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牡丹在江西引种的综合评价

2021-03-16 12:38:36夏芹叶雄英龚春占志勇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凤丹油用结实

夏芹,叶雄英,龚春,占志勇★

(1.江西山和林业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38;2.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3.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DC)落叶小灌木,是我国传统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园艺栽培历史悠久[1]。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2-6],部分牡丹品种籽仁含油率一般保持在27%~33%,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这类牡丹品种称之为油用牡丹,是牡丹组植物中产籽出油率高(≥22%)的种的统称,具有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和生长势强等特征[7]。2011年3月牡丹籽油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标志着油用牡丹可作为木本粮油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8]。紫斑牡丹和凤丹牡丹是我国现行种植和推广的油用牡丹。其中,紫斑牡丹适宜北方半干旱地区,凤丹牡丹适生于长江流域,该系列以花量大、结实多、萌蘖少、生态适应性强为主要特点[9-10]。秦亚龙等[11]研究发现,凤丹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并分离鉴定得到2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41%和77.93%,其中,亚油酸占24.62%、亚麻酸占49.61%,远高于茶油、菜籽油和橄榄油等常见食用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本文以凤丹牡丹为引种材料,通过在江西境内不同生态立地条件下进行引种栽培,考察其综合表现,对开展凤丹牡丹的引种驯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引种地概况

引种材料选用安徽铜陵种源健壮无病害的3年生凤丹牡丹植株。于2014年11月初分别栽植在南昌、宜春、萍乡、赣州及上饶等具有生态典型的样地,详细生态因子见表1。

表1 原产地和引种地生态环境因子Tab.1 Eco-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origin and introduction site

1.2 方法

1.2.1 引种栽培

以整株移栽为主,将从安徽铜陵收集的3年生凤丹牡丹移植到引种地。试验期内(2015-2018年),通过连续观测记录其在各引种地的开花特征(开花时间、开花时长、单株花朵数量)、经济性状(干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含油率[13])、结实性状(果实成熟时间、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等指标,为此后的数据处理提供依据。

1.2.2 综合评价

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凤丹牡丹在5个引种地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先前收集整理的凤丹牡丹在各引种地的开花特征、经济性状、结实性状等记录,建立评价模型,指标量化,并根据评价标准予以评分和分析。

1.3 数据分析

1.3.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及评价标准

本文建立的三层递阶层次分析模型(表2)包含1个目标层A、3个中间层C、1个标准层P和1个最底层D。标准层根据凤丹牡丹的综合利用价值选定了9个与其应用有较密切关系的评价因子,中间层包括评价的三大方面,即开花特征C1、经济特征C2、结实特征C3共3个一级指标。

表2 凤丹牡丹引种综合评价体系Tab.2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troduction of Fengdan peony

1.3.2 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

根据1~9比率标度法[14]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Excel软件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表3)。

1.3.3 各评价因子对目标层的总排序

在计算出P层各个评价指标相对于所属C层的加权值后,再与该C层的权值进行加权综合,即可得到P层相对于目标层A的总排序权值(表4)。

表3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3 Judging matrix and consistency test

2 结果与分析

江西境内引进凤丹牡丹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木本植物油料资源,开发新型的木本油料植物,提升木本食用油的产量,因此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凤丹牡丹在江西省不同生态立地条件的结实情况,分析其在江西境内进行大规模引种栽培的可行性。

表3 结果显示试验中所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的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说明模型构建合理,保障了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在构建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中,笔者主要选用了开花特征C1、经济特征C2及结实特征C3作为中间层C。通过计算其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值可发现,经济特征C2的权重值最高,为0.5396,其次是结实特征C3,最小的是开花特征C1。该结果说明考察引种凤丹牡丹过程中其经济特征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结实特征是次重要的因素,开花特征比其它因素显得略微重要。

依据表5的评分标准对5个引种地凤丹牡丹的开花特征(P1、P2、P3)、经济特征(P4、P5、P6)与结实特征(P7、P8、P9)进行打分,并依据各评价因子对目标层A的总排序值进行计算得出各自的综合评价分数,并根据大小将5个引种地的凤丹牡丹综合生长表现划分为3个等级:(表6):Ⅰ级(>2.0)有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和南昌市经开区蛟桥镇;Ⅱ级(>1.5~2.0)有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和上饶市婺源县紫阳镇;Ⅲ级(<1.5)有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根据总体评价结果来看,凤丹牡丹在南昌市、宜春市两地的综合引种表现要好于其它3个引种地区,为江西引种驯化凤丹牡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3 结论与讨论

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是我国油用牡丹现行种植和推广的主要品种。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型的木本粮油植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综合利用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文献报道[15],2015年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13.33万hm2,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甘肃、安徽、湖北、重庆、青海和西藏等地,表明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已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凤丹牡丹在江西的引种驯化,笔者以产自安徽铜陵市的3年生凤丹牡丹植株为引种材料开展了引种试验研究。

表4 标准层(P)对目标层A的总排序值Tab.4 Total sorted values for target layer A by standard layer(P)

表5 凤丹牡丹引种表现综合评价标准Tab.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introduction in Fengdan peony

表6 凤丹牡丹在各引种地的综合评价等级Tab.6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level of Fengdan peony in each introduce site

凤丹牡丹属江南牡丹品种群,与江西历史上有记载自然分布的上海牡丹[16]同属一个品种群,对开展凤丹牡丹的引种驯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为进一步分析江西开展凤丹牡丹引种栽培的可行性,笔者在南昌、上饶、宜春、赣州、萍乡设立了5个具有气候代表性的引种观察点。通过连续观察记录其开花物候、结实特征及检测种籽的经济特征,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初步得出在5个观察点中南昌与上饶比较适宜开展凤丹牡丹的引种驯化栽培。

本试验所获得的数据仍存在一定的误差,还需要长期的观测和更细致的实际应用加以校准和改进。如在实际观测中,南昌和上饶地区由于春季梅雨季节时间长,降雨量大,发现凤丹牡丹花朵大量出现败育现象,单株结籽产量、干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等重要经济指标均较低;同时由于人工管护成本高,最终导致经济投入产出比值不符合经济效益,故无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可能,只可少量引种栽培用于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凤丹油用结实
凤丹形态及其生理特性的季节动态研究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6:02
不同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特征及凤丹光合特性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科学导报(2020年26期)2020-06-09 12:12:05
Super Strong Beard 超级结实的大胡子
凤丹籽油对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5
找出结实的绳子
结实的纸筒
莫愁(2017年36期)2017-12-25 05:52:36
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