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对山东省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

2021-03-16 09:54杜恩情杜纯静吴炳义乔晓春
中国卫生统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理年龄组预期

杜恩情 宁 佩 杜纯静 吴炳义△ 乔晓春

【提 要】 目的 探讨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影响,为山东省老年人健康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量,共获得研究样本3349例。Sullivan法测算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结果 不论男女和受教育程度高低,山东省老年人失能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小学及以下(10.04%)老年人失能率高于小学毕业及以上者(4.74%)。小学及以下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为20.39岁,小学毕业及以上为21.24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分别为87.61%和91.27%。小学毕业及以上老年人在各年龄组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均高于小学及以下者。结论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均高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教育水平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尤其对女性更为明显。教育对老年人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意识,改善其生活方式。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10月1日提出“到2050年,60岁以上老人将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预测[1]。“健康中国2030”[2]明确提出将健康预期寿命作为评价人群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作为研究健康预期寿命的其中一个维度,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目前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研究多基于国家或者某一地区的调查,而以省为调查单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018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Sullivan法,分析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影响,以期为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在调查地区累计居住6个月及以上;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昏迷、认知功能障碍或疾病等导致无法沟通者。

本研究的分年龄死亡率使用2018年山东省死因登记资料和2018年户籍人口资料计算;分年龄失能率资料来源于2018年山东省老年居民健康抽样调查数据。

2.样本量估计

n为样本容量、Z为置信区间、d为抽样误差范围。置信水平取95%(双侧),相应的Z=1.96;总体率π采用2010 年“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3]的老年人失能率6.25%进行估计;设计效应deff取1.9;抽样误差范围控制在1.25%;并考虑无应答率15%,计算得到总样本量约为3220人。本次调查最终发放337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49份,有效率为99.23%。

3.研究方法

(1)抽样方法

本研究以山东省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中,均按照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居民小组4个阶段进行,最后以抽中的家庭户为群。

(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涵盖基本情况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其中,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8个方面。由于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故将其简化为小学及以下和小学毕业及以上两种类型。日常活动能力测量使用Katz量表,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34,KMO值为0.902,通过巴特利特球形检验,信效度良好。

Katz量表共包括6个指标,分别为洗澡、穿衣、上厕所、室内走动、控制大小便、进食。每个问题指标有3个选项,分别为A“不需要帮助”、B“自己能完成主要动作,仅需少量协助”、C“需要别人帮助完成主要动作”。6个指标中至少有一项选择B或C,则定义为“失能”,即生活不能自理[4]。

(3)统计分析

以生命表计算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LE),Sullivan法计算生活自理预期寿命。

结 果

1.数据质量评估

将全国2015年1%人口抽样中山东省调查数据作为标准,与本研究调查的原始数据匹配,制作金字塔图。结果发现,尽管两者性别、年龄结构基本一致,但是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在75~79岁、80~84岁年龄组比例偏高,其他年龄组比例均略低。为使调查数据的年龄、性别分布与总体数据更为接近,故根据2018年山东省常住人口数据的性别年龄结构进行加权处理。结果显示,加权调整后的数据年龄结构与总体数据年龄结构更为接近(图1)。

图1 2018年山东省老年人加权数据与总体数据比较

2.基本情况

加权调整后的数据库共包含研究样本19503166例。其中男性9290598人(47.6%),女性10212568人(52.4%),男女比例为1∶1.10,与全国2015年1%人口抽样中山东省调查数据的男女比例(1∶1.09)接近。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10983053人(56.3%),小学毕业及以上者8520113人(43.7%)。从各年龄组来看,60~64岁组老年人占比为33.8%,65~69岁组为24.4%,70~74岁组为15.9%,75~79岁组为11.2%,80~84岁组为8.3%,8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6.3%。

3.山东省老年人失能水平测算

(1)失能率测算

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失能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60~64岁组失能率最低(2.41%),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34.47%)。总体而言,女性失能率高于男性。

(2)不同受教育程度失能率测算

总体来看,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小学毕业及以上者。除65~69岁组外,小学及以下老年人失能率均高于小学毕业及以上者。从60~64岁组来看,小学及以下老年人失能率为3.06%,而小学毕业及以上为1.84%,后者比前者低了1.22%。从85岁及以上年龄组来看,小学及以下老年人失能率为37.08%,小学毕业及以上为23.94%,后者比前者低了13.14%,其差距比60~64岁组更为明显。可见,随着年龄增长,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见图2。

图2 山东省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失能率比较

4.山东省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测算

(1)总体及分性别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测算

2018年山东省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分别为23.27岁、20.64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为88.70%。随着年龄增长,平均预期寿命、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均不断降低,且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降低的幅度不断增大。见表1。

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各年龄组均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分别为89.93%和87.66%,女性低于男性。男性在各年龄组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均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山东省分性别老年人的LE、ALE及ALE/LE

(2)不同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测算

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为20.39岁,小学毕业及以上为21.24岁。小学及以下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为87.61%,小学毕业及以上为91.27%。小学毕业及以上的各年龄组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均高于小学及以下者。见图3。

图3 山东省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比较

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下不同性别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中,男性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各年龄组均低于女性,但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除85岁及以上年龄组外,男性均高于女性。小学毕业及以上的老年人中,男性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在各年龄组均低于女性。见表2。

表2 山东省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ALE、ALE/LE

讨 论

1.山东省老年人失能水平存在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男性老年人失能率为7.03%,女性为8.35%,女性老年人失能率明显高于男性,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5]。此外,山东省老年人失能水平存在明显的受教育程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失能率为10.04%,而小学毕业及以上的老年人失能率仅为4.74%,后者明显低于前者。丁华等[6]基于2011、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将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小学、初中及以上3组,研究发现未上过学的老人失能率比小学毕业、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更高。翟向明等[7]将2011-2012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数据中户籍地为山东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山东省受教育年限长的老年人其失能程度相对较低。以上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失能率相对较低,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对更好。

2.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存在受教育程度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山东省小学毕业及以上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在各年龄组均高于小学及以下者。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生活自理时间和生存质量较高。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李成福等[8]使用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数据,将受教育程度分为未上过学和小学及以上,得出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均低于小学及以上老年人的结论,本研究与其结论一致。焦开山[9]也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越高,但健康预期寿命占比反而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非健康生存期相对较短,所以健康预期寿命占比较高。中国老人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更多的是延长了非健康生存期[10]。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经济收入较高,身患重病时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医疗资源和卫生服务,可以继续带病存活;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由于收入有限,享受的医疗资源更有限,患病后由健康到死亡的概率更高。

3.教育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且对女性尤为重要

教育对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育影响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受教育程度越高者收入也越高,较高的收入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医疗资源以及更好的医疗服务,这对于老年人健康非常有益。其次,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受教育程度高者往往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其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也越强。有研究[11]发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健康预期寿命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最后,教育还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感知以及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健康的投资。高教育水平的人群往往会对健康知识了解更为全面,获得卫生服务的方式和途径更多,更懂得如何利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来维持自身健康,而且有能力并且更愿意为健康进行投资。

综上,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积累性的特点,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是健康状况测量的综合性指标,上述分析充分说明了教育因素对健康结局影响的复杂性和累积性。

猜你喜欢
自理年龄组预期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我会“自理”啦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喵星人”占领名画
脑血栓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
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