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视域下的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演进及现代企业发展

2021-03-16 01:57高旭东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体制中国化

高旭东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内容,将代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与代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实施路径。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历史逻辑与辩证逻辑应用于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中,有助于微观层面的企业主体根据所处的的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作出基于企业自身生产发展、经营走向的科学研判,最终实现宏观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微观层面现代企业运作体系的发展完善全面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现代企业发展。

分类号:F120;D61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现代企业的转型发展日益处于面向世界的、高度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中,且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以数字化为主导的信息化发展作用下日益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于是立足于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持续推进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内涵的演进规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市场逻辑内涵的历史性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关于我国现实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科学世界观,有助于政府规范企业在认识过去、现在、未来经济发展状况关系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搞好当下的每一步生产。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基本上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作为社会空间改造的出发点,一方面适应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力水平极度落后的现实国情,另一方面又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對我国多方面的经济封锁所造成的市场封闭局面。随着三大改造及多个五年计划阶段性的发展,我国在稳定农业经济命脉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了成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做足了经济基础上的物质准备,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足了上层建筑上的思想认识准备。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市场逻辑内涵的辩证性演进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客观、全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主要通过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发挥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指导作用。基于事实求是的批判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形成之前,市场经济体制因被蒙上一层浓厚的资本主义政治色彩而遭到全否定性的高度排斥。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熟,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并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强调代表社会主义现实生产力水平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批判融合。在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转型的同时,也更是加快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意蕴思想认识上的积极转变。

二.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下的现代企业建设路径探讨

1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唯物史观逻辑,发挥政府供给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

政府供给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规范运行的重要把手,能在微观层面有效地规范各类企业的生产行为。一方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逻辑,政府供给所作出的一切基于人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指令性的计划安排都不应违背现实企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及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逻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供给应在有效反思过去、客观认识当下、合理预测未来方面做足组织保障、体制机制、公共资源三方面的有效供给,且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业之间应在辩证看待一切政府供给活动对于企业发展及市场管理的调节功效的基础上保持密切联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垂直层面及水平层面的全方位及时反馈,保障政府供给能更好地发挥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代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唯物史观逻辑,发挥市场供给对于现代企业建设的市场导向作用

市场供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力量,能有效弥补计划经济体制容易脱离实际、无法有效解决市场供需中的特殊矛盾、束缚生产力发展等多方面的制度缺陷。在不考虑政府的作用下,企业和公众并成了市场供给的主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逻辑,一方面,企业应从公众的消费需求(包括合作厂商向企业购进原料的需求)出发对市场需求整体变动的客观规律做出科学研判,以便于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间段作为消费者的身份需要从市场购进用于生产经营的原料及器具,意味着企业应通过对原料商品价值、价格变动的客观规律作出基于生产成本最小化、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科学的经营战略及管理战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逻辑,企业应在特定产业类别选择及资金投入量选择方面做出基于消费者需求的辩证性的综合判断,这既能保证在消费者需求突然旺盛时能迅速加大生产力度、优化产品质量,满足其需求,也能保障在消费者需求突然下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产能过剩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最终使得市场供给对于激发企业创造力所体现出的市场导向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三.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能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各个企业经营战略及管理方式的发展完善反过来同样也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所包含的历史逻辑及辩证逻辑应用于宏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理论指导及微观的各类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指导上来,使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最终能在基于四个自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彻底体现。

参考文献

[1]祝志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资本论》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2]李琪.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0(6).

[3]冒佩华,郎旭华.全链条视角下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动态关系研究——以防控新冠疫情为例*[J].教学与研究,2020(10).

2449501705398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经济体制中国化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座谈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