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婷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8)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老旧小区已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某省城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老旧小区里的道路作为连通社交区与居住区的最后“几步路”,其连通性、完整性、便捷性、舒适性及人性化至关重要[1]。因此,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区内道路的提升与改造就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通过对某省大量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老旧小区现状存在的问题方方面面,下面主要对老旧小区道路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1.1 道路路面破损情况普遍严重,部分存在多次翻修
老旧小区通常为一个片区的居住单元,老旧小区内部道路便是居住单元内“交通微循环”的载体[2]。因其管理部门不明确,通常是年久失修或多方改建多方修的情况。老旧小区道路路面材料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或预制砖铺砌、铺筑方式杂乱不统一、铺装样式混乱、破损后修补方式不当等情况普遍存在,导致老旧小区道路路面情况整体较差,不能满足现居民的生活需求。
1.1.2 道路标准低,不能满足现行使用需求
通过对西南地区某省老旧小区的大量实地考察可知,老旧小区道路红线宽度宽窄不一,局部过窄不能满足消防要求;部分道路转弯半径过小或现状建构筑物遮挡,存在行车视距不足的情况;道路建设标准低,早期损坏严重;雨水口配置不足,雨季淹水问题严重;早期建设监管不够,施工工艺及水平相对较低等。老旧小区道路日常维护和保养不足,轻微破损未及时发现和修补。
1.1.3 私家车辆乱停乱放
车位紧张是老旧小区的普遍问题[3],该省也不例外。车辆的乱停乱放是老旧小区投诉最多、居民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随着生活水平质一般的飞跃,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逐年提升,早期的停车用地已不能满足现有车辆停放的需求,从而车辆乱停乱放问题非常突出也亟待解决。
1.1.4 老旧小区道路普遍开放且无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
老旧小区普遍开放,除小区内部车辆出入行驶外,会有部分社会车辆借道通行,导致部分老旧小区内的车流量增加,有限的行车空间里交通压力有所增大。而老旧小区道路配套交通标志标线的不完善,使老旧小区内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
1.2.1 地下老旧管线繁多
目前,许多老旧小区道路下敷设排水、给水、电信、电力、燃气等各种地下管线。而这些管线普遍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逐步安装到位。建设时间不同、投资主体不同等原因导致现有管线施工时未考虑与新建管线的平纵综合处理问题,经常存在管线改造时平面位置紧张,竖向标高“上不来下不去”等管线“打架”的很多问题,管线改造过程中矛盾冲突点也比较多。而缺少完整且系统的竣工图纸,导致管线改造的过程中经常是边开挖、边研究、边沟通、边解决,还存在很多情况复杂改造方式敲定不下来的情况,导致改造施工周期延长,给改造工作带来不小的阻碍,甚至会导致改造投资大幅增加或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1.2.2 地上架空管线错综无序,管线老化情况普遍
地上架空管线错综无序:老旧小区内的架空管线主要为低压输配电管线及电信管线等。老旧小区普遍楼层不高,以5~7 层居多,晾衣绳、监控电缆、固定电线杆等物品的拉线与架空管线高低拉设,部分管线交合在一起,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的同时影响城市风貌。因架空管线牵扯的负责部门较多,将架空管线改造入地阻力相对比较大。
管线老化情况普遍:架空管线常年裸露在外,虽然有保护层,但是常年遭受风雨的侵蚀,老化情况比较普遍。风:老旧小区架空管线的放振保护措施相对薄弱,在长时间的震动作用下,架空管线会因为振动疲劳而产生断裂。雨水:雨水中掺杂着微量腐蚀物,架空管线长期受雨水侵蚀,其表层会产生腐蚀损伤,导致管线老化加速。
1.2.3 其他问题
一般老旧小区建设年代均较为久远,没有原始的设计资料,地上、地下的工程情况都较为复杂,而做为民生工程的排头兵——老旧小区改造须广泛收集周边居民的诉求,做好问题调研,以上种种导致前期现场踏勘的周期较长,困难大;而在改造的过程中,因工程直接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大多是以独立小区为单位进行改造,往往难以充分挖掘城市的闲置资源,较难形成系统的城市经济综合体,也很难系统的解决城市的功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所存在的系统问题。大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系统性有待解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旧小区道路普遍比较短小,但有限的空间内涉及的内容并不比市政次干路或市政支路少。1)老旧小区道路普遍道路长度短、红线宽度窄。2)地上空间受限,车速普遍不高。3)车流量小,但停车需求大。4)地下空间有限,地下管网错综复杂。
下面通过西南地区某小区项目的道路改造设计,对老旧小区道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小区道路平面位置图见图1。
图1 小区道路平面位置示意图
该小区本次改造涉及6条小区道路,红线宽度在3.28m~21.90m不等,道路长度在68.065m~401.505m 不等。
6 条小区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部分道路转弯半径过小(圆曲线半径小于15m),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部分路段转弯半径小,需要进行加宽改造。部分路段道路红线宽度不足4m,不能满足消防通道需求,且断头路尽头没有回车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部分路段因现状建构筑物遮挡且无法拆除,行车视距不足,安全隐患大。道路面层为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错铺设,沥青路面段车辙、拥包、坑槽情况十分普遍,水泥混凝土路面段裂缝、板角脱落、啃边情况十分普遍,车行道路面现状情况较差;人行道铺装混乱、局部破损或缺失、遇水翻浆,部分路段油渍清洗不掉等,人行道路面现状整体情况差。小区道路交叉口竖向设置不合理,雨季存在局部积水问题。小区道路因不均匀沉降问题凹凸不平,雨季时零散的积水点较多。整个小区内停车位设置严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情况严重,部分车辆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个小区无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压力大,行车杂乱无章。老旧小区主要出入口对外开放,部分社会车辆借道通行,交通压力大,上下班及上下学高峰期时段尤为明显。缺少配套的无障碍设施。部分路段为单元唯一出入口,施工期间注意车行及人行的交通疏导。小区现状及问题突出点位置详见图2、图3。
图2 小区现状图
图3 小区现状问题突出点统计图
对6 条小区道路线型进行优化,在不拆除现有建构筑物的前提下,加大转弯半径,确保圆曲线半径均不小于15m。线型优化后局部转弯半径较小路段结合周边人行道、空地等进行加宽设计,保障行车安全。
其中,共有2 处圆曲线小于规范值,分别为7m 和10m,结合道路周边空地,将圆曲线分别调整为15m 及25m;并结合场地特点对2 处圆曲线进行双侧加宽处理,加宽值为圆曲线内侧加宽0.75m、圆曲线外侧加宽0.75m,具体见表1 所示。
表1 圆曲线调整及加宽统计表
老旧小区内行车速度非常受限,小半径对车辆的行驶安全及舒适性影响相对较小,而又受道路两侧现状建构筑物标高的影响,因此该老旧小区道路的超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梳理6 条小区道路红线,因地制宜地拓宽红线宽度不足路段,保证消防通道最小宽度4m 的要求,并通过调整绿化带位置、调整垃圾箱位置、调整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位置、调整机动车停车区域位置、整合小区公用晾晒区、借用广场空地等方式在尽端设置了3 处回车场,解决消防车辆回车问题,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消防通道及回车场范围内保证车辆的畅通,严禁停车。回车场位置详见图1。
行车视距不足位置主要位于小区道路交叉口或小区出入口,在合理位置增设交通凸透镜,并在一定距离前即设置交通标志进行提醒,确保交通安全。
通过对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等数据的分析对某小区整个片区及周边路网的交通量进行分析及预测;对路面破损情况进行分级和评定,从而对小区道路路面进行合理设计。且材料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养护周期短、施工占地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材料,尽可能减少道路改造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路面处理方式见表2。
表2 某小区道路改造结构设计表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6 条道路的交叉口进行交叉口竖向设计,合理设置交叉口纵坡方向,解决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均指向交叉口的情况并在交叉口最低点处增设雨水口,确保雨水及时排出交叉口。合理设置道路竖向及路拱横坡,并在凹形竖曲线的最低点处增设雨水口,加快道路路面雨水排出,减少道路积水点。梳理6 条道路路侧及小区内可用场地,系统布置标准化的停车位,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并协助交警部门做好停车位的管控工作,规范小区停车问题。结合停车位布设情况,对整个小区的交通标志标线统筹布设,确保车行顺畅、人行安全。系统化设置人行道盲道砖、无障碍坡道、广场等公共活动中心无障碍通道等,完善小区内无障碍设施。配合社区及老旧小区物业,对老旧小区的外来车辆进行管控,限高、限重、限流量。施工前做好环境影响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施工期间的水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合理选择固体废弃物堆放地点,并在施工建设期和建成营运期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施工方案,对施工期间小区路网进行合理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尽可能采取半幅施工,并提前做好公示,保证老旧小区内行人及车辆的正常通行,减少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发展而推开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从根本上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老旧小区居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水平,构建了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而老旧小区道路的改造既解决了片区交通问题,也推动城市进程的发展。老旧小区道路改造问题繁多,需要实地考察去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深入研究,既要一区一模式又要统筹片区、协调发展,由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点”连接社区更新的“一条线”进而联动片区发展的“经济综合面”。老旧小区的改造是与时俱进的过程,顺应城市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使其功能更加完善、空间得以挖潜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提高老旧小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