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存在思维培训碎片化、表象化的现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思维训练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启发中提升思维能力。下面我结合王老师执教的郑振铎的《猫》,谈一谈怎样在初中阅读教学实践中把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落到实处。
一、以输出知识为目标,引导学生的思维时时在场
初中学生的思维自觉性比较差,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不动脑子,跟着老师的讲解去听。所以语文教师要想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首要做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他们才能够开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才能够在听课中抓住教师讲解的关键信息,并对教师的讲解做出及时的反馈。王老师充分利用了“输出”这个武器,积极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倾听,最后进行流畅的表达,有效地讨论。
王老师在执教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节课的全部内容,首先在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就安排了三个环节。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后完成后面的思考探究第一题;第二步就是要求学生按照表格讲述三只猫的来历等具体情况;第三步就是和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这个整体感知的环节看似普通,其实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在课堂上了。
首先,填表环节促进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学生的思维完整性得到了锻炼。学生阅读课文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把一些文字在自己的大脑中不断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比较等思维活动,但是我们的初中学生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假阅读”的现象。正是这节课王老师给学生设置了知识输出的目标,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真阅读,去启动思维阅读,认真填表才能完成老师的任务。通过“填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熟悉了,知道了本文的基本信息。
其次,学生的“复述”不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还促进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发挥。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到了初中,在课堂上就成了“沉默的羔羊”,他们只听不说,教师也不清楚他们的思维状况,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输出,学生就没有压力,这种情况下输入的效果就会降低。当有了填表之后复述这个输出压力之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启动,就会积极的参与到思考中来。同时,表达也是开启思维最好的方式,“复述”是表达的方式之一,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是需要动脑子的。
再次,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但训练了倾听的能力,还促进了思维灵活性。教师没有要求学生把答案统一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有差别的阅读,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学生思考的结果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而他们要交流自己的不同之处,就需要认真倾听,听出差别,还要说出不同的原因,这就更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把自己的发言和同学们的发言有机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比答案更重要,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交流“不是简单的对信息进行复述,而是在比较中把思维引向深入。
二、借助问题的生成为驱动,引领学生思维不断生长
思維活动是开始于问题,结束于问题,这样往复循环的。问题对于思维具有导向作用,是打开思维的一把钥匙。学生形成独立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必经之路。如果找不到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无从谈起,即使有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的质量很低,也会制约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教师会设计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领,王老师在执教《猫》这节课的时候,并没有照搬《教师教学用书》上设计的三个问题,而是有意识地把一些文本知识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问题,借助问题唤醒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王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猫》的内涵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1)课文中三只猫的待遇为何不一样?
(2)作者为什么看到第二只猫被偷而作者没有阻止?
(3)第三只猫为什么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嫌疑犯?
王老师提出来的这三个问题在参考书中是没有答案的,学生也不能对课文中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的筛选就能完成的,要完成这三个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后再跳出文本,反复问几个为什么,然后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我们会发现这三个问题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学生在课文中画一画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能体现出这三个问题的思维含量。这三个问题都是以“为什么”开头,属于分析维度的问题,而不是“是什么”记忆维度的提问,更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判断方面的提问,这个问题是需要学生究根源的,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深入的阅读文本然后去分析、比较和归纳的。
二是指导学生的思维从语言层面向内涵层面延伸。语言层面在文学作品中仅仅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思维内涵是在文字背后的。我们以第三个问题为例,作者为什么把第三只猫作为冤案,他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我们从文章中第三只猫的基本信息就知道了第三只猫的命运,如果往深处分析,人们是带着偏见和动物相处的,从人们的内心深处去思考猫的,即便是不发生,也是提心吊胆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刻挖掘其思想的精髓,唤起作者对人性的思考。
三是实现了从标准解读到个性解读的转变。文学作品和艺术是不分家的,他同样会引起读者的思想共振。我们以第二个问题为例,有的学生认为好的东西被抢走人们不闻不问,是人性的自私;还有的学生认为看到好东西就想抢走也是人性的自私等等。这些思考不是课本中展现的,更不是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感悟到的。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更具有个性。
三、借助学生的对话这个载体,引领学生思维发生质的飞跃
思维既需要启发,也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实现学生思维飞跃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把教师的思维介入学生的原始思维,引导学生从思维表面逐渐到深层次发展,达到学生思维不断生长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王老师大胆的把两只猫的命运做了改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形,给学生的思维状态带来了一定的碰撞。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都假想一下,如果课文中的第一只猫的结局不是长病而死亡的,第二只猫的命运也不是被别人偷走的,这两只猫都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慢慢长胖,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生:被遗弃。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既不漂亮,也不能带给我们快乐,更不能捉老鼠了。
生: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师:这两只猫慢慢变老之后,不再是那么美了,对主人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我们人类还有谁去喜欢它们呢?
生:人们喜欢猫仅仅是表面上的,不是内心的,其实动物和人类是不平等的。
生:我现在想到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仅仅是人们逗笑的对象,但是当他离人们而去,死了的时候,人们也没有去关心他,仅仅少了一个逗笑的对象而已。
师:人类大多是自私的,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或者动物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师:这篇文章作者是1925年写的。虽然写的是家庭琐事,仅仅告訴我们家里三只猫的故事,大家想一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人是自私的,冷漠的、虚伪的……
师:“我们”就是一只猫,而“猫眼中的人”又是什么呢?
师:是啊,是自私的、冷漠的、偏见的……,人性的这些弱点正是作者所要探讨的。
显然,通过上面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这段对话,其实是一次有意义的智慧的交流,这次对话为学生的思维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我们王老师按部就班、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思维由正向转化为逆向。其中三只猫是怎样来的,三只猫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特点等这些信息都是文本中的已知条件。前两只猫是没有“亡失”,把它们假设为老了的话是一个可以变化的条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会是什么样的命运。教师的思维是高阶段的,是逆向思维,是对文本的全新解读。这篇文章中假如没有教师的逆向思维的假设,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浅显的停留在第三只猫的命运上,学生的思维只会在已知的思维水平上摆动。有了老师的这两个假设之后,两只猫的最后命运改变之后,学生的思维方向随之改变,这就会完成了一次思维的质的飞跃。教师的思维、文本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学生才能潜移默化的接受敬畏生命的教育。
林海军,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