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教育现代化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03-16 08:26袁年英
职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改革

袁年英

摘 要: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改革和创新高职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高职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服务的需要。本文就面向教育现代化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现代化 改革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与面向教育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时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需要,更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提高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一、高职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转型的需要

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应是能够适应社会转型需要的个性化、多变化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生源不仅有高中毕业生,还包括中职生、退伍军人、下岗工人甚至企业在岗职工。高职课堂在统一固定的时间集中授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资源分配不科学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根本保证。多年来,高职课程常常按学科设置,各课程内容相对独立。由于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造成了课程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课堂教学场所、设备有限且管理不科学,教师难以胜任转型后的课程教学工作。

面向教育现代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仅靠传统教材已很难满足高职课堂教学的需要。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高职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不仅应更加系统、丰富,而且要与时俱进。

(三)融合发展缺乏融合机制

融合发展包括产教融合发展和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

首先,近年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陆续在各高职院校展开,但产教融合缺乏整体推进机制和系统运作,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实践与高职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无法相互促进,企业难以真正融入高职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不能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

其次,在传统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与实践脱离,现实中,出现的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即失业”等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

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对多變化、个性化、综合化的高职人才市场需求,因材施教、面向人人,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

二、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

互联网、人工智能不仅给高职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便利。

首先,互联网、人工智能让高职课堂教学变得无处不能、无时不能。不仅使线下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让线上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其次,电子产品、互联网已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互联网、电子产品进行学习受到高职学生欢迎,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高职院校生源日趋多元化,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需求及学习目的等不尽相同,如果只开展线下课堂教学,不仅难以找到对全体学生都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也难以调适众口。而线上教学可以不限次数反复学、随时学、随地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进度。线上教学借助人工智能,还能够准确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以及对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更有助于教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线上教学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线下教学以答疑、解惑、能力培养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不仅是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需要,更是满足个性化教学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创新的精髓。面对教育现代化,借助AR、VR等先进技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将传统课堂中的“教”与“学”进行时空分离,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企业导师“教”与“工作”难以同时兼顾所带来的矛盾,而且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现场指导和企业导师线上指导的双导师指导模式的形成和运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企业导师可将自己工作的真实情景、真实过程录制下来,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这样,企业导师不用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就可以参与到高职课堂教学中来,还能把企业最新、最真的岗位工作实际情形搬到高职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产”与“教”的对接,进而将“产”与“教”有机融合。学生也可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尤其是实训实验过程及结果录制下来,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能够及时获得高职专职教师现场监督、指导和线上点评指导及企业导师的线上点评指导。

换言之,高职专职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将“产”与“教”精准结合,不仅更好地满足了高职课堂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更好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践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多学科融合

如今,高职课堂教学内容一改传统按学科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做法,变成按完成企业具体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及素养等为依据,科学选择并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采用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坚持了高职课堂“能用、够用”的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原则。

在实践中,完成企业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某一具体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往往是多方面的,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因此,按完成企业某一具体岗位工作的需要选择和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更是集多学科知识、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融合应用。这种多学科知识、技能的融合应用不仅有利于创新学科发展,更有利于检验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较好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客户服务岗位为例,岗位从业人员要完成客户服务岗位工作,不仅要熟悉自己行业、企业的相关产品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及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等。因此,该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还涉及相关学科知识、技能在具体岗位工作实践中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运用。

(四)智育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相融合

教书即智育,是根本,育人是关键。育人不仅是德育,更是美育、是劳动教育。高职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自古以来,榜样对于育人的作用不可或缺。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企业导师也同样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通过观看企业导师提供的工作视频及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不仅有专业知识、技能等智育收获,更有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德育的熏陶。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导师的教学更是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同时,通过线上课堂教学平台,借助现代技术,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跟进督促,促使想偷懒的学生不得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改革和创新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一)网络平台保障

离开网络技术平台,高职线上课堂教学将无法进行。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支撑下,网络平台不仅是一个动态的教学法资源库,更是一个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是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直观反馈平台。

换言之,网络平台是高职课堂教学的实施工具,更是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运作的前提。离开网络技术平台来谈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犹如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二)师资保障

作为高职课堂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之根,优质的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高职课堂所需要的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师资队伍,他们集专业知识、技能与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微课制作、录屏、录像等)于一体。

大量实践表明,高职现有师资队伍无法较好地满足课堂教学尤其是線上课堂教学的需要。相关各方应结合自身实际,从多方着手,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满足高职课堂教学需要的现代化高职师资队伍,从而切实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制度保障

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包括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途径及教学评价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不仅涉及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在职在岗员工,还涉及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网络平台支持、教学设备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

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制度,不仅有利于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与职责,更让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法可依”,确保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进而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泽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40年综述[J].职教论坛,2019(8).

[2]王继平,景李虎,朱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笔谈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1).

[3]郭福春,米高磊.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

[4]姚玲.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表征与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9(2).

[5]何雪莲,祝怀新,朱芝洲.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14).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