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树力 张雪燕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护士自身护理质量及患者心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手术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8)。对照组采取常規护理,观察组运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心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减少并发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好。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3
外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我国现代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业务水平评价的主要指标也逐渐纳入到经营质量中。然而,患者在围手术期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压力。为了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需要手术过程的密切配合。从临床实践来看,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对于传统手术室的护理而言,具有机械化的特点,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细节管理的服务理念逐步引入手术室的护理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拓展护理服务的范围和内涵,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确保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持续、系统、安全,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疾病预后。本文主要就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6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36名患者参与本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做好护理小组的建立工作,选出责任人,对具体的护理内容负责,同时还要和科室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还要结合培训技能,不断的提升手术的护理方法。(2)做好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制定,运用分级管理的方法,确保护理科学性。(3)在进行手术前的访视工作,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进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确保对手术类型以及效果进行介绍,确保患者防止由于缺乏疾病知识进而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进而提升治疗的信心,确保心理状态达到标准,降低心理的应激反应,以免对手术情况有所影响。(4)手术进行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微笑着在手术室前等待患者,热情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要充分了解手术的要求,进行体位护理,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骨突收到压迫。术中应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避免心理不适。做好术中保温措施,及时调整手术室温度,用加热器加热输送的液体和血液,防止对患者身体的冷刺激和术中温度低。器械护士做好手术中器械的运送工作。(5)手术室心理护理:护士术中保持得体的谈吐,结合患者病情、心理特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恐惧、抵抗情绪、依从性等心理状态,促进医患沟通,术前访视过程中责任护士以耐心负责的态度与患者保持沟通,积极安抚患者情绪,倾听患者主观感受与想法,列举其他患者的成功手术治疗经验,促使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知识的初步认知,解除心理顾虑。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主动介绍手术室成员,简单介绍各种器械,告知麻醉前情况,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文研究数据,计数资料:(n,%),χ2检验;计量资料:“x±s”,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比较。见表1。
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见表2。
三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医院外科手术量不断增加、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多种因素影响下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士在护理质量上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对手术室护理提出较大挑战;手术室护理已经由传统的单纯术中护理过渡到围术期的整体护理,结合现代化护理管理理论,促进现代手术室护理模式逐渐朝着专科化、信息化的发展。
科室建立细节护理流程,针对多种因素制定护理方案,关注患者围术期全程的心理状态,采取良好的护患沟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消除心理应激反应,同时重视术中的体温、环境、器械、并发症预防干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通过细节护理提高患者心理安全,积极预防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建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295-296.
通讯作者:张雪燕
2227501705234