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
摘要:在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为管理工作融入新鲜血液,得到了全院人员和病患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医院管理工作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有序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的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开展与落实,确保精细化管理措施精准、高效到位。
关键词:医院;精细化管理;问题;对策
分类号:R197.3
为了积极应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医院需要转变管理理念,运用更加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并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管理效能,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战略和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确保战略规划有效贯彻、层层落实,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执行能力。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要明确岗位职责,创新管理办法,提高服务效能,满足“三好一满意”的医院服务整体要求,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医院精细化管理实施中的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具体分析如下:
1.思想认识上陷入误区
虽然大多数医院都十分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但在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表面化的问题,对精细化管理理念认识不够清晰、深入。比如有的医院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停留在规章制度的完善上,片面关注制度体系建设而忽略专业性人才的配备,使得精细化管理成为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并没有将医院管理工作谨慎、精准的做细致。精细化管理强调按制度章程办事,强调走程序、讲依据,但并没有忽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过度强调制度只会使管理更加僵化死板,失去管理的活力。
还有的人员将精细化等同于复杂、琐碎,认为精细化管理使管理负担更重,管理事项更加琐碎杂乱,大大提高了医院管理的难题。这是一种常见的思想误区,精细化管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管理模式,而是围绕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有条理性的分层、分阶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达到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细致到位的管理效果。
2.缺乏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体制
医院管理体制是根本,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的铺开、取消药品加成等诸多政策因素的变化,对医院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是医院构建新型管理体制的机遇。当前,依然有不少的医院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医院的经济管理作用不明显,信息化管理还无法全面、深化运用,缺乏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导致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由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现代精细化管理逐渐转变的过程,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精准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医院管理工作,要重塑流程建设,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还需要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医院大多处于精细化管理的起步阶段,医院制度体系建设的法治化、精细化水平有限,有些制度内容不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依然沿用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的架构。对于不少公立医院来说,很多医院原有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环境下医院的管理需求,难以应对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医疗市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和拥有先进管理理念与优质服务水平的私营医院相比,往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逐渐陷入劣势地位。
不少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未能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在医院财务审核、信息结转、挂号缴费等管理和服务流程上比较繁琐复杂,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不少医院尚未建立层次分明、细化量化的服务指标体系,对患者满意度、服务态度、药物利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对单病种质量管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制度机制的落实不到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医疗服务和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医院普遍缺乏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方面的人员储备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精细化管理经验和复合型人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很多管理人员不熟悉信息化办公,对精细化管理理念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尤其是中老年管理人员接收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不强,可能会成为阻碍精细化管理推进的障碍。
人员是医院管理的主体,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当前专业管理人员数量少、工作负担重、能力欠缺的问题比较显著,会直接影响到精细化管理举措的落实和优化,影响医院管理的质量,不利于医院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4.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
近年来,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增强,医院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结合医院实际需求定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医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然而,在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会计核算等经济指标信息不够全面,难以对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不同科室的数据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达不到要求;在物资采购、药品使用、总务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预约挂号、检验报告查询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有限,未能全面实现“互联网+医疗”模式。因此,仍需要结合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优化信息化系统,增加和改善系统功能,简化操作程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二、医院精细化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转变管理思维方式
医院管理者要从思想理念上端正认识,加深对精细化管理的了解,深刻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意识。要摆脱片面的将精细化管理等同于琐碎复杂或制度建设的错误认识,深入了解精细化管理背后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和要点,避免陷入形式化等误区。
医院管理涉及到全院各个部门和科室,涉及到全体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需要医院上下一同努力,目标和步调一致。因此,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宣传教育,构建精细化管理的文化内核,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应积极利用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和医院宣传栏、学术讲座等传统模式,宣讲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知识,逐步引导医护人员转变思想行为模式,使精细化管理理念入脑入心,做好全体人员的思想建设。
2.构建精细化管理体制
精细化管理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医院应努力构建精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体系,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精细化管理对医院战略规划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在某种程度上使医院管理工作更加琐碎化,增加了医院管理的难度和负担。对此,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對管理制度进行充实和调整,使制度建设与精细化管理需求相匹配。
要通过规章制度建设,指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分工。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医院整体目标进行细化拆解,结合各个部门和科室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实际的管理目标。同时,要在制度建设中将目标细化为若干详细、具体的环节,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明确各个环节的目标和落实方法,将管理目标逐层落实到实处,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整个医院凝聚为一个整体,共同为总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在流程管理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对就诊流程进行优化,切实有效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就诊流程优化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围绕患者的需求对诊疗程序、岗位设置等进行优化改进。比如可以将就诊挂号、出入院等管理环节相联系,实行分科、分片、分区诊治,对患者进行科学分流;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综合性服务,缩短患者等待的时间;对放化疗患者改为在门诊进行诊疗,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在门诊成立日间手术中心,配套麻醉复苏室和专病门诊,并开展节假日加台手术,利用弹性排班制合理安排医护人员。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使工作流程更加细致化,符合患者的客观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和宝贵的资源,优秀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才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的高低。因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重视医护人员的培养,制定人力资源培养方案,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上下功夫。
医院应积极优化工作环境,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建立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向一线人员倾斜资源。要多渠道、多方位招聘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引进医院紧缺的各类型人才,做好人才引进和选拔工作,不断扩大人才队伍。为医护人员科研提供启动资金和配套奖励经费,鼓励医护人员科技创新,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申报技术专利。每年组织专题讲座、外出进修、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学习活动,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专业知识技能、精细化管理、职业素养等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将医德医风考核纳入个人和科室的工作考评中,并开展关于职业信念、职业素养的培训学习,有计划开设医患沟通技巧、精细化管理知识、医疗卫生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课程,不断完善和优化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为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进和落实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同时,要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品管圈等活动,对医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在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对培训成效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估,量化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薪资待遇等挂钩,激励医护人员加强学习,积极工作。
4.推进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应积极引进功能完善且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挂号缴费、会计系统等功能和数据的对接,使信息化管理囊括物资采购、药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叫号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并对系统功能进行升级改造,对预约挂号、服务推送等功能进行完善。
比如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管,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覆盖率,方便患者家属就近支付,节约来回奔波的时间,使群众就医更加便捷,使医护人员工作更加高效。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尚未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实,未能将精细化管理与各项管理工作融为一体,而是生搬硬套的引入到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理念,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文化氛围,构建完善的精细化管理体制,并为精细化管理提供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和坚实的信息化基础,才能真正有效推动医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玲.医院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建设[J].医疗装备,2021,34(09):80-81+85.
[2]古丹,张永勤,杨玥,黄宇,唐淑梅.医院成本管控的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05):148-151.
[3]杨嘉麟,程华丰.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04):326-328.
[4]彭雅莲.医院办公室行政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8):7-10.
[5]韩蔚.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1):31-34.
[6]易钰娟,文符蓓.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04):468-470.
249250118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