在阅读过程中”(金衡山,2020)。换句话说,这个内化的阅读过程就是文本细读,是进入文本的基本途径。外国文学课依靠文本细读,让学生作为有意识的读者从作品的语言结构、人物形象、情节、意象与隐喻、主题、叙事角度等方面进入文本,在理解和阐释这些文学基本特征的同时,进行批判性阅读,挖掘作品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的精神价值。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理想、行为准则,体现了对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 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作为评价公民个人道德行为的价值准则;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建立美好社会的价值取向;将不断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季明,2014)。课程思政建设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要求和重要内容,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并将个人的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纳入到社会和国家共同发展的体系之中,关注个人与社会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外国文学课通过阅读和阐释不同时期外语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文化特性,增强文化自信心;同时让他们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叙事角度、语言风格、意象和主题等不同层面感受实现自我的艰难和不易,引导学生认知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为内容的个人道德准则,实现自我品格的完善;通过观察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来反观现实生活中的中国社会及其个人的人生经验,鼓励学生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深刻理解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家国理念。

文学教育一方面离不开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须通过评论写作加强其对文本的阐释和分析能力、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换言之,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还需要依靠写作评述的途径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意识,培养文学鉴赏批评能力,进而达到塑造健康人格和提升精神追求的最终目的。评论写作首先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然后运用文学术语和概念阐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接着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了解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并深化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对文本的分析、评价、解释和推理能力,而且也是学生的自我判断、观点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达到外国文学课程育人的目标,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其引导作用,一方面将文学研究与批评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通过写作评述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和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在写作评述伊始,通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思辨地审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学生完成论文后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论文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理念通过文本细读和论文写作这两个进入文本的基本途径发挥作用。外国文学教学首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同时挖掘文本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此外,以评论写作为重要途径的外国文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文学鉴赏批评能力和思辨能力,进而增加文化自信,培育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接下来以《英语女作家作品选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阐释课程思政结合外国文学教学的新模式。

三、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英语女作家作品选读》课程是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面向全校二年级到四年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课,共36课时,2个学分。课程系统地阐述19世纪初至21世纪英美澳加这些英语国家女性文学的演变过程,集中探讨11位女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课程将女性文学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阅读英美经典女作家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凯特·肖邦、伊丽莎白·布朗宁的代表作了解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传统——从“女人气”(feminine)到“女性”(female)的历程(Showalter, 2004)。第二阶段,通过阅读女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Miles Franklin)、弗吉尼亚·伍尔夫、海伦·加纳(Helen Garner)、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的作品了解20世纪女性主义发展以及女性写作的繁荣态势。第三阶段,阅读获奖作家雪莉·哈泽德(Shirley Hazzard)和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的代表作探讨后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关联、后女性主义的特质、以及后女性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课程涉及的11部作品系统地呈现了女性文学发展轨迹和女性文学的特点,生动地记载了代表主流文学的男性文本通常无法反映的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从女性被局限于家庭领域之中开始反抗不平等的待遇(金莉,2004),到呼吁女性走出家门,追求自我、平等和公正(金莉,2018),再到女性以多元、差异、协作与和谐的方式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朱晓映,2017)。女性文学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诉求包涵了女性对自我的探索,以及对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国家的辩证关系的理性思考,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思政理念同向而行。为了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且最大限度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课程通过文本品析(阅读)和评论反馈(写作)这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文学知识素养和鉴赏批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课程的育人作用。其中,评论反馈(写作)指期末提交一篇1 500字的英文论文,论文格式与结构参照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英语文学入门教材《文学: 阅读、反应、写作(第五版)》(Literature:Reading,Reacting,Writing)(Kirszner & Mandell, 2006)中的范文,教师批阅之后选择一部分论文在课堂小型研讨会中进行交流。

课程的课堂教学遵循以主题、情节、人物塑造、意象和象征等为内容的阅读程式,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讨论艾丽丝·门罗的《逃离》(“Runaway”)这一短篇小说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从文本本身入手,通过了解和分析女主人公卡拉这一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格。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通过理解小山羊弗洛拉这一隐喻的涵义,思考女性诉求: 对自由和平等的追寻。在文本中,学生发现弗洛拉是一头被克拉克收养的“来自外层空间的山羊”,用于安定农场的马匹,处于边缘位置,是卡拉的象征。也有学生认为在卡拉梦里“叼着一个红苹果”的弗洛拉是卡拉的欲望和自我意识,还有学生观察到弗洛拉和卡拉有着同样的命运,或者说它的逃离诱发了卡拉的逃离:“在第二个梦里,……它引导卡拉来到一道铁丝网栅栏的跟前,……接着它——也就是弗洛拉——从那底下钻过去了,受伤的脚以及整个身子,就像一条白色鳗鱼似的扭着身子钻了过去,然后就不见了”。显然,文本阅读加深了学生对小山羊这一隐喻的理解并让学生注意到弗洛拉和卡拉的逃离之间的关联。此时,教师继续让学生阅读卡拉两次逃离的文本内容并思考其原因。引导学生对两次逃离展开深入的讨论。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卡拉最终回归的文本内容,并提出启发式问题“小说中卡拉逃离又回归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讨论从作家对两性关系的探索,进一步延伸到对家国关系的理性思考: 女性理性回归家庭并坚韧勇敢担负起家庭责任,更体现了女性对家国关系辩证的哲学思考,即只有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安定。在这个细读与讨论过程中,教师着力于引导学生在人物形象、意象和隐喻、情节和主题中寻找认知拓展的潜在可能性,使学生提高了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上结合文本细读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表1. 以《逃离》为例,在文本细读中融入思政元素

为了进一步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学生的评述写作和教师反馈这一环节显得尤其重要。在学生的评述写作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将课堂上简单的情节概述、单个的细节分析、零散的文学术语和理论转换成具体、丰富、逻辑性强的文本分析,并阐述文学作品对人格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影响。从评述内容上看,学生对文学阅读和文学研究产生了兴趣,不仅尝试用文学批评方法评论作品,而且也开始关注文学的现实意义。教师精选学生论文作为论文研讨课的讨论对象,在分享学生论文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比如有学生论文在分析被誉为“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我的光辉生涯》中的丛林少女西比拉的人物形象时,写到西比拉一方面厌倦丛林居民除了劳作就是睡觉的单一枯燥生活,另一方面感恩于丛林生活塑造了她的独立和坚韧,因此,她不满足于现状想要追求艺术和写作的第三种人生状态。这时,教师将学生关注点放在小说最独特之处: 西贝拉最终将小我融入大我,为探索、塑造、发扬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性而奋斗,为此甚至拒绝了心爱之人的求婚。小说所彰显的个人优良道德品质,如“友善修养、爱国、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也是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是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的个人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又如有学生论文研究对象是不同时期女性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教师引导学生将《简爱》、《黄色墙纸》、《觉醒》和《一个自己的房间》这几部作品内涵的理想信念置于当代语境下进行评述: 对自由、平等、和谐、文明社会的执着追求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女性诉求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基本理念,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以上通过学生的评述写作和教师的反馈讨论,帮助学生完成从丰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阐释的重要转化,进一步发挥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四、 学生评价与课程反思

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的匿名文字评价反映了文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具有启发意义。以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华东师范大学的暑期学期)学生课程评价为例,四个班级共137人修读本课程,其中58人自愿参加了学校教务处统一设置的文字评教,26人(暑期课程无学校设置的文字评教)提交了教师自行设计的评价反馈,参加文字评教的学生比重为61%。有些评价提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有学生从学科知识方面给出评价,还有些学生的评价中提到课程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当今社会,无论男女都应该具备善良、诚信、有教养的品格”、“在对三个阶段的女性文学学习中,我了解女性/男性应如何自处和如何处于世,忠于自己也要无愧于社会”、“女性应协调好自己各种身份,与社会和谐相处”、“英语国家女性文学的发展体现了一直以来女性都想突破男权社会的束缚,寻求平等与自由。21世纪的中国,男女同工同酬,在法律上有着同样的权利,这是社会的进步。”基于学生的评价反馈可以看出,他们在本课程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在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学生的文字评价肯定了课程将价值塑造、文学知识素养和语言能力三者结合的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但总体来说,课程虽然试图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理解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学生的英语能力可能限制他们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讨论不够深入,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这门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双语,这样可以更切实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政加以引导。其次,还需深度挖掘外国文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课程知识性和人文性,提升时代性和引领性。另外,如何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发挥课程思政的隐形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五、 结语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所有课程包括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职能,体现了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的历史使命。以外国文学为载体的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原则和教学实践中将思政维度的设计贯穿其始终,一方面依托经典文学文本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力和文学鉴赏力,另一方面在阅读和批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炼育人元素,培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价值塑造、文学知识素养培育和语言能力提升三者有机结合的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从经典中汲取力量完成“全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思政课“需求侧”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