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本地油茶良种及新品种高接换冠研究

2021-03-16 12:38:36刘四黑阮成江杨明梁玖华姚云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遮阳长势砧木

刘四黑,阮成江,杨明,梁玖华,姚云,5

(1.玉屏侗族自治县林业局,贵州玉屏554000;2.大连民族大学资源植物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00;3.铜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铜仁554300;4.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玉屏554000;5.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玉屏55400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利用油茶籽生产的茶油,各项品质均优于核桃油、花生油、芝麻油,甚至优于地中海的橄榄油[2],是最好的食用油,长期食用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3]。另外,茶油用途极广,除作为食用油外,还广泛用于工业、医药、化妆品等多个行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保健功效[4]。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低山丘陵间有平地为主,海拔400~600 m,较适宜油茶生长,有传统老油茶林约8 000 hm2[5],2009年至2019年种植油茶5 800 hm2,是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典型的油茶产业大县。于1958年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名“油茶之乡”,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誉。油茶林占全县国土面积26.1%,农村农民人均拥有油茶林面积1 867 m2,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优势资源产业。

2005年玉屏县从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引进油茶优良品种或无性系穗条建立了采穗圃,并进行了苗木繁殖和产业示范推广建设,发现引进的品种与本地油茶品种成熟期不一致,导致与传统采摘习惯相冲突。引进的部分品种含油率仅在18%左右,玉屏油茶栽培历史悠久,至今仍保存着较多的优良种质资源,为选择适于当地生境的油茶良种提供优良种质,解决制约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油茶低产低效问题,我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3年对产量、品质和生长发育及病虫害性状的调查观测,发现了4个农家新品种[6]。本研究在油茶大树上嫁接母穗,快速繁殖芽穗,为快速扩繁油茶优良种质资源提供穗源,扩大繁殖适宜黔东地区种植的油茶品种,并在同一株原生低产油茶树不同枝上轮配嫁接不同优良无性系的穗芽,为攻克油茶单品种自交授粉会导致不结果或落果这一技术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处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国有林场,海拔560~580 m,东坡15°左右,排水良好,黄壤,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密度70~80株·667m-2,树龄30~40 a,面积2 hm2。

试验林砧木年龄结构、长势状况等林地质量,系1980年代初,贵州省林科院种植,树龄30~40 a;长势状况分为强、中、弱[7]。油茶枝叶茂密,生长有力,叶质深绿光亮、肥厚,无枯死枝,无病斑、伤疤的为长势强。枝叶完整,生长一般,叶质一般,无枯死枝,树杆呈锈色或灰色,有轻微病斑、伤疤,感观健壮的为长势中等。枝叶稀疏,生长一般趋衰退,叶质一般、发黄,有枯死枝,树杆呈灰色或白色,有病斑或伤疤的为长势较弱。

1.2 试验材料

选用材料为贵州省林科院选育的黔东油茶良种(黔玉1号)和3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油茶新品种。品种性状见表1。

1.3 试验方法

选择MY001(A)、MY002(B)、MY03(C)和QY1(D)(本地良种)4个品种的穗芽,主要用油茶树枝直径3~5 cm作为砧木,在同一株原生低产油茶树不同枝上轮配嫁接28株,单品种单株行间循环嫁接8行2个重复,嫁接方法一致,采取全遮阳和局部遮阳两种方式处理。

表1 试验品种性状Tab.1 Test variety character

2月初至中旬(早春),在油茶嫁接改良中首先采用了春季劈接方法。因树体截干后,树体营养水分机能失调,水分较重,不利于砧穗愈合,油茶大树换冠嫁接不同于油茶牙砧苗嫁接,嫁接前15~20 d,需用剪定锯将砧木嫁接部位切断,切口要光滑平整,切后用进口白菌清800倍液消毒,形成层逐渐转化成木质部后开始嫁接。

嫁接:在砧木断面选择芽的嫁接位置,选择比较光滑平整的点,用嫁接刀薄削一刀,以砧木周长3~4 cm为1个嫁接芽作好标记,在标记处用刀将砧木略带木质部(0.5~1.5 mm)垂直下切,在运刀过程中要一气呵成不能停顿,深度1.5~2 cm,对准形成层将接穗嵌入其内,注意露白,用电胶布包扎3~5圈,力度要适中,太松接口不易愈合,太紧易把形成层压坏,不易成活。包扎好后,在整个嫁接区域喷消毒药水,药水干后上罩。

接穗:在确定要嫁接的油茶品种母树上,选择树冠上部外围,芽眼饱满、壮实,无病虫害的当年最后生长枝,作为穗条,穗条采好放后在阴凉处(气温≤20℃)密封保存不超过10 d,不同品种分别贴上标签。将穗条以芽为单元,从叶柄右则下方2~3 mm处下刀,深达木质部,平行下削2~3 cm,然后在削面末端背面呈300角切断,上端从芽上方0.2~0.5 cm切断,形成一芽一叶的接穗。

上罩:塑料罩子规格宽6~8 cm,长16~20 cm,袋状,单层厚70~80μm。上罩时将罩子翻转,即内层为外层,上罩空间为整个罩子的2/3,外层按罩子大小缠两圈硬度较好的牛皮纸,上部罩袋外露3~5 cm,然后用编织带或扎丝进行包扎,不要太紧,手握包扎处用力可转动即可,便于水分溢出,但也不能太松,导致水分蒸发过快或风吹易落。

其他技术处理:当接穗抽梢至罩顶端时,保留原罩及牛皮纸,用剪刀剪去罩的顶端,使枝梢露出即可,并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对未成活的植株要及时按品种进行补接。当枝梢抽出罩外10 cm以上时,解除塑料罩,仍保留牛皮纸以利保湿、遮阴等,直至10月中下旬后全部解除[8-9]。

2 性状指标的测定

2.1 测定方法

油茶嫁接经过7~9月的高温后,嫁接成活方才稳定,当年的12月中旬穗枝完全停止生长后,计算成活率,公式为:成活率=成活罩数/嫁接罩数×100%,嫁接罩中有1芽以上成活,该罩计为成活罩。

生长情况测定,根据春、夏、秋抽梢时间分别于6月、8月、12月用卷尺测定长度,并作好记录。

穗芽数测定,嫁接后翌年5月下旬人工清点春梢芽数,以桩头为单元,按30%强度,公式为:春梢芽数×30%。

病虫害的测定,在嫁接罩解开后10 d开始观察记录,15 d观察1次,仅针对嫁接后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各病虫害表现特性不作描述。

2.2 统计分析

2.2.1 遮阳与成活率及生长特性分析

对全遮阳和局部遮阳2种处理下的成活率与穗芽生长发育特性进行调查观测。全遮阳条件是指在整个嫁接区域(山坡、林地)上方搭设遮阳网,将嫁接林地全部处于遮阴状态;局部遮阳条件是指在嫁接部位上方用牛皮纸遮挡阳光,将嫁接部位处于遮阴状态。全遮阳和局部遮阳条件下的穗芽嫁接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见表2。

表2 全遮阳和局部遮阳条件下成活及生长情况Tab.2 Survival and growth under full shading and 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

从表2可知,油茶高接换冠嫁接后,全遮阳比局部遮阳效果好,全遮阳条件下各品种嫁接芽的成活率比局部遮阳条件下高12.9%,最短枝长2.7cm、最长枝长5.7cm,分枝较多,穗芽多,能较快形成冠幅,嫁接成活率高低与砧木的长势有密切的关系。

据观察,嫁接后生长特性,在全遮阳下一年抽春、夏、秋3次梢,夏、秋梢持续生长,无明显界定。局部遮阳下,抽春、夏2次梢,少有抽秋梢。其生长进程及生长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在全遮阳条件下嫁接后生长进程,从4月初开始抽梢,直到11月初停止生长。从生长变化看,5月初开始进入抽梢高峰期,5月底至6月初停止生长,春梢木质化,6月中旬开抽夏梢直至11月初停止生长,夏梢与秋梢之间没有明显木质化过程,持续生长,占全部生长的3/4左右。

图1 全遮阳下接穗生长进程及生长变化Fig.1 Chart of scion growth process and change under full shading

表3 全遮阳和局部遮阳条件下几种病虫害发生情况Tab.3 Occurrence of several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under full shading and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

2.2.2 病虫害发生特性分析

对全遮阳和局部遮阳2个处理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3。

全遮阳条件下,油茶林分极少发生半边疯和炭疽病,虫害发生率相对较高,极易发生蚜虫、金龟子、蚂蚁、蜘蛛等虫害。蚜虫受害率高达55.9%,导致枝叶卷曲,蚂蚁上树吃虫的现象,幼芽生长影响严重,金龟子有吃食嫩枝叶的情况,受害严重。而在局部遮阳条件下,嫁接后的砧木病害感染率较高,半边疯感染率高达22.2%,炭疽病感染率高达22.8%,炭疽病主要侵染尚未木质化的嫩叶。蚜虫的虫害发生率相对下降81.2%,金龟子虫害发生率相对下降41.4%,红蜘蛛虫害发生率相对下降53.4%[10-11]。

2.2.3 砧木长势与成活率分析

油茶大树砧木长势的强弱与嫁接成活率有密切关系,根据观察分析,油茶砧木长势强、中、弱在全遮阳条件下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3%、90.2%、84.7%。经方差分析,砧木长势强和长势中等的无显著差异,长势强、中与长势弱的均呈显著差异。砧木长势强嫁接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砧木营养、水分充足,代谢旺盛,嫁接后利于愈合组织增生。

2.2.4 砧木直径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

据观察统计分析,嫁接部位直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有较大影响,砧径在3~5 cm内成活率较高,砧径越粗越老成活率越低,这与砧木长势与嫁接成活率关系一致。另外,嫁接成活率还与嫁接时间、嫁接人员技术水平、接穗质量、常规养护管理等有关[12-13]。

2.2.5 穗量分析

解决油茶新品种或良种开发穗源不足问题,进行快速扩繁采穗,采用全部遮阳条件下高接换冠效果优于局部遮阳,当年夏可采部分穗条,翌年夏即可采穗,2~3 a后可采穗0.5万条·667 m-2,可供繁育约2万株无性系苗木,5 a后采穗量每年均递增3~5倍;大面积油茶低产低效林改良换种,采用局部遮阳嫁接,成本要低得多,注意防治半边疯即可。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成活与生长关联情况分析,全部遮阳条件下油茶高接换冠改良新品种,成活率高达85%以上(品种B成活率仅62.9%,可能因母树枝条因素影响,但仍有待观察),最高抽穗长达85 cm,53.5%分枝≥8,进入秋、冬季后仍未完全木质化继续生长,较快形成大的冠幅,嫁接后翌年夏天,整枝可达110 cm,按30%的采穗强度,每罩均可采穗芽40个,是原母树穗量的20倍,之后逐年成倍增长,这是解决油茶良种或新品种开发利用扩繁穗条不足的最好方法;全部遮阳与局部遮阳条件相比,油茶半边疯和炭疽病发生率较低,这有可能与光照直射油茶树干强度和嫁接成活率有关,同时虫害发生率比局部遮阳要高出一倍多,主要原因是全遮阳下能为较多生物昆虫提供憩息地,度过炎热夏季;从嫁接成活率与病虫害发生情况看,嫁接成活率越低,感染的半边疯和炭疽病的机率分别高达22.2%、22.8%,没有嫁接活的砧木有被感染半边疯的机率高80%,其他的病虫害未发现明显差异;从成本角度讲,全部遮阳比局部遮阳成本高出20倍左右;可以在开罩后,5月中旬开始,用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各50%混合800~1 000倍液喷洒枝冠,防治蚜虫、金龟子等[14]。8~10月用阿维菌素和甲基托布津各50%混合800~1 000倍液喷洒叶片正反两面,防治蜘蛛、蚂蚁等;局部遮阳可以留一部分辅助营养枝或用麻布条包扎树杆,以预防半边疯。

猜你喜欢
遮阳长势砧木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上海节能(2022年8期)2022-09-30 04:57:56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32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12
JG/T500—2016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45
做砧木的南瓜品种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6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葡萄砧木——抗砧3号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初探
建筑遮阳的基本形式选择与比较
上海节能(2013年5期)2013-12-25 01: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