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宇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迈进“十四五”,新的事业征程呼唤新的人才力量,新的发展趋势需要新的智力支撑。面向未来,汇聚人才优势,共同谋划新时代的发展新篇章。
2020年10月26日-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十四五”人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从重规模、重素质、重数量向重水平、重能力、重贡献转变。要想“十四五”新征程开好头,提供发展新引擎,还需下足功夫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纵观历史发展大势,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
人才引进是人才工作的重点,只有把大量人才引进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指望、才有盼头,未来才会可期。加强对人才的引进,要突出人才政策支持,大力健全各类人才政策,改善人才的政策待遇及发展空间,以政策导向引才,更多注重為人才量身打造发展方案,切实为各类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在刚性全职引才的基础上,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赋予人才自由度与灵活性,实现人才自由流动、为我所用。
在各地近期发布的“十四五”建议中,地方政府也都将“引才聚才”列为了重要目标,从提供租房、购房补贴到提供科研经费,筑巢引凤各显神通。
北京在“十四五”建议中就提出,以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骨干人才、一流文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五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引领带动全市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此前已经推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的天津在建议中提出,要树立“天下才天津用”的理念,加大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海河英才”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
另外,天津还在建议中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使天津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上海也提出,要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东北三省之一的吉林此次还明确了引才的重点领域。建议中称,吉林要加大人才结构性引进力度,实施“长白山人才工程”,推进装备制造、大数据、医药、环保、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专项引才计划,在长春、通化等地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此外,吉林还提出,要建立域外人才引进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引进和使用“候鸟型”人才,打造东北亚地区科技人才汇聚高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庆华曾在国外多年,他坦言,回国短短3年时间,自己的科研团队能够迅速打开创新局面,这与国家对归国创业科研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
产教融合育英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际,莫如树人。
解决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从根源出发。
人才培养与人才战略更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前提和内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一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
“十三五”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88万人,新增就业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超过50%,大量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间存在脱节,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上人才供给结构性短缺严重。我国不仅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也缺乏将核心技术应用推广的产业化人才。在对一些发达地区的调研中发现,面对高质量发展,各地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学术研究、技术应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都面临领军骨干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劳动力技能水平在14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63位,未达到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排名在第64位。
时下我国正走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需要大量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人才结合科学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发表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明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重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增强综合国力、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多维融合——不仅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更要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线下线上紧密融合。一方面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方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对此,北京“十四五”建议中就明确提出:“实施原始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产业领军人才培优工程、杰出青少年人才培养工程、知识更新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优化科技人才资源配置,聚集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科学家集群和创新人才梯队。培养国际法律服务、商务仲裁等方面人才。同时,完善首都人才工作相关法规、产业人才协同创新体系、多边合作体系和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动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突破创新,塑造首都国际人才社区等品牌,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活用人才创机制
引才育才是基础,用好人才是关键。
这些年中国科技论文总量全世界第一,但真正的科技创新实力依然不强,各行各业都陷入了“数论文”的误区。如果缺乏量化标准,科研人员又担心强大的人际关系会影响人才评价的公正性。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以品德、贡献、成果为导向,注重对人才的综合考察。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聚焦人才发展需求,在职务、职称、荣誉等方面破除传统制度障碍,激发人才干事创新活力。要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突破区域、行业和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在区域内建立健全交互共享机制,让人才能够合理流动和广泛交流,拓宽人才发挥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2018年,我國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在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成功选址奠基,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又迈出一大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极地科学家不仅用笔撰写科学论文,更是用足迹把论文写在南北极的冰天雪地上。”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感慨:“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目前我们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不唯论文、职称、学历论英雄,这对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来说特别暖心。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这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能使大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展更加复杂的,多学科交叉、多资源融合的前沿科技项目。”
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奋斗永不停歇。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面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向更具创新精神的人才发出召唤。全球合作抗疫、“一带一路”携手发展、建设好长三角和大湾区,要答好这些新的时代命题,需要用全新的发展眼光,从创新的角度着手、拿奋斗的精神拼搏,凝聚起无数个体的努力来推进时代的前进。创新与奋斗塑造人才品质的优秀内核。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迈进“十四五”,新的事业征程呼唤新的人才力量,新的发展趋势需要新的智力支撑。面向未来,汇聚人才优势,共同谋划新时代的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