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体修饰中句节修饰名词的结构「S+という+N」是日语教育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法点之一。随着日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及表达内容的复杂化,对于使用「S+という+N」结构的意识也不断增强。本文将基于日语专业的教材,探究专业学习者对于该结构的使用意识。
关键词:连体修饰;という;使用意识
寺村(1975)根据连体修饰节同被修饰名词间是否具有“格关系”,将连体修饰结构分为“内的关系(「内の関係」)”和“外的关系(「外の関係」)”两类。在“外的关系”中,修饰节对被修饰名词进行内容补充修饰,而由表示引用的助词「と」与动词「いう」构成的「という」常出现在该结构当中。关于「という」的介入情况,可以分为“可以介入(必须介入,任意介入)”和“不可介入”三种。
1.教材中的「S+という+N」结构
考察教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综合日语》系列四册,一二册为初级教材;三四册为中级教材。将其有关「S+という+N」结构的语法点总结分析如下:
1.1《综合日语1》
日语初级阶段所涉及到的连体修饰主要有形容词修饰及“内的关系”类别的修饰结构,《综合日语1》教材中并未涉及「S+という+N」结构,但是在14课出现了「N+という+N」的内容,解释为:在谈及自己或对方所不了解的人或事物的时候,要用「という」将其凸显出来。例如,
(1)「白蛇伝」という京劇です。
从语法解释可以看出,教材讲解侧重于「という」的含义及功能,对于前后两个名词的词义范围即上下位语的词汇特点并未进行规律性总结,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授课特点进行补充性说明。
1.2《综合日语2》
随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升,由「N+という+N」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出现了「S+という+N」结构。
17课:「S+という+N」
这里的句子S用于说明N这一名词的具体内容。例如:
(2)中国には「洋为中用」、つまり外国のものを中国に役立てるという考えがあります。
19课:「NとはSという意味だ」
这个句式用于对事物的名称、概念的说明或解释。例如:
(3)「洋为中用」とは外国のものを中国に役立てるという意味です。
从初级教材的第二册开始,语法中出现了「S+という+N」结构,但只解释了句型的含义及功能,并未提及影响「という」介入的条件,即修饰节句尾的语法特征和被修饰名词的类别。通过例句仅了解到「考え、ルール、こと、意味」四个被修饰名词,未进行词义类别规律性总结。
1.3《综合日语3》
1课:「N/SということはS(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這个句式用于对某一事物或事项进行解释、说明,这种说明大多数为说话人的推理、判断或评价。例如:
(4)大人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は自分の行動に責任を持つということだ。
1课:「NというのはS/Nのことである」
这个句式用于对某个词语进行释义或说明。例如:
(5)ゼミというのは、自分が興味のあるテーマにしぼって勉強するために設けられている時間のことである。
4课:「S+ということだ」
可表示间接引语,即该句所传达的信息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例如:
(6)日本では、そばを食べるとき音を立てて食べてもいいということだ。
5课:「S+というわけだ」
表示根据前面的叙述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例如:
(7)このように、毎日続ければ効果が出るというわけだ。
由语法数量可以看出,有关「S+という+N」结构的语法讲解主要集中在中级教材的第三册。同时,该阶段也出现了“任意介入”的情况,但教材中并未标注,笔者在考察相关语法时发现在没有「という」的另一语法中出现相同的语法解释,即属于是否介入「という」都不会对句子整体有所影响的类别。
1.4《综合日语4》
12课:「N/S+というところだ」
用于说明事情进行的大致阶段或程度。例如:
(8)咲き始めているものもあるが、満開にはあと一週間というところだ。
18课:「S+というものではない」
对前面所述的一般性的意见、主张、想法等予以否定。例如:
(9)睡眠時間は長ければよいというものではなく、質の高い睡眠をとることが重要である。
2.初中水平学习者使用意识调查
基于教材的考察,对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学习者各十五名,且所有被试均无留学经历,也就是说,日语学习主要形式为课堂教材
的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
整理并分析数据后了解到,在日语学习及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学习者认为「S+という+N」结构是比较重要的语法点,但并不了解「という」介入时所受的约束条件,判断是否介入「という」更依赖于句子的实际含义。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形成如此思维方式与教材注重讲解「という」句型含义,忽视介入条件讲解的因素密不可分。
此外,学习者认为自身现有相关知识过于分散,难成系统。一方面是由于语法讲解偏句型含义解释,而轻规律性总结;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相关知识点在教材中较为分散,每次学习时并未以所学知识作为铺垫进行深入,而是以新知识点重新学习而导致,缺乏相关知识学习的连续性。
最后,基于先行研究及问卷调查,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学习与使用中「S+という+N」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部分学习者都表示愿意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习,从而达到相关知识的结构体系更为系统化的目的。
3.结语
总之,从学习者的使用意识可以了解到「S+という+N」结构在习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关于学习者对于该结构的正误用的具体特征及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寺村秀夫.連体修飾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その1―[M].大阪外国語大学留学生別科,1975.
[2] 彭广陆.守屋三千代总主编;李奇楠,押尾和美主编.综合日语1[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彭广陆.守屋三千代总主编;冷丽敏,丸山千歌主编.综合日语2[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彭广陆.守屋三千代总主编;王轶群,今井寿枝主编.综合日语3[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彭广陆.守屋三千代总主编;何琳,守屋三千代主编.综合日语4[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闫泽琦,1995年11月18日出生,女,汉族,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8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