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3-17 22:09:41黄亚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情境

黄亚坤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两大主要构建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具有突出的影响力。二者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习能够获取写作的技巧,积累写作的素材,而通过写作练习则能够有效地切换学生的视角,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分析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就是以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关系為基础构建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依据,对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提升学生的写作综合水平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读促写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以读促写 高中语文 应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38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为了能够达到高中语文课程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中语文老师由于错误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将阅读和写作分开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合理地连接写作与阅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目前高中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写作难度的提高加深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基础教育呈现出阶梯化的分布特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经验的积累、对外界事物认识范围的拓展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难度会逐步地提升,涵盖的知识量也会出现显著的增大,在这一形势下,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和抵触心理。就高中写作教学而言,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难点问题,在以往的写作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写作建立起了一定的固有认识,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但因为小学与初中的写作难度相对较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不是太高,所以学生的畏难心理表现得不是特别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写作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写作的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进而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出现了对写作学习望而却步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课堂上的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

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为保障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很少有人愿意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导致高中写作教学仅仅局限在语文教材的狭小范围之内,学生因阅读面的制约,很难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掌握足够的写作技巧,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自然无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另外,一部分学生即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拥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基础,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在学习与生活中普遍存在自律性不强的情况,拥有自主阅读习惯的学生很少,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注意阅读教学,积累语文知识素养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语文教材只是例子,并不是一个终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教学应该先通过一些例子掌握方法,进行模仿,熟能生巧之后再逐渐演变成一项技能。这就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教学的方法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研究思考,而不是死读书,因为死读书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一般都是通过阅读实现的。首先,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优美语句的反复阅读和记忆。其次,学生应该消化阅读文本的写作手法、修辞等,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经验,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阅读并不仅仅是将全文看一遍,而是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文化等,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文本的美。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高中语文老师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质疑,因为只有质疑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将阅读的文本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融合,引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写作积累相应的素材。阅读对学生语感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力,丰富语言体系,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2.致力于情境的营造

高中阶段,学生普遍面对比较大的高考与升学压力,学习内容的繁杂与学习时间的紧张,导致其在面对具体写作任务时,会出现无所适从之感。此时语文教师可以从情境的营造角度,发挥出阅读文本的作用,使学生得以因为阅读内容而进入到更加轻松的写作氛围中去,提升其写作动力及对应联想能力,与此同时让其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在致力于写作情境营造的工作中,教师可以视阅读文本为核心,采取多种能够与之相配合的策略,即依靠一定的外力支持,保证阅读文本的情境营造效果发挥到极致。例如若需要学生进行写景训练,从朱自清经典散文《荷塘月色》出发的写作情境营造便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外力形式,给学生播放凤凰传奇的同名歌曲《荷塘月色》,课堂顿时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

3.以读写融合设定新型阅读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要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确保所有学生都基本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同时,也要发展他们的探究与审美能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思想道德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深度阅读的读写结合,当前语文课教学目标的设定,须要变革过去的三维目标,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读写深度融合,凸显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强化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坚持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

情境创设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写作时创设一定的框架、情景等,能够提升文章整体的美感,且能够赋予作文更丰富的情感。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自主写作意识。教师给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使学生的写作语言更为准确、更为生动,情感抒发也更加真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5.依循课本教材,以阅读促进写作

学生在习作训练时,为了追求写得新颖独特,很少将课本素材直接运用于写作,这样无形中将课本教材与写作实践分离开来。实际上,教材所选择的阅读素材是经过学科专家投注极大努力、精心挑选历经实践,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删选而来,都是经久不衰、饱含生命力的经典阅读材料,是最经典的写作蓝本。模仿,是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教师可以适度减少课堂阅读教学的时间,适度多安排写作教学课。把教材安排的表达交流模块和阅读鉴赏模块相结合,将阅读鉴赏部分写作素材作为仿写的对象,引导学生尝试初稿,再结合写作知识反复修改,将写作知识运用于写作,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读写互促。当然,这个时候教材知识的拿捏很重要,教师可以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运用好教材,不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6.进行主题读写训练,分层引导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准。为了将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开展主题化教学,结合不同作文的写作特点,对学生写作技巧、语言组织方式、段落布局等进行训练,使学生的文章更富逻辑性、整体性、技巧性以及观赏性。同时,针对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分层引导教学,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布置写作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老师在运用“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材与实践的巧妙融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芳《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中学语文》2021年第30期。

[2] 张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分析》,《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21期。

3183501289527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